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BF去电影院看《铁达尼号》3D版,果然和我想的一样震撼。
3D最迷人的地方,莫过于远近景的处理方式,机器下海找海洋之心的时候,那种慢慢推进的感觉真的像是我们自己在海底一样。还有Rose的鱼缸(……)。
这部电影我起码看了六七次,最后一次是高一的时候,那会儿还没出过,对英国文化了解不多,只知道最终老Rose那个梦把上流社会和贫困社会混合在一起了,Jack在她心中最帅气的样子也是穿着背带裤的阳光大男生一个。也是她心中最美的梦想。没有阶级,没有贫富,没有歧视,还有自己爱的人……
现在再看,发现James Cameron作为一个加拿大导演,居然可以在一部灾难片里把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化都拍得如此入木三分,真的很了不得。尤其是口音上面,很多人印象中英国就只有一种装逼的上流社会口音,但在《铁达尼号》里,英国人所有腔调都分得很清晰(到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咱们的国产剧新版还珠格格,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描述那个外国友人用一口美音说自己是大不列颠人的心情了……)。例如Rose的母亲、未婚夫,还有最后沉船时系着白色围巾、戴白手套和大礼帽还淡定要喝白兰地的英国老绅士,他们的口音就是标准的拖得长长的上流社会口音;Rose的口音是随着对象而变化,在和Jack还有一些熟悉的人说话时,她的口音比较随意,略带美音——美音很多时候代表的是自由随性和不拘小节,Rose按理说没去过美国,但这样处理让她显得平民化很多,在对母亲和未婚夫说话时,她的口音又会变回纯正英音;而那些在轮船烘炉的苦力工作者和放哨说自己能闻到冰山的两个水手,他们的口音就是非常地道的伦敦腔,前面博文提过,伦敦腔是中下流社会的英国人说的口音,比较吵不是很优雅,一般是工人阶级爱用的;船长、铁达尼号的设计师、管弦乐队那几个小提琴大提琴手,就说的是受过高等教育但不**的涵养式英音……
另外这部片里还夹杂了各式各样的欧洲口音,例如Jack的好友是西班牙人,说的就是意大利式的欢脱英语;船上一个表情严肃的水手(这里真是太stereotype鸟),就是德国口音;还有俄罗斯东欧等等……这里不知道有没有拉美国票房的因素,反正整个就是一群被压迫已久的欧洲人从苦逼的英国驶向了自由梦想之都美国的赶脚……
不管怎么说,虽然是灾难片,主题也是爱情的伟大和生命的价值,这部片却浓缩了美国和英国的历史和文化,在一艘载满各式各样乘客的船上,通过不同阶级的船舱,划分出了那个时代不同阶级的人。
尤其是英国这一块,里面有真正有涵养的绅士,例如上面提到临死还喝白兰地的英国老人、在最危难关头还用怀表对时钟的设计师(当然这也一定程度反应了他是有责任感又完美主义的人);也有表里不一的伪君子,头号必然是Rose的未婚夫了(在Rose面前掀了桌差点家暴却还留下一句“Excuse me”),还有追杀Rose和Jack的那个跟踪狂、装逼大叔若干;女人这一块最明显的对比就是胖胖的暴发户以及Rose她妈,前者有钱无名但内心善良,后者有名无钱无能但又想要奢侈的社会地位因此把女儿卖给变态——这里和《Corpse Bride》里Victor和他未婚妻父母的交易有点像。
说到《Corpse Bride》,它和《Sweeney Todd》《傲慢与偏见》等等以英国为背景的电影都在一定程度上讽刺了阶级统治。可是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电影表现的都是贵族的压抑和一定程度的黑暗幽默,并没能唤醒人们心中的共鸣。唯一让我觉得有共鸣的,居然是铁达尼号。主要还是铁达尼号里展现的“贫穷的自由”真的很吸引人,并不无奈,Jack贫穷却自信的个性也迷倒了众多女观众。(必须默哀一下,铁达尼号98年第一次上映后到现在十多年,Kate Winslate比以前苗条漂亮了不止一点点,Leonardo DiCaprio却……TAT)
提到Jack,略有些瘦弱不像好莱坞猛男的娃娃脸Leonardo,还真的是很符合亚洲人的审美。我忽然想起当年这部电影上映后Leonardo把还在读小学的我萌到神魂颠倒,还去把他所有的电影都看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