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周五上课,带着耳机拿着热饮慵懒的走往主教楼。阳光混杂在脚下的润溪湖中,大概是好久没有见到所谓的“波光粼粼”了吧,便多看了几眼。想起中午在角落里阳光画出的完美斜角,想起阴面凌乱的被子铺开了一片。大概真的是春天来了。盛开的樱花吸引好多人在凌乱的背景中寻找看似最好的角度,玉兰要开始娇羞地含苞待放。这是所谓的“南国之春”?似乎容不得我想这么多,就走到教室了吧。
所以一切都不会像看起来那么顺利。发现开学时买的中性笔只剩下了一支,发现润唇膏找不到在哪里。发现原本四个人要坐在一起的位置被别人提前占了一个。我无奈了笑了笑,把推开的东西很小心的推了回去。然后大概依仗着自己在两个班人眼中多少有点的二逼文艺范,很装逼得坐在了那群人的边上。然后拿出了没读完的《南方周末》、还有80页读完的《目送》以及刚刚到手的《我们仨》。而也正是拿出它们的时候,发现书包的左下侧有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露出了书包底的海绵垫,也露出了书包中纸的一角。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就已变成如今的样子。
不知不觉,看来是个可怕的状态。
就像最近火起来的童年相册,不知不觉便已成年,不知不觉便已只剩了回忆。当然还有我,不知不觉变得更加无所事事而没有方向,不知不觉便走向了最为浮躁的日子。
2、
这一周太阳终于不在吝啬起来,呼喊了一次又一次的阳光终于回来了。
绵长一个月的阴雨总算开始结束了。老妈视频的开场白也大概不再会是“还下雨啊”。这绵延几十天的阴冷潮湿让我总算明白了南方。也让我这个来自华北平原的粗鄙之人经历了人生中最绵延不绝的一场雨。它不只代表温暖和舒适,也代表着每晚蜷缩在被子中难眠。
我开始回想在华北平原上的那些日子。
我所在的小城,没有那么多嘈杂和喧闹,没有那么多人来人往,也没有那么多烟雨蒙蒙。每年春天干到流鼻血嗓子痛的样子,我从来在家里不会看着天空想事情。那片被多少灰尘和灯光打成暗黄色的天空,几乎早已看不到星星。我依稀记得小时候那场3个小时积水及腰身的暴雨,记得突然黄土漫天狂风大作的沙尘暴。
看似恐怖且荒凉,实际把门窗紧闭,其实内外便是两个世界了。
而透过玻璃看向外面的我,也大概明白窗外的的这些,与我又有什么关系。
3、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我终于开始日渐接近与这一句话。开学以来买了10多本书,大概看掉的也只有2本而已吧。所以有时开始觉得对不起当时给我买书的人,也对不起我面前这一本又一本的书。
原以为深夜能安定下来的心却愈发地浮躁,浮躁到不能睡着,浮躁到开始胡思乱想。
转折点总是一个接一个,三角在现实中绝对不可能像数学理论中那样稳定。
慌乱中给师傅师祖发了条短信,推掉了这周所有的策划时评通讯,想自己静下心来调整调整,想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想想自己。就像夜晚熄灯后自己坐在楼梯口时,耳朵里塞满了音乐,摆弄着手机思考些什么。总归是在思考,总归不会很浮躁。
前晚和最好的朋友打电话,听着他一句句抱怨身边的人,抱怨身边现在的一切,抱怨自己的学校,抱怨没有人陪着他,抱怨自己总是得不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然后原本一肚子怨气的我便没有向他吐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突然说出“习惯习惯就好了”。好像我突然成熟了,在安慰别人。
3.21,00:04。我把给我弟的生日短信发了出去。这个我认了6年的弟弟,因为忙着自己的种种事情,因为忙着高考,忙着出国。大概也有两年完全没见面了。一条300多字的短信着实让手机反应了好久。第二天早上,当我从梦中醒来,便一看到了他的回复“好~只求暑假见一面”。彼时窗外大雨刚停,我却觉得背后是一身的寒气和悲伤。
周四晚爸妈和我视频,似乎依然还是那几句客套的寒暄。只是我告诉了他们清明我要去长沙,要出去走走,需要点资金。他们丝毫没有犹豫地等待我随意开价,我想了一下终究还是没有敢要太多。我觉得浮躁的我似乎不应该手中有太多自己掌握的东西。老爸开玩笑的说了句“人家大二才开始骗钱你怎么大一就开始了”,我似乎被什么刺痛了一下。每次视频都是这样,从一开始热闹的聊天到最后大概互相都知道没有什么可惦念时的失语。然后很有默契地挂掉视频。其实之后依然是各怀心事,忙碌着生活。
在微凉的春夜里开始发抖,我便拔掉了耳机,开始疾步走回寝室。耳机里的声音没有停止“关于我 啊 我 关于我 啊 我……”
当我10点多睁开自己的眼睛,看着外面阳光已经把外面照得通透,将树叶点缀上些许金色,当楼里阳光的斜角再度出现。我也发现了镜子里的我鼻子下再因为上火长出的痘。我打开电脑,想起了最近翻看的一句话——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