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光明海吧 关注:44贴子:934

天地玄同的事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天地玄同的事业将带你逃出光明海、逃出黑暗海,逃出一切以正当或不正当的理由限制我们自由的事物。


1楼2012-03-22 10:05回复
    以下内容来自天地玄同吧
    ——————————————————————————
    关于天地玄同吧的主题和内涵,以前我描述的很模糊也很残缺,身为吧主我有失职之过。为了让来到本吧的人能清晰了解本吧存在的目地与意义,也为了让他们在以后的时间里与本吧达成更多共识,所以这次我将完整的把本吧的主题和内涵尽量清晰的描绘出来,为天地玄同吧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2楼2012-03-22 10:06
    回复
      本吧的吧名天地玄同意译为:天地之间的平衡。玄同为平衡之意。因循平衡法则的制约,我们所处这片时空的任何存在想要保持自身存在的稳定、持续,则必须使自身处于某种有序状态,一旦这个有序状态失衡,那么这一存在的存在痕迹将被抹去,崩溃掉自身。平衡法则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制约力,能左右所有存在的命运?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定义:平衡法则是维持我们所处时空稳定、持续存在的法则。它是有序的,是无所不在的,这宇宙一切存在都是它的一部分。这就是平衡法则。它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定义:道之化身。通俗说法就是——神。
      因为平衡法则的无所不在(我们自身就是它的一部分),也因为生物系统与非生命系统的显著区别(生物系统的存在形式是时刻变化的,而非生命系统则按照某一固定序列永恒存在。),所以我们可以将平衡法则分为两大类:生物平衡法则与非生物平衡法则。


      3楼2012-03-22 10:07
      回复
        以前我曾宣称过,本吧的主题是为了构建一套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Z理论》,这套理论的出现是为了修复人类在维持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平衡法则产生的裂痕。身为平衡法则一部分的人类为何会与平衡法则产生裂痕?因为人类的存在形式是时刻变化的,这种变化就是人们所说的发展。而人类发展的过程需要打破自身和外界的原有平衡,再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平衡。这一过程导致了裂痕的产生。那么人类在维持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过程中又与平衡法则产生了哪些裂痕?答案得从我的ID‘天地不仁’所代表的含义说起。‘天地不仁’乃出自《道德经》句段:“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为何古人会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愤慨?因为古时候的人,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他们在生活中得到的痛苦感受,远远大于生活带给他们的乐趣。可就算生活再困苦,古人也凭借着顽强的求生意志坚持了下来。但是无论他们怎样去克服艰难的生活环境,这种情况始终无法摆脱,于是古人的心理开始产生不平衡(人类与平衡法则的关系开始失衡),古人认为上天不公平,拿他们肆意玩弄。因为不平衡心理的产生,导致人们无法保持与平衡法则的稳定关系,有被法则抹杀的危险,若想继续存在下去,人们必须采取措施。


        4楼2012-03-22 10:07
        回复
          古代人类修复自身不平衡心理的方式,归纳起来有三种,并且这3种方式最后都派生出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下面我介绍3个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意识形态,以及它们各自派生于哪一种修复方式。第一种方式
          在古中国,人们修复自身不平衡心理的方式是靠幻想和意淫来逃避苦难的生活。苦难的生活被逃避了,不平衡心理自然也就消除了。
          当时正是老子《道德经》问世并流传甚广之时,人们将其奉为经典。以《道德经》的思想内涵造成这种效果,应该在老子意料之内。但老子没料想到的是,有一部分人却拿他的《道德经》去装神弄鬼,还以《道德经》为基础弄出了个道教。这个道教不是教别人如何悟道的,而是教别人如何幻想和意淫。幻想如何跳出三界外,意淫如何不在五行中。从此天朝多了一群整天幻想着如何白日飞升,得道升仙的道士,并流传至今。


          5楼2012-03-22 10:07
          回复
            第二种方式
            在古印度,被苦难压迫得无法呼吸的人们,选择的方式是向苦难妥协。既然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发展过程会产生令人痛苦的感受,那么干脆就什么都不做,一直维持现有平衡的秩序。在这种妥协心理的引领下,佛教诞生了。什么是佛?什么事都不做的普通人就是佛。佛教一直以一种近似自欺欺人的方式麻痹自己,麻痹自己的信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颇有啊Q精神味道的一句话,但它被那些被苦难折磨得没有脾气的人接受了,在与苦难做斗争的日子里,他们太累太累了,佛教给他们提供了休息的借口和港湾。


            6楼2012-03-22 10:08
            回复
              第三种方式
              在古代西方,受尽了生存折磨的西方人采取的方式是向苦难屈服。人们已经丧失了与苦难继续斗争下去的勇气。他们渴望有一位救世主降临人间,这位救世主具有绝对力量,具有将军、政、教三位合为一体的能力。人们敬畏这位救世主,并将荣耀、权柄、伟大全部归于他。当然这些给予都是有条件的,人们希望这位救世主继承了这些后,能用它具有的绝对力量为他们分担、赎去绝大部分痛苦。耶稣作为一位道德导师,他当时的言论,绝大部分符合这些苦难人的利益。于是他被推上了神坛,并被认定为救世主。尽管犹太教并不承认他救世主的身份,但人们为了拥护耶稣,拥护他所提倡的道德(他所提倡的道德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创建了基督教,并从犹太教分裂了出去。直至如今,基督教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教。


              7楼2012-03-22 10:08
              回复
                古代人类修复自身心理失衡的方式都是消极的、压抑的。不是妥协就是幻想,或者直接屈服。但因当时的人类实在太弱小了,也只能暂时采取这些消极方式。但人类的幻想只是暂时幻想,妥协只是暂时妥协,屈服也只是暂时屈服。人类一直存在着第4种修复自身心理失衡的方式——反抗在人们心中始终有一股反抗意志存在,这股反抗意志一直在默默酝酿着,默默积蓄着力量。因为这股反抗意志的存在,才使得人类得以慢慢发展壮大。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下,人类掌控了越来越多的克服苦难的知识与技术。这些知识与技术最终发展成为现代人称呼的‘科技’。我们现如今生活环境的改善,毫无疑问的表明,科技的发展可以带领我们战胜一切苦难。没有了苦难人们因苦难而产生的心理失衡自然也不存在了。但是人们高兴得太早了,作为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人类所掌控的知识技术带给我们的力量,相对于代表平衡法则的宇宙而言,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计。靠人类目前这渺小的力量,想战胜为维护平衡法则而诞生的"苦难"是痴人说梦。平衡法则有多浩瀚,人类发展所要遭受的苦难就有多浩瀚。但是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的人们,显然得意忘形了。他们歌颂反抗意志的丰功伟绩,并开始唾弃那些消极意志。可是恰恰是这些消极意志在人类因触犯平衡法则险些被抹杀崩溃时暂时修复了人类自身的失衡,才使得人类得以得到暂时的喘息,人类的反抗意志才得以养精蓄锐,并取得如今暂时的胜利。


                8楼2012-03-22 10:08
                回复
                  古今人类修复自身失衡的4个方式(幻想、妥协、屈服、反抗),虽然暂时维护了平衡法则的运转,但这4个方式的派生物有神(以各大宗教为主体,认为神是存在的,并主张拥戴神,屈服于神)与无神(以人类的反抗意志为主体,认为万物以人为本,并主张人类应该自强不息。)的思想却又因自身的基点不同而产生矛盾冲突。有冲突就会导致失衡,而人类每一次的发展进步都是依靠打破原有平衡,然后在被打破的平衡的废墟上建立新的秩序达成的。也就是说有神与无神之间的争斗将是人类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如果不出意外,人类将踏着这个契机进一步接近强大之路(这种破而后立的发展之道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了无数次。)但是这一次有神与无神的破立会比较特殊,因为它正好赶上2012灾难降临的时候。灾难的出现将导致许多趁火打劫的情况出现,而这些情况的出现将使本就相互对立的有神与无神的意识形态的对立姿态越来越明显,使得原本可以靠潜移默化的方式相互渗透平缓渡过有神与无神的破立过程的人类,在矛盾激化的压迫下,需要靠一场战争来发泄。一开始人类还懂得节制,将战争控制在小范围,但因为一些偶然的、无法掌控的因素,使得战争规模扩大,到最后这场战争的波动范围影响了全世界,而它的规模也成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但人类显然还没有能力控制这种程度的战争,这等于是人类因掌控不了自身的平衡而被平衡法则崩溃了。


                  10楼2012-03-22 10:10
                  回复
                    只要人类存在,那么与平衡法则的裂痕就一直存在。而天地玄同吧所欲构建的《Z理论》就是为了维护人类发展的持续与稳定。并且尽可能消除人类每一次发展时,破坏原有平衡再重新订立新平衡时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如2012的灾难造成的不可控因素)。那么做为一个理论,《Z理论》需要具备什么特质才能起到维护人类发展的持续与稳定,并尽可能消除人类每一次发展时,破坏原有平衡再重新订立新平衡时存在的风险和隐患的作用?做为一个理论,《Z理论》必须要有一个基点(参照物)。因为《Z理论》是为了维护人类发展的平衡而存在的,而人类要发展必须使自己始终存在,人类要存在又必须使自身的状态能与外界的状态协调平衡,那么《Z理论》以平衡法则做为基点、做为参照物是再好不过的了。
                    平衡法则乃代表宇宙一切存在,《Z理论》以它为参照对象等于是与一切存在为参照对象,这也使得《Z理论》具有无穷发展潜力,具有与时俱进的能力。这两个能力就是《Z理论》应该具备的特质。因为具备这两种特质,才使得《Z理论》具备把握人类每一时刻动态,并根据当时人类的状况来与外界、与人类自身进行协调沟通的能力,以此达到使人类的发展稳定、持续进行,并尽可能消除人类每一次发展时,破坏原有平衡再重新订立新平衡时存在的风险和隐患的目地。
                    要构建一套能与所有存在为参照、沟通对象的理论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与我们目前认识、了解的存在做参照与沟通),但以人类所有个体为参照、沟通对象却是可能的。《Z理论》的主体的构建就是需要人类每一个个体都参与进来,以此达到通过《Z理论》掌控人类内部每一时刻动态的目地。基于这个原因,所以我曾经说过,《Z理论》的构建不是靠谁的一己之力,而是靠人类社会所有领域、所有个体的参与。


                    11楼2012-03-22 10:11
                    回复
                      天地玄同吧从创立之初到现在一直冷冷清清,但我知道有几个人一直在默默的关注本吧,不管你们是被好奇心吸引而来,还是其它原因,在此我真诚的邀请你们加入天地玄同的事业(维护天与地之间的平衡),为构建《Z理论》奉献你们的一份力量。未来的世界将进入真正的战国时代,战国百家争鸣的景象将再现,天地玄同吧的《Z理论》必将在乱世中大放异彩,轰碎一切虚妄、臃肿的学说,成为学术界真正的唯一,届时荣耀与伟大将降临在每一位参与订证这个理论的人身上,但是那时我们已经明白了伟大对于我们不是赐予,而是必须赢得!


                      12楼2012-03-22 10:12
                      回复
                        我深刻的理解天地玄同吧的主体概念。您确实没有什么过失。如果没有眼前(一元)利益的结合。确实很难存活。我也了解自己是一个很坚定懒散的家伙。作为天地玄同的吧友确实享受太多的自由。这不就是天地玄同共有的吗?或许依稀记得小时候给小朋友指天画圆的气魄。时间和你不在一条平行线上。但是你坚定的向前的时候和它就会组成一个互相垂直的十字坐标。


                        13楼2012-03-23 22:47
                        回复
                          有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坚持都和时间背道而驰、和天地万物居化。共生且不腐?。。。。。
                          所知太多。未知俨然?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参考系。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呵呵


                          14楼2012-03-23 22:54
                          回复
                            非常认同你们的平衡理论,但是外部世界的失衡使得内在的平衡也无法维持,各种压力实在太大,不得不寻求改变。实在不想活了,但是很坚定的不想死,所以只能寻求改变,寻找出路,在完全崩溃之前走出去。


                            15楼2012-12-25 23:19
                            收起回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不是说天地是无私的么?
                              难道说是我实在太才疏学浅了?


                              16楼2013-08-29 13: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