皮肌炎是一种以皮肤、肌肉为主要病变的结缔组织性的疾病。其临床特征为眼睑有水肿性紫色班片,肌肉乏力、酸痛、触痛。并伴有毛细血管张,皮肤异色病样改变等症状。
中医文献尚无类似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痿症”范畴。如《素问。痿症篇》中说:“肺热叶焦,则皮毛虚急薄者,则生萎繴也”所谓萎繴即肌体筋脉弛缓,枯萎不用,手足无力而不能随意运动。又说“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萎。”肉萎即肌肉麻木不仁之意,与皮肤炎症状相似。
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年为多,女性是男性患者的两倍。
【病因病机】
1 热毒炽盛 先天不足,正气虚弱,风温热毒渗入肺胃,蕴阻肌肤,燔灼营血,内功脏腑,热毒识盛所至。
2 气血两虚 肾气不足,卫气补固,风寒湿邪侵入人体,正邪相争,耗气伤精;或热毒炽盛,耗伤津液,而致气阴两虚。
3 脾肾阳虚 风寒湿邪留恋不去,久则损伤脾肾,脾肾阳虚,气血生化无源,而致肌肤筋骨失于温熙,濡养。
【辩证】
1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多数缓慢,少数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病,部分患者发病前可有前驱症状,如发热,喉咙疼痛,精神乏力,消瘦,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症状,以及雷诺现象和不典型的红斑。
(1)皮肤损害:皮损主要为红色水肿性红斑,大小不等,上有糠状鳞痟,呈对称分布,多先发于面部,尤以眼睑为最明显,此为皮肌炎的特征性皮损。发病较急者皮损常不典型,颜色鲜红,如多形红斑样。四肢关节伸侧也有对称性红斑或扁平隆起丘疹,融合性斑片,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减退和上覆糠状鳞痟,具有特征性。颈前、上胸部呈V字形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