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宗教之中,唯道教发源于本土而经久不衰。追本溯源,道教与老子和《道德经》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漫漫四千年历史之中,老子和他的思想经历了时间的洗礼越发精彩隽永,其“天人合一”与辩证法等理念也不断发展进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老子的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世界观与方法论两部分。世界观,顾名思义,就是老子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道”是老子对世界的认识的根基。在《道德经》一书中,“道”字前后共出现了七十三次,可见其重要性。但在不同章句里,“道”的含义却不尽相同。归结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道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本原,第二道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第三道具有规律、法则意义,第四道具有人生准则、规范的意义。总而言之,“道”是世界建立起来的基础,是既超越又内在于天地万物及社会人生的形而上的存在本体和价值本体,它的实质是天地万物最本质的共相。“道”集中表现为矛盾法则或对立统一规律,对立面的协调、和谐或转化是其落脚点,自然无为是道的根本特性,真善美的统一是道在价值观上的集中体现。“道生无,无生万物”,在起心动念的妄想间,知道有道,便是可道,“有”就可以视为天下万物借以产生、存在、发展和消亡的形而上的根本依据,“无”就成了“有”借以存在的形而上的根本依据。修行者通过修行达到“空”的境界,认识到“无”便是有,“道”便是万物。另外,依据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他认为阴阳是相伴而生,互相依存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阳性物质以显性方式存在,称为实存在;阴性物质以隐性方式存在,称为虚存在。阴阳组异成同时,便是复性物质,复质由阴阳组异成同,阳中有阴,阴中又有阳。虽然阴阳从性质上来讲是相反的,但他们却不是对立的。阴阳相对存在,没有阴,阳就不存在,没有阳,阴就不存在。阴阳对立只是整个阴阳理论中当阴阳严重失去平衡时可能出现的一种状态而已。同时阴阳可以相互转换,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诗中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一件事情发展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再坚持一下就能看到曙光。也有俗语“高处不胜寒”,当一件事情发展到鼎盛的时候,如果不加注意,就会跌入下旋的轨迹。阴阳转化存在着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人为的转化,一种是自然的转化,即可以人为地把握阴阳,打破原来的状态,促进阴阳向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新的阴阳平衡和谐;也可以应用在自然科学领域,改造自然,争取自由,获得生产实践的成功。
至于方法论,最为著名的便是“无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无所事事,而是不做无效的工作。“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即是无为。无为也有不同的含义和深度。第一层意义最为基本,遵循事物的自然趋势而为,不争,即是无为。所以老子说:“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要百姓休养生息,让百姓填满肚子,强壮骨骼,方能不而争安乐。第二层意义是能放的下,有所不为。只有有所不为才能聚集精力有所作为,这就是道家的执一、贞一、守一的思想。第三层意义为鼓励研究学习。要人们学而知其乐。无为是谦卑者修行的境界,是顺应万物,以顺其和。自然和谐的语言与行为表达,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第四层意义是道家主张“顺其自然”的观点,认为法律是对人类的束缚,要全部舍弃。在我看来,能以“无为”的态度达到自己的目的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