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岙村位于浙江省三门县城海游镇西南10.50公里。南界高枧乡,西毗天台县、宁海县,北接海游镇,因村东南有座珠山而得名。村前有溪,历史上亦名朱溪。清初属宁海县仙岩乡四十都一图,后改属西乡朱岙庄。永嘉县瓯北镇珠岙村是生产童装专业村。全村有120多家童装生产厂,从业3400多人。
珠岙村街景生产四季童装,款式新颖,花色品种繁多,除供应温州市各县(市、区)市场外,还远销义乌、路桥和东北三省、内蒙古、武汉等地,并出口俄罗斯、荷兰和东南亚诸国,被誉为“温州童装第一村”。村内建童装市场,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有59个摊位。市场附设托运部,每日出车通达全国各地。
交通便捷
珠岙村举行传统文化灯会活动
地处温州、台州、宁波的交通要冲,在宋初设邮亭时即设有市集,历800年而不衰。旧有一条长约0.50公里,宽约4米的街道,鹅卵石铺地,两旁店铺林立,以经营百货、布疋为主,也有渔网、农具等市场。赶市者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珠岙村,宋代有丁、叶、陈诸姓居住。南宋建炎元年(1127),开辟宁波与台州两府间驿道,并设邮亭。左丞相、龙图阁学士吴潜,曾于景定五年(1212)中秋之夜宿于珠岙邮亭,会见西陈村进士陈荣卿。明洪武三年(1370)改设驿丞厅。
清代宁海知县黄映庚,夜宿珠岙驿站,留下《早发朱岙》的诗篇:鸡声初报束行装,为语肩舆趁晓凉。数点残星涵积水,半钩斜月挂疏杨。鸦喧树顶人惊起,犬吠篱边客到狂。曙色渐分朱岙界,匆匆已过两三庄。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占领三门湾,温州、台州与宁波、上海间水道受阻,珠岙成为陆路交通枢纽,旅馆业迅速发展,全村竟达30余家,尤以三山、南洋、东亚、温州等旅馆为最。每逢农历一、六市日,贸易兴旺,商贾云集。
1934年,杭州到临海公路建成,南离珠岙4公里许的高枧始通汽车,后因战事停开,1949年后,恢复通车。1955年,省道宁(波)临(海)公路通车,设珠岙车站。自此,珠岙北通宁波、杭州,南通临海、温州,过境车辆如梭,带来经济繁荣。
商业繁荣
1949年后,工农业生产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珠岙市集亦更兴旺。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这个古老村庄,使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乡镇企业蓬勃兴起,现在已发展成为橡胶、皮革、纺织、食品、服装、化工6个大类,生产近70个品种的规模。除了一般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外,还建有生胶、畜牧、兔毛、木材等专业市场,尤其是生胶市场,每市成交额3~4万元,名闻全省。
工业生产已成为该村的主要经济支柱。办在该村的乡镇、联户及个体企业有数十家,规模最大的有:三门县橡胶制品厂,为全县乡镇工业龙头厂,1992年产值1520万元,税利超200万元。产品橡塑并用输送带获七五全国星火博览会金奖、全国适用新技术展览会金奖。被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三门县茶厂,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定点生产厂,生产各档出口精制珍眉茶及各档雨茶。天坛牌特级珍眉茶和骆驼牌特级珍眉茶,于1985年和1991年先后获得二十五届、三十一届世界优质食品金质奖。该厂年产值居全省同行第四位。
浙江省齐兰衬衫厂,是三门县工业企业中唯一挂省牌的厂家。生产400多个花色品种的男女衬衫。1991年男衬衫获省优质产品奖,1992年女衬衫又获此殊荣。产品外销日本、香港、美国、独联体、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内销全国各大城市。该厂于1985年白手起家,1992年产值达1020万元,税利200万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现有珠岙街、珠溪路等4条街道,丁家巷、珠山巷、铺弄等10条巷弄。以水泥路面为主,总长1940米。

交通便捷

地处温州、台州、宁波的交通要冲,在宋初设邮亭时即设有市集,历800年而不衰。旧有一条长约0.50公里,宽约4米的街道,鹅卵石铺地,两旁店铺林立,以经营百货、布疋为主,也有渔网、农具等市场。赶市者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珠岙村,宋代有丁、叶、陈诸姓居住。南宋建炎元年(1127),开辟宁波与台州两府间驿道,并设邮亭。左丞相、龙图阁学士吴潜,曾于景定五年(1212)中秋之夜宿于珠岙邮亭,会见西陈村进士陈荣卿。明洪武三年(1370)改设驿丞厅。
清代宁海知县黄映庚,夜宿珠岙驿站,留下《早发朱岙》的诗篇:鸡声初报束行装,为语肩舆趁晓凉。数点残星涵积水,半钩斜月挂疏杨。鸦喧树顶人惊起,犬吠篱边客到狂。曙色渐分朱岙界,匆匆已过两三庄。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占领三门湾,温州、台州与宁波、上海间水道受阻,珠岙成为陆路交通枢纽,旅馆业迅速发展,全村竟达30余家,尤以三山、南洋、东亚、温州等旅馆为最。每逢农历一、六市日,贸易兴旺,商贾云集。
1934年,杭州到临海公路建成,南离珠岙4公里许的高枧始通汽车,后因战事停开,1949年后,恢复通车。1955年,省道宁(波)临(海)公路通车,设珠岙车站。自此,珠岙北通宁波、杭州,南通临海、温州,过境车辆如梭,带来经济繁荣。
商业繁荣
1949年后,工农业生产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珠岙市集亦更兴旺。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这个古老村庄,使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乡镇企业蓬勃兴起,现在已发展成为橡胶、皮革、纺织、食品、服装、化工6个大类,生产近70个品种的规模。除了一般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外,还建有生胶、畜牧、兔毛、木材等专业市场,尤其是生胶市场,每市成交额3~4万元,名闻全省。
工业生产已成为该村的主要经济支柱。办在该村的乡镇、联户及个体企业有数十家,规模最大的有:三门县橡胶制品厂,为全县乡镇工业龙头厂,1992年产值1520万元,税利超200万元。产品橡塑并用输送带获七五全国星火博览会金奖、全国适用新技术展览会金奖。被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三门县茶厂,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定点生产厂,生产各档出口精制珍眉茶及各档雨茶。天坛牌特级珍眉茶和骆驼牌特级珍眉茶,于1985年和1991年先后获得二十五届、三十一届世界优质食品金质奖。该厂年产值居全省同行第四位。
浙江省齐兰衬衫厂,是三门县工业企业中唯一挂省牌的厂家。生产400多个花色品种的男女衬衫。1991年男衬衫获省优质产品奖,1992年女衬衫又获此殊荣。产品外销日本、香港、美国、独联体、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内销全国各大城市。该厂于1985年白手起家,1992年产值达1020万元,税利200万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现有珠岙街、珠溪路等4条街道,丁家巷、珠山巷、铺弄等10条巷弄。以水泥路面为主,总长194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