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吧 关注:114贴子:1,361

《湛然居士文集》——耶律楚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四川1楼2012-04-05 23:06回复
    前言


    IP属地:四川2楼2012-04-05 23:07
    收起回复
      耶律楚材博览群书,能文善诗。他遗留下来的著作有两部:一是从西域东归后写的西游录;一是别人替他编的这部湛然居士文集。文集以诗为主,也有一些序、疏等文章。楚材虽然不以文学著名,但他的诗写得不坏,主要特点是求实、通俗,一气呵成,毫不矫饰。诗文大都是送亲友的唱和之作,却反映了他个人的真实思想和当时社会的状况。因此,他的作品,为我们今天研究耶律楚材的思想和十三世纪初蒙古统治下我国北方和西北历史,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关于耶律楚材的思想,陈垣先生曾在耶律楚材父子信仰之异趣一文(收入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一集,中华书局一九八○年版)中揭出了楚材笃信佛教而他的儿子耶律铸却十分喜欢道教,认为这是「研究宗教思想史者一个有趣的问题」,因为当时佛、道是相互排斥的。但我们从文集中有关诗文看,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因为耶律楚材的真正思想,并不是崇佛而是宗儒。芳郭无名人在本书后序中称他是「迹释而心儒,名释而实儒,言释而行儒,术释而治儒」,这是很对的。耶律楚材在燕京被围期间,走投无路,投奔佛门;一旦他投靠到成吉思汗帐下后,学佛只是他的一种交际手段而已,其实他的言行,很多都是与佛教宗旨相违的。他在西域期间,曾和道士长春真人丘处机有过交往,并有不少唱和诗。在题西庵归一堂(卷二)他又提出「三圣真元本自同,随时应物立宗风。道、儒表里明坟典,佛祖权宜透色空」的道、佛、儒三教同源说。后来他又提出「以儒治国,以佛治心」说,在遭到了万松老人的责难后,他急忙辩解道:
      屈佛道以徇儒情者,此亦弟子之行权也,……虽然,非屈佛道也,是道不足以治心,仅能治天下,则为道之余滓矣! (卷十三寄万松老人书)
      他把这种尊儒抑佛说成是「行权」,其实正是他的思想本质。文集中的几首训子诗,也说明他是以儒家的正统思想来教育儿子的。他高居相位的大半生,便是他尊奉儒家学说的最好说明。文集中虽然也有不少关于谈佛的诗文,但大都是一些空洞无物的应酬性作品;而那些感时、述怀诗和咏史诗,都是浸透了儒家思想的。


      IP属地:四川4楼2012-04-05 23:09
      回复
        现在我用四部丛刊本(据无锡孙氏小绿天藏影元写本)作为底本,以渐西村舍本(清光绪乙未袁昶刻)互校。渐西本有光绪乙亥芳郭无名人的序和光绪丁亥李文田在卷七末写的跋语,诗文中又增加了一部分双行夹注;商务印书馆于一九三七年曾据渐西本出版过排印本,编入丛书集成初编,校点中亦取作参考。原书目录分别置于各卷之首,现重新编为总目,置于全书之前。本书校勘方法,凡底本有误和渐西本有不同之处可供参考者,均写出校记,并在正文中改正。底本不误而渐西本误者,一般不写出校记;丛书集成本虽据渐西本排印,但个别字亦有改正,可供校正,亦在校记中写出。原底本中的小字双行夹注,现改为小字单行;渐西本所加的双行夹注则改排在校记中。诗文题后的系年,是校点者所加,主要是根据王国维的耶律文正年谱(原载王忠悫公遗书内编,现收入本书附录)而写的。另还辑录了一些正史外有关耶律楚材的资料,作为附录,以供参考。
        谢方一九八三年十月


        IP属地:四川6楼2012-04-05 23:11
        回复


          IP属地:四川7楼2012-04-05 23:11
          回复
            ●序二【序二此二字原缺,据渐西本补。 】
            夫文章天下之公,其【其原作「共」,据渐西本改。 】言赋者自以与贾、马争丽则,言诗者自以与李、杜争光焰,逞词藻者不让苏、黄,恃歌词者辄轻吴、蔡,以至气冲云霄,而莫肯相下。及其较量长短,探赜妍丑,得其全者鲜矣,厌人望者鲜矣。中书湛然性禀英明,有天然之才,或吟哦数句,或挥扫百张,皆信手拈来,非积xí而成之。盖出于胸中之颖悟,liú于笔端之敏捷。味此言言语语,其wēn雅平淡,文以润金石,其飘逸雄掞,又以薄云天,如宝鉴无尘,寒水绝翳,其照物也莹然。向之所言贾、马丽则之赋,李、杜光焰之诗,词藻苏、黄,歌词吴、蔡,兼而有之,可谓得其全矣,厌人望矣。
            外省guān圌府得居士文集古律诗、杂文五百余首,分为九卷。恐珠沉于海,玉隐于山,而辉彩未着,特命良工版行于世,使四方士大夫如披云覩曰,快愿见之心。呜呼!言者心声也。中书之言,如咏物之外,多以囯事归美为章句,虽稷契之忠,皋陶之嘉,未易过此。
            癸巳岁十二月望曰,平水冰岩老人王邻序。
            


            IP属地:四川9楼2012-04-05 23:12
            回复
              ●湛然居士文集后序一【湛然居士文集后序此序题四部丛刊本原作「湛然居士文集序」,置于全书之末,今据渐西本增「后」、「一」二字,置于正文之前。 】 夫文章以气为主,浩然之气养于胸中,发为文章,不期文而文有余矣。古之君子,其文见于简策,宏深浑厚,言近而旨远,辞约而义深,非后世以雕篆为工者所能比,盖其浩然之气贯于中也。诸葛孔明暨近代范文正公,怀王佐之才,有开物成务之略,自任天下之重,初不欲以文章名世,然出师一表,可与伊训、说命相表里;而万言一书,议者亦比于管仲、乐毅。二子者岂尝学为如此之文也哉!其忠义之气形之于文,亦不自知其所以然也!呜呼!世之作文者非不众也,言语非不工也,及其建功定业,任大持重,不若昔之人者,其胸中所养者小也。今吾湛然居士其庶几乎!公当圣朝开创之际,膺盐梅鼎鼐之任,仰赞天子,茂弘德威,臣上古所不臣之国,籍禹贡所不籍之地,公之功业着见于天下炳如日星,虽月氏殊俗,蛮荆远方,莫不仰戴其威名。观其从事征讨,军务倥偬,宜其不暇留意于文字间,然雄篇杰句,散落人间复如彼其多。或吟咏其情性,或寄意于玄机,千汇万状,会归于正,皆肆笔而成,若不用意为者。人虽服其精敏,意者何为而能然耶?殊不知公善养其浩然之气,充于其中,形于言动,发于功业,见于文章,有不得不然者矣。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其是之谓乎!
              迩者中书省都事宗公仲亨更新此集,摹工镂版,过云中,同监纳樊子通见属为序。微以为文章者,公之余事也,公之德业天下共知之,固不待文而显也;其文天下共传之,又奚待以序而彰哉!虽然,不为之辞者,微东城一鄙人也,幸齿于门下士之末,若复获挂名于文集中,固所愿也,于是乎书。
              癸巳年十月晦日,九山居士李微子微序。


              IP属地:四川11楼2012-04-05 23:13
              回复
                正文


                IP属地:四川13楼2012-04-05 23:14
                回复
                  和黄华老人题献陵吴氏成趣园诗
                  和平阳王仲祥韵
                  和李世荣韵
                  和李世荣见寄
                  和李世荣韵
                  再用其韵
                  又索六经
                  和移剌继先韵三首
                  和薛伯通韵
                  鹿尾
                  过金山用人韵
                  过云中赠别李尚书
                  和裴子法韵
                  和许昌张彦升见寄
                  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七首
                  和张敏之鸣凤曲韵
                  和孟驾之韵
                  和陈秀玉绵梨诗韵
                  和冀先生韵


                  IP属地:四川14楼2012-04-05 23:14
                  回复
                    可笑人间荆棘林,死者填沟空塞壑。 ○和薛伯通韵 【 [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三三——一二三六年间。 ]】
                    滴滴秋光溢远山,穹庐寥落酒瓶干。 【一作一天空阔雁声干。 】诗章平淡思居易,禅里纵横忆道安。 【道安其下渐西本小字夹注云:「案弥天释道安,道安,鸠摩罗什之弟子。」】不忿西风霜叶脱,难禁【难禁渐西本作「难经」。 】秋雨菊花残。闾山旧隐天涯远,梦里思归梦亦难。 【梦亦难其下渐西本小字夹注云:「案医无闾山似公有别业。」】 ○鹿尾【诗题其下渐西本小字夹注云:「案朱竹垞直南书房赐鹿尾述恩诗云:『东丹王子画,移剌楚材诗』,正用此。」】 【 [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三三——一二三六年间。 ]】
                    銮舆秋狝猎南冈,鹿尾分甘赐尚方。浓色殷殷红玉髓,微香馥馥紫琼浆。韭花酷辣同葱薤,芥屑差辛类桂姜。何似氊根蘸浓液,邀将诗客大家尝。 【一作流匙滑饭大家尝。 】 ○过金山用人韵 【 [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一九年,用丘处机诗南望阴山三峰韵赠书生李伯祥。 ]】
                    雪压山峰八月寒,羊肠樵路曲盘盘。千岩竞秀清人思,万壑争流壮我观。山腹云开岚色润,松巅风起雨声干。光风满贮诗囊去,一度思山一度看。 ○过云中赠别李尚书 【 [案:据诗题「过云中」,诗中又云「明朝分手天涯去」,则诗应作于公元一二一八年春赴西域途中经次云中时。 ]】
                    谁识云中李谪仙,诗如文锦酒如川。十亩良园君有趣,一廛薄土我无缘。旧恨常来春梦里,新吟不到客愁边。明朝分手天涯去,他日相逢又几年。
                    


                    IP属地:四川16楼2012-04-05 23:14
                    回复
                      ○和裴子法韵 【 [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三三——一二三六年间。 ]】
                      顷观子法跋白莲社图,斥渊明攻乎异端。吾子不惑所学,主张名教,真韩、孟之俦亚也。昔巢、由避天下而远遁,尧、舜受天下而不辞,以致泽施于万世,名垂于无穷,是知洁己治天下,各有所安耳。夫清虚玄默,乐天真而自适者也;焦劳忧勤,济苍生为己任者也。二道相反,甚于冰炭,使尧舜、巢由易地则皆然。后之出【后之出渐西本作「后世」。 】乱臣贼子窥伺神器,狐媚孤儿寡妇扼其喉以取天下者,闻巢、由之风,亦少知愧矣。然则巢、由之功岂可少哉!弃享天下之大乐,而且希物外之虚名者,岂人情也耶!文中子有言:虚玄起而晋室亡,斯岂庄、老之罪欤?盖用之不得其宜也!以虚玄之道治天下,其犹祁寒御单葛,大夏服重裘,自底毙亡,岂裘葛之罪哉!昔晋武一统之始,不为后世之远谋,何曾已识之?既而祸难继作,骨肉相残,屠戮忠良,进用谗佞,虽元凯复生,亦不能善其后矣。大厦将颓,非一木所能支, 【支原作「枝」,据渐西本改。 】独渊明何能救其獘哉!适丁天地不交,万物不道,君子道消,小人道长之时,渊明见几而作,挂印绶而归,结社同志,安林泉之乐,较之躁进苟容于小人之侧者,何啻九牛毛耶?以渊明之才德,假使生于尧、舜、汤、武之世,又安知不与皋、夔、伊、周并驱争先哉!宣尼有云: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又云: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斯亦名教之内昭昭可考者也。何责渊明之深也!余尝谓否则卷而怀之,以简易之道治一心;达则扩而充之,以仁义之道治四海,实古今之通谊也。因用子法游姑射元韵以见意云。
                      达磨一派未西来,无限劳生眼未开。六朝繁盛已矣耳,两晋风流安在哉!自笑中书老仆射, 【引韵借【借原作「偕」,据渐西本改。 】用比字。 】事佛窃仿王安石。公案翻腾旧葛藤,林泉准备闲踪迹。用之勋业垂千秋,发扬孔孟谁为俦。舍之独善乐真觉,赋诗舒笑临清流。岂止渊明慕松菊,晋室高贤十八九。君子道消小人用,贞夫远弃利名酒。苏、黄冠世能文词,裴、张二相名当时。祖道禅林恣游戏,尧风舜德甘嘘吹。达人不为造物役,打破东西与南北。毛吞巨海也寻常,出没纵横透空色。真如颇与羲易同,不动确乎无吉凶。湛然信笔书寱语,临风远寄绿野翁。赠君一句直截处,祗要教君能养素。但能死生荣辱哀乐不能羁,存亡进退尽是无生路。 【 「生路」其下渐西本小字夹注云:「□云,汝今彻也,真融释脱落,足以了当此心否邪。」】


                      IP属地:四川17楼2012-04-05 23:15
                      回复
                        ○和张敏之鸣凤曲韵 【 [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三三——一二三六年间。 ]】
                        写蛟螭,咳珠玑,英姿元拣【一作占。 】碧梧栖。彬彬文彩自光辉,有材希晋用,失志欲刘依。荐君谁肯惜吹嘘, 【吹嘘原作「嘘吹」,据渐西本改。 】洪才大笔识君稀。鲲游翻海震,鹏举翥天飞。问渠蟾窟攀仙桂,何似冥山【冥山渐西本作「寞山」。 】破铁围。人间强认假生死,世上本无真是非。浓欢殢春梦,晚景叹残晖。梦断日沉真可笑,输却禅人向上机。遮眼开经卷,蒙头坏衲衣。息念融凡圣,无心应顺违。震风威,横担楖栗万山归。 【万山归其下渐西本小字夹注云:「案王荆公诗『道人手持楖栗杖』;又范成大诗『病怜楖栗随身价』。」】
                        ○和孟驾之韵 【 [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三三——一二三六年间]】
                        平阳闻有邹人孙,封书上我仅万言。讨论坟典造极致,商榷古今穷深源。文章高出苏黄辈,英雄不效秦仪志。志图仁义济元元,异比无双瑚琏器。沦落尘埃德不孤,梅轩结友天一隅。我惜盐车困骐骥,腾骧未得踏亨涂。瓮牖绳枢甘俭薄,饥肠雷转充糟粕。他日佳声闻九天,富贵之来不得却。丁年黄卷乐平生,乡闾一诺千金轻。沧浪清处闲濯缨,才名高价如连城。笔下有神诗有眼,五车书史穷编简。一举高登甲乙科,曾对阊阖持手版。天兵一鼓下雎阳,旌旗整整阵堂堂。玉石俱焚君子隐,北渡来依日月光。徒步黄尘千里远,犹抱遗经究微婉。天产昂藏一丈夫,三十未遇非为晚。闻望卓冠儒林丛,灿然星宿罗心胸。驰骤大方孰并驾,绝尘奔逸其犹龙。君似【君似渐西本作「若是」。 】昆吾玉可切,锟铻不是寻常铁。利颖神锋人未知,宝匣空闲三尺雪。何时搜出蛰龙鞭,一声霹雳轰青天。岁旱须君作霖雨,拔茅进用其茹连。天子明堂【明堂渐西本作「明道」。 】求国栋,鹏飞全借天风送。凤池波暖百花新,咏游不作江湖梦。
                        ○和陈秀玉绵梨诗韵 【 [据年谱云:「案此诗作于秀玉入觐时。秀玉于甲午、乙未二年均至和林。」此诗应作于公元一二三四、一二三五年间。 ]】
                        石门九月西风高, 【梨出于石门之北遵化县。 】绵梨万树金垂梢。清溪【秀玉道号也。 】千里携赠我,藤筐初发香盈包。谪仙风度清溪亚,春风曾饮梨花下。不用红妆唱采莲,醉望青天歌二雅。我有斗酒清且醇,同君荐此鹅黄新。初见分【分渐西本作「清」。 】香剖金卵,更看削玉飞霜鳞。缥叶紫条何足语, 【语渐西本作「录」。 】夜光安可同鱼目。文园尘渴政难禁,咀嚼冰雪■〈卑刂〉香玉。
                        ○和冀先生韵 【 [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三三——一二三六年。 ]】
                        东垣士大夫以兴王圣德诗见寄,用酬雅意。
                        运出三爻兑, 【以太一推之而得。 】龙飞九五干。要荒归化育,豪哲入陶甄。有幸恩涵海,无私德应天。偏师收百越,一鼓下三川。天子能身正,元戎不自贤。重光道同轨,累圣德相联。策决九重内,功归万乘权。群雄哀稽颡,多士喜摩肩。辅弼规左右,丞疑赞后前。开夷逾汉武,平叛跨周宣。冠盖通穷域,车书过古埏。览机云母障,受谏翠华軿。款塞诸蛮洞,来朝百济船。降王趋陛阙,强虏列氓编。净扫妖氛变,潜消烽火烟。词臣游馆阁,幽隐起林泉。尧舜文明盛,商姬礼乐全。九成合【合渐西本作「含」。 】古奏,二雅咏新篇。世卜千百【千百原作「千年」,渐西本作「千百」,据改。 】世,年斯亿万年。宗亲成蒂固,国祚等瓜绵。圣政舆人颂,天威万古传。勉旃封禅事,不用【不用渐西本作「不可」。 】策安边。


                        IP属地:四川18楼2012-04-05 23:16
                        回复
                          和百拙禅师韵
                          题平阳李君实吟醉轩
                          从圣安澄老借书
                          题西庵所藏佛牙二首
                          和移剌继先韵二首
                          过阴山和人韵
                          再用前韵
                          复用前韵唱玄
                          用前韵送王君玉西征二首
                          用前韵感事二首
                          过济源和香山居士韵
                          和裴子法见寄
                          用李德恒韵寄景贤
                          过天德和王辅之四首
                          槐安席上和张梅韵
                          思亲有感二首
                          思友人
                          赠李郡王笔
                          寄云中卧佛寺照老
                          寄平阳净名院润老
                          赠云川张道人
                          赞李俊英所藏观音像
                          题西庵归一堂
                          和景贤还书韵二首
                          外道李浩求归再用韵示景贤
                          外道李浩和景贤霏字韵予再和呈景贤
                          和杨居敬韵二首
                          过天宁寺用彦老韵二首
                          过天山周敬之席上和人韵二首
                          和人韵
                          丁亥过沙井和移剌子春韵二首
                          再过晋阳独五台开化二老不远迎
                          过清源谢汾水禅师见访
                          王屋道中


                          IP属地:四川19楼2012-04-05 23:16
                          回复
                            ○思亲有感二首 【 [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二二年。 ]】
                            游子栖迟久不归,积年温清阙慈闱。囊中昆仲亲书帖,箧内萱堂手【手原作「乎」,据渐西本改。 】制衣。黄犬不来愁耿耿,白云空望思依依。欲凭鳞羽传安信,绿水西流雁北飞。
                            其二
                            伶仃万里度西陲,壮岁星星两鬓丝。白雁来时思北阙,黄花开日忆东篱。可怜游子投营晚,正是孀亲倚户时。异域风光恰如故,一消魂处一篇诗。
                            ○思友人 【 [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二二年。 ]】
                            落日萧萧万马声,东南回首暮云横。金朋兰友音书绝,玉轸朱弦尘土生。十里春风别野店,五年秋色到边城。云山不碍归飞梦,夜夜随风到玉京。
                            ○赠李郡王笔 【 [据年谱,作于公元一二二二年。 ]】
                            管城从我自燕都,流落遐荒万里余。半札秋毫裁翡翠,一枝霜竹翦琼琚。锋端但可题尘景,笔下安能划太虚。聊复赠君为土物,中书休笑不中书。 【李郡王尝为西辽执政。 】
                            ○寄云中卧佛寺照老 【 [案:年代无考。 ]】
                            像教中微祖意沉,卢能嫡子起予深。看经不怕牛皮透, 【公见阅藏故云。 】着眼常听露柱吟。行道权居卧佛寺,活机特异死禅心。凭君摘取空华实,好种人闲无影林。
                            ○寄平阳净名院润老 【 [案:年代无考。 ]】
                            昔年平水便相寻,握手临风话素心。刻烛赋成无字句,按徽弹彻没弦琴。风来远渡晚潮急,雨过寒塘秋水深。此乐莫教儿辈觉,又成公案满丛林。
                            ○赠云川张道人 【 [案:年代无考。 ]】
                            云川道士有诗声,刻篆雕虫醉未醒。素扇自甘赎碧笠, 【因西人夺笠,渠以扇赎之,故云。 】玄鹤不肯换黄庭。春秋荣悴悲椿木,晦朔生凋笑瑞蓂。何似扩开真日月,区区爝火任荧荧。
                            ○赞李俊英所藏观音像 【 [案:年代无考。 ]】
                            白衣大士足威神,莲智兴悲讵可陈。金**中垂万臂,碧莲花上露全身。镇州铸就金难似,天竺镌来玉未【未原作「木」,据渐西本改。 】真。不识观音真面目,莺吟燕语【莺吟燕语原作「燕吟莺语」,据渐西本改。 】过残春。
                            ○题西庵归一堂 【 [案:此诗与前题西庵所藏佛牙诗应作于同时,即公元一二二八年。 ]】
                            抟霄元帅筑西庵于厅事之隅以舍沙门,建归一堂置三圣庙貌。屏山居士有云:「卷波澜于圣学之域,彻籓篱于大方之家。」其抟霄之谓乎!偶得乱道韵诗,录呈诸士大夫,幸希光和。仍请西庵上人书之楹栋间,为他时林下清话张本云。
                            三圣真元本自同,随时应物立宗风。道儒表里明坟典,佛祖权宜【宜原作实,据渐西本改。 】透色空。曲士寡闻能异议,达人大观解相融。长沙赖有莲峰掌,一拨江河尽入东。
                            ○和景贤还书韵二首 【 [案:此诗与下一首外道李浩求归再用韵示景贤应作于同时,即公元一二三三年。 ]】
                            居士今年又出关,琴书真味伴予闲。 ■〈闲〉成草略初无意,语阙治择误犯颜。漆水自惭贻口实,龙冈却得破诗悭。衰翁幸乞赎前过,一炷清香论八还。 其二 渊明幽隐掩柴关,琴已忘弦人亦闲。静倚书窗独寄傲,笑观庭树自怡颜。五音格外声何限,百草头边法不悭。蠹谱断弦无用处,因风得得寄书还。 【景贤索弦谱,故有是句。 】
                            ○外道李浩求归再用韵示景贤 【 [案:据元遗山集卷三九癸巳岁寄中书耶律公书:「窃见南中士大夫归河朔者所在有之」,其中列有临淄人李浩。故此诗应作于癸巳岁,即公元一二三三年。 ]】
                            自从一箭透重关,触处忘缘触处闲。莫问羔裘横毳衲,从教华发映苍颜。水声说法起予甚,山色呈机不我悭。寄客天涯乐如许,问渠何必更南还。
                            


                            IP属地:四川23楼2012-04-05 23:19
                            回复
                              未完待续


                              IP属地:四川25楼2012-04-05 23: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