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经典战役战斗之六-
《察北惊雷——宝昌守卫战》
©铁血论坛 -- 铁血军事综合论坛
我的前5篇拙作写的是傅军正规军战斗情况,接下来这第六篇要写傅军地方武装经典战斗《宝昌守卫战》,写这个战斗是要反映傅先生除了正确指挥运用正规军,其有组织地使用、培养、训练地方武装,保卫地方发挥的巨大作用也是很成功的,非常独到的。写这个战斗是因为这个战斗对48年察哈尔的局势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要写傅军或华北战史,不可或缺。49年后没有任何一种书籍记载这个动人心魄的激烈战斗,它实实在在存在于中华民族历史中,但是却完完全全从历史记载中被阉割了。
没有地方武装,没有广大人民自发组织武装起来,傅军主力野战军既要守卫华北五省地方,又要进行主力作战是不可能的,不可能搞以“主力对主力,以集中对集中”的集中兵力作战。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目的,傅将军组织、训练了大量人民地方武装,进行了无数次大小战斗,成功地守卫了地方,牵制了对方主力部队。
这里就从千百个傅军地方部队战斗中撷取其中之一献给读者。
涞水战役后,华北野战军不敢在河北与傅军进行主力决战,决定避实击虚,进攻空虚的察南绥东,于48年3月发动察南、绥东战役。
傅将军巧妙应对,原地空室清野,主力除留河北部分外,其他主力集中张家口以西,由东向西压迫我军主力于荒漠地带,寻找战机。
这样察北各县和地方,顿呈空虚,只留保安团和民众自卫队守卫,我察哈尔军区一看时机来临,立刻在察北发动大规模春季攻势,攻占多伦、进攻宝昌、围困沽源。"
1948年4月23日,冀热察军区独立第七师、军区山炮营、察北蒙汉骑兵师,冀察热辽骑兵三师近万人附十几门炮,百余挺轻重机枪,进攻察北重镇多伦,经过激战,占领保安团防守的多伦。
与此同时,察北骑兵两个团,吴广义的第一团、李盛才的第二团、乌吉豪沁尔蒙、汉联军、内蒙骑兵11师、宝源、多伦县大队、商化康联合县支队与地方武装共5千余人,猛虎下山般扑向宝昌。
宝昌(现改名为太仆寺旗),是察北重镇,战略地位重要,是连接热西和张家口通道,是进攻锡察盟根据地最前哨基地,孙兰峰于47年对锡察盟发动三次大规模进攻都以宝昌为基地,它是我军眼中钉,肉中刺。
宝昌地位重要,一定要守,但又无法守,为什么呢?力量对比太悬殊,当时宝昌城内作战部队只有:
1.杨占山保安大队100多人。
2.县保警队100多人。
3.明安旗解放军原80团副团长温盖起义部队100多人。
4.热河林西县民团于秀成部100多人。
这就是全部略能操作步枪的保安人员,紧急之中抽调各乡奋勇队200多人,各乡民众自卫队1200余人。总共有1800多由民众临时组成的大杂烩队伍。
更糟糕的是,只有800-900支步枪,两挺轻机枪,500-600支长矛,手榴弹等,再就是铁锹、洋镐、木棒这类原始的武器。
我军进攻部队除了人数5千,占绝对优势,武器装备也占绝对优势,共有4挺重机枪,5门迫击炮,数门60炮,轻机枪每连一挺,共50多挺,几十个掷弹筒,几千支步枪。
处于这种绝对劣势情况下,守军如要守只能是守死,多伦就是前车之鉴,一般情况下只有撤退才是唯一出路。
但是宝昌县长白震决定坚守,他早把个人生死放在脑后,当时他站在政府军一边立场上,一心想着的是国家安危、社稷存亡,决心与宝昌共存亡。(解放后经过教育洗脑,思想发生变化是后话)
白县长决定不走,因为宝昌丢了,察北完了,察北安危,在于宝昌。全县粮食都在城里,解放区逃生来的难民都在城里,如果轻易撤守,囤积在城里的粮食就要丢了,难民生死难保。为了保卫察北,巩固张家口,只有打,守住宝昌,个人生死与国家安危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无论任何人,做出这个决定是很艰难的,崇礼军民奋力坚守,城陷后全体被俘军民被杀就是前车之鉴.
《察北惊雷——宝昌守卫战》
©铁血论坛 -- 铁血军事综合论坛
我的前5篇拙作写的是傅军正规军战斗情况,接下来这第六篇要写傅军地方武装经典战斗《宝昌守卫战》,写这个战斗是要反映傅先生除了正确指挥运用正规军,其有组织地使用、培养、训练地方武装,保卫地方发挥的巨大作用也是很成功的,非常独到的。写这个战斗是因为这个战斗对48年察哈尔的局势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要写傅军或华北战史,不可或缺。49年后没有任何一种书籍记载这个动人心魄的激烈战斗,它实实在在存在于中华民族历史中,但是却完完全全从历史记载中被阉割了。
没有地方武装,没有广大人民自发组织武装起来,傅军主力野战军既要守卫华北五省地方,又要进行主力作战是不可能的,不可能搞以“主力对主力,以集中对集中”的集中兵力作战。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目的,傅将军组织、训练了大量人民地方武装,进行了无数次大小战斗,成功地守卫了地方,牵制了对方主力部队。
这里就从千百个傅军地方部队战斗中撷取其中之一献给读者。
涞水战役后,华北野战军不敢在河北与傅军进行主力决战,决定避实击虚,进攻空虚的察南绥东,于48年3月发动察南、绥东战役。
傅将军巧妙应对,原地空室清野,主力除留河北部分外,其他主力集中张家口以西,由东向西压迫我军主力于荒漠地带,寻找战机。
这样察北各县和地方,顿呈空虚,只留保安团和民众自卫队守卫,我察哈尔军区一看时机来临,立刻在察北发动大规模春季攻势,攻占多伦、进攻宝昌、围困沽源。"
1948年4月23日,冀热察军区独立第七师、军区山炮营、察北蒙汉骑兵师,冀察热辽骑兵三师近万人附十几门炮,百余挺轻重机枪,进攻察北重镇多伦,经过激战,占领保安团防守的多伦。
与此同时,察北骑兵两个团,吴广义的第一团、李盛才的第二团、乌吉豪沁尔蒙、汉联军、内蒙骑兵11师、宝源、多伦县大队、商化康联合县支队与地方武装共5千余人,猛虎下山般扑向宝昌。
宝昌(现改名为太仆寺旗),是察北重镇,战略地位重要,是连接热西和张家口通道,是进攻锡察盟根据地最前哨基地,孙兰峰于47年对锡察盟发动三次大规模进攻都以宝昌为基地,它是我军眼中钉,肉中刺。
宝昌地位重要,一定要守,但又无法守,为什么呢?力量对比太悬殊,当时宝昌城内作战部队只有:
1.杨占山保安大队100多人。
2.县保警队100多人。
3.明安旗解放军原80团副团长温盖起义部队100多人。
4.热河林西县民团于秀成部100多人。
这就是全部略能操作步枪的保安人员,紧急之中抽调各乡奋勇队200多人,各乡民众自卫队1200余人。总共有1800多由民众临时组成的大杂烩队伍。
更糟糕的是,只有800-900支步枪,两挺轻机枪,500-600支长矛,手榴弹等,再就是铁锹、洋镐、木棒这类原始的武器。
我军进攻部队除了人数5千,占绝对优势,武器装备也占绝对优势,共有4挺重机枪,5门迫击炮,数门60炮,轻机枪每连一挺,共50多挺,几十个掷弹筒,几千支步枪。
处于这种绝对劣势情况下,守军如要守只能是守死,多伦就是前车之鉴,一般情况下只有撤退才是唯一出路。
但是宝昌县长白震决定坚守,他早把个人生死放在脑后,当时他站在政府军一边立场上,一心想着的是国家安危、社稷存亡,决心与宝昌共存亡。(解放后经过教育洗脑,思想发生变化是后话)
白县长决定不走,因为宝昌丢了,察北完了,察北安危,在于宝昌。全县粮食都在城里,解放区逃生来的难民都在城里,如果轻易撤守,囤积在城里的粮食就要丢了,难民生死难保。为了保卫察北,巩固张家口,只有打,守住宝昌,个人生死与国家安危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无论任何人,做出这个决定是很艰难的,崇礼军民奋力坚守,城陷后全体被俘军民被杀就是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