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汉居吧 关注:273贴子:5,765
  • 7回复贴,共1

【北府军】缟素临江誓灭胡—郑成功收复镇江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12-03-20 06:57回复
    感谢原作者:明朝的天空、江东子湛-------------------------------------------------------------------------------------------------------------- 夏历1659年,明永历十三年六月,一支由三千多艘大小船只组成的庞大舰队,载着十几万海陆军士兵自东海开入长江口。
    舰队的主力是福建造的三桅炮船,其主桅高四丈,船长二十丈,吃水深二丈,自甲板以下有五层船舱,船尾还设有三重舵楼。船上配有红衣大炮八门,千斤佛郎机四十 门。伴随主力的有运载补给的沙船,侦察、驱逐用的排桨快船(蜈蚣船),还有身形低小却在两头架分别架设一门大口径火炮的“龙熕船”等。旗舰的主桅上飘扬着 一面大纛,上书“恢复天下兵马镇国大将军郑”。借助东南季风,舰队扬帆溯江而上,沿途炮击两岸清军的江防阵地,声如霹雳。面对这骇人的架势,平日在长江上 耀武扬威的满清江防水师,尚未被打沉江底的船只悉数逃到了瓜洲的“滚江龙”防线后面,不敢再打阻击的主意。
    六月十三日,舰队在焦山附近的江面上停泊。白盔白甲的士兵走出船舱,在甲板上整齐列队,望之满江如荼。一声令下,全军向西南方向拜倒,行大礼遥祭南京城中的 明孝陵。礼毕全军高呼三遍“高皇帝”,声闻数十里,喊罢全军泣下。镇国大将军、延平郡王、时年35岁的郑成功披挂整齐,按剑立在旗舰的船头,慨然吟道: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

    


    IP属地:江苏2楼2012-03-20 07:00
    回复
      清史稿亦上有数行记载,最后一句是“射熊,为所伤,卒”)。喀喀木将骑兵派出,并**附近常州、无锡、江阴等处的驻防满汉军队,共约一万五千余人(一半以 上是骑兵),由蒋国柱和管效忠带领前往镇江增援。
      这些骑兵里面有一名姓罗的将领,名字待考。其原是洪承畴的部下,现在手下带着一支1000多人的骑兵队,据记载此队骑兵装备精良,“其铁甲如雪”(会不会是 关宁铁骑的残余?)。罗某大言“这些海贼不够吾杀”,自荐居于前队。江南各地调来的军队都没有战意,见罗某出头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管效忠带的满洲骑兵居 第二队,之下还有七队,其顺序居然是各州府抓阄决定的。
      这一万五千多人呼啦啦地往镇江赶,六月十九日便在江边看到了明军的军舰。明军在江边做欲登陆状,罗某和满人性急,立即策马冲过去。明军升帆开走,另选一处江 岸作登陆状。待清军再靠近,明军又从容离开。如此反复,明军带着这一万多清军沿着长江上上下下地跑了三天。注意日期,这可是农历六月十九日到六月二十一 日,正是长江中下游最热的时节。刚好又连日多雨,天气闷热非常,那些“铁甲如雪”的家伙更不能忍受。也大概是因为明军用枪炮封锁,致清军不敢离长江太近, 这些沿江跑动的清军口渴时只能喝马蹄印里的积水,状态惨不忍睹。
      镇江城里送出食物来给这些清兵,这些清兵却因酷暑吃不下饭。据《明季南略》所载,有个士兵(大概是满洲人)向送食物的人报怨说,他们以前行军打仗吃的是牛 粉,即用小牛肉磨成粉装在瓶中,临阵时啜食一些便可不饿。而现在,“当官的不懂这个,我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说完大概还翻了翻白眼作饥饿状。
      而差不多就在此时,明军真的登陆了。三天来明军好整以暇地坐在船上看清军跑步,估计体力保持得不错。战船在某处江边停泊之后,这支明军的主将周全斌发现清军 没有追上来,料定他们疲惫至极,于是放下舢板大举登陆。清军见明军登陆忙起身赶过来,但因为疲惫而行动迟缓,待靠近时明军已经在陆上列阵完毕。
      清军发现登陆的明军全是步兵,不禁又“甚轻之”。以往与明军步兵作战时,满洲铁骑总是锐不可当。他们的战法通常是先自远处拉弓攒射以扰乱敌阵,然后加鞭突 进,冲击步兵阵列。若是步兵阵列出现了松动,立即集中力量由松动之处突破,冲入阵中践踏蹂躏。步兵阵形一乱,败局就定了。
      然而此次的明军所列之阵却似与从前不大相同。明军的第一排是斩马刀手,第二排是团牌手,一手执长刀一手执藤制盾牌,第三排则为火铳手。队列后面还有一人敲着 一面小鼓,方阵踩着鼓点前进,“如鼓声缓则兵行亦缓,鼓声疾则兵行亦疾”。所有士兵皆全身铁甲,戴着铁遮面,却光着双脚——连主将周全斌亦是如此,这应是 为了方便登陆作战吧。根据郑成功部下户官杨英在《从征实录》里的记载,这些士兵每人还带“铳弹”三枚在身,“遇敌则掷”。从此文看,这铳弹当是手雷。为什 么管手雷叫“铳弹”呢?是不是说明当时的火铳已经可以发射爆炸弹了?当然这只是推测,没有更多的证据。言归正传,这次这批清兵看来是遇到郑成功部队的精锐 ——铁人队。

      铁人队全身的铁甲重达三十多斤,配合可以保护两人的大圆盾,当可有效抗击满洲兵的骑射和冲击。为了能在重甲内行动自如,这些“铁人”们平日总是双腿绑着大号 沙袋,在厦门演武厅的校场一圈一圈地跑(熟悉厦门大学的朋友们肯定知道这个地方)。长时间训练之后,身着如此重甲的铁人在战场上竟然亦能“疾走如飞”。
      清军骑兵开始整队准备冲锋了。在将校的口令下,数千骑兵策马列出一个不太整齐的方阵来。满洲兵对队列并不重视,本来冲锋的时候也不可能整齐,无所谓的。带队军官拔出铁刀,叽里咕噜地大叫一阵,骑兵便全军发力,冲了过来。
      


      IP属地:江苏4楼2012-03-20 08:17
      回复
        怪怪~甲板以下五层船舱~


        IP属地:江苏6楼2012-03-20 09:00
        回复
          最后那个责任编辑吖~


          9楼2012-03-20 16:31
          回复
            责任编辑咋了?


            IP属地:江苏10楼2012-03-20 17:54
            回复
              应该是琅琊王氏
              镇江主页君两个人呢~~~


              11楼2012-03-20 20:07
              回复



                13楼2012-03-21 18: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