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makuaidao吧 关注:18贴子:1,451
  • 0回复贴,共1

铜鼓文化与稻作文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铜鼓文化与稻作文化

廖明君

 

 

一、铜鼓文化产生的稻作文化背景

(一)     珠江流域与东南亚的地理环境

珠江是我国南方的一条大河,主要流经滇、黔、桂、粤、湘、赣等六省区,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

    珠江流域北靠五岭,南临南海,西部为云贵高原,中部丘陵、盆地相间,东南部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流域中部,气候温和多雨,多年平均温度在14~22℃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2200mm,降雨量分布明显呈由东向西逐步减少,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和年际变化大。

    珠江的主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境内的马雄山,由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及西江等河段组成,主要支流有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及贺江等,在广东省珠海市的磨刀门企人石入注南海,全长2214公里。

珠江流域内民族众多,共有50多个民族,主要民族有汉、壮、苗、布依、毛南等,其中以汉族人口为最多,其次是壮族。

东南亚位于东经93°-141.5°,北纬24°-南纬10°之间,北与中国接壤,南与澳大利亚大陆隔海相望,东濒浩瀚的太平洋,西临印度洋,与南亚次大陆上的孟加拉、印度接壤。东南亚的陆地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总面积约448万平方公里。东南亚地区是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和南纬10°之间。属热带气候区。

东南亚共有10个国家,其中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5国位于中南半岛(又称中印半岛,或印度支稻作半岛),故称“半岛国家”;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5 位于马来群岛,故称“海岛国家”。

(二)     珠江流域与东南亚的稻作文化:野生稻、栽培稻

    经过长时间遗传学、考古学研究,现在民族学研究人员已经可以确认,壮侗

语民族先民是珠江流域稻作农业创造者,他们在长期的采集野生稻谷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水稻生长规律。

稻作农业是一个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过程。作为稻作农业起源地至少需具备这样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野生稻,二是必须有把野生稻驯化成为栽培稻的人。珠江流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地属亚热带,气候温热,雨量充沛,适合稻田生长,是迄今发现的野生稻最为密集的地区。

在广西、广东等古越人居住的珠江流域,至今仍保留着大量含“麓”、“稻作”等发音或意思的地名,而这些词汇正是古越语对“水田”等的称呼。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邕江流域发现多处距今5000多年的颇具规模的大石铲遗址。石铲的一般形制为小柄双肩型和小柄短袖型。大者长70多厘米,重几十公斤;小者长仅数厘米,重几百克。这些石铲制作规整,双肩对称,两侧束腰呈弧形内收,至中部又作弧形外展,呈舌面弧刃。通体磨光,棱角分明,曲线柔和。大石铲是从双肩石斧演变而来,是适应沼泽地带稻田耕作的重要工具,是新石器时代壮侗语民族稻作农业已经初具规模的一个重要标志。

   同样,东南亚大多数国家也拥有较为悠久的稻作生产历史,至今仍是世界稻米的主产地,在这些国家也保留有大量与“稻作”有关的地名。

    有鉴于此,可以说,在珠江流域及东南亚地区,存在着一个特点鲜明的稻作文化圈。而分布于这一地区的铜鼓文化,也形成了世界性的铜鼓文化圈。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分布于这一地区的铜鼓文化圈与稻作文化圈有着相当密切的文化关联,稻作文化是铜鼓文化产生的人文背景和物质基础。

 

二、铜鼓艺术与稻作文化

(一)铜鼓鸟雕塑艺术与稻作文化

在冷水冲型铜鼓和灵山型铜鼓上,都有鸟的塑像。铜鼓上的鸟塑像所处位置是比较相近的。冷水冲型铜鼓的鸟塑像都铸在鼓面上,与青蛙、牛橇、乘骑和巨龟的地位相当。灵山型铜鼓的鸟塑像都铸在鼓的一侧,所在位置必定对着鼓耳,而且无论是一只小鸟还是一对小鸟,都处在左耳的下方。鸟的形象都是回首,短颈,纺锤形身,长尾,身体显得圆胖。冷水冲型铜鼓上的鸟,羽毛没有表现,啄较宽扁,象是水鸭;灵山型铜鼓上的鸟,羽毛被刻划了出来,尤其是翅膀和尾部的羽毛被刻画得十分细腻。啄较尖,形似斑鸠。灵山型铜鼓如果平放,鸟头则朝下,如果将鼓耳系住横着悬挂时,鸟则作平稳站立状,鸟头向着后方。



IP属地:湖南1楼2006-11-15 12:0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