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老残游记》在晚清是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说,几乎家喻户晓。从此,“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成了人文济南的又一块金字招牌。现代著名作家老舍1929年来到济南,任教于齐鲁大学,在济南住了4年多。写下了散文《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等,还写了以济南为背景的两部长篇小说:《大明湖》和《文博士》。老舍先生的文章,构成了上个世纪 80年代年轻人心目中的济南,那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济南,一个文化气息像泉水一样在大街上随处流淌的济南。我的一些同学读了《济南的冬天》后报考了山东大学,很多人有些失望,觉得不是那么美好。但是后来他们几乎毫无例外地喜欢上了济南,毕业时把济南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4年,济南足以把一个人的思想融化在它的城墙下。济南怎样吸引了他们?有人总结说:“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就是这里的文化氛围和环境,经过数百上千年的积淀,济南形成和谐、宽容、默契的文化环境,你在生活里随时可以触摸到文化这两个字,这在山东其他地方是不可能得到的。”融入济南需要时间,可能是一年,或者更长。外地人融入济南后会有一种归属感,丝毫感受不到受歧视,内心会感到舒适、放松,那种温情脉脉的感觉会让你终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