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吉本芭娜娜...吧 关注:82贴子:12,690
  • 5回复贴,共1

【书评(伪)】瑰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六斟酌了那么一会儿,才决定推荐这本韩素音的自传体小说《瑰宝 A Many-Splendoured Thing》
=========我是分隔线=============
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跑来跑去: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
——韩素音
“你会不会写一本小说说我的事?”马克问道。
这是缠绵之后的时刻,我们躺在山坡上茂盛的长草中,身上洒满阳光。在我们上面,毫无遮掩的天空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环绕在我们周围的是嶙嶙青石,萋萋芳草,还有羊齿蕨和开着小花的桃金娘。碧波荡漾的大海横卧在山下,上面见不到一片帆影,在这几乎没有尽头的春日午后显得冷清寂寞。我们安安静静地说着一些有口无心的话,不用再字斟句酌。我们谈起了那些现在已经不会令我们伤怀的话题。我们心底坦然的预测了变心、分手,谈到我们的世界将会破坏成彼此互不相容的碎片。我们的话语调平静,声音若有若无——这样的声音只有彼此相爱的人才能听到。
“我会写写你的事情,”我回答,“但不是现在。现在我太幸福了,什么事情也不想做,只要或者就行。现在我只是不断想到你是属于我的,我全身充满了喜悦。或许等你离开我以后,我会因为伤心,或是其他什么充足的理由,写一本书讲讲你的事情。”
“你还会有什么其他充足的理由?”马克问道。
“比如解决吃饭问题。有一天我会出卖我的爱情故事来换口饭吃。在这人世间,饭碗时我做任何事情的最充足的理由。在我看来,一个人用灵魂向芸芸众生换取酒食算不得什么亵渎神圣的事情。”
“亲爱的,我知道你十分痛恨回忆往事的腐烂气味,”马克用手指拂过我的眉毛,“所以,你要是想出卖这份炽热的感情,那必须在把我完全忘掉之前。”
“这恰好就是我要做的,我就愿意把记忆翻腾个遍。我天生对往昔缺乏尊敬。你的爱迟早会像海潮一样从我这里完全退回去,留下我,像一片湿漉漉的海滩,布满无足轻重的碎片。我要在这之前把记忆保存下来。趁着这无情的肉体还能感受到你加给我的伤害,趁着我们的话语还没有变的虚情假意,趁着我那些结了疤的忧喜的伤口抓破后还能流出血来,我要把这一切保存下来。我要写出,我们的恋爱跟所有恋人的恋爱一样,也是小心翼翼地不让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毁掉我们的爱情。我们也将和他们一样彼此遗忘。我们跟别人没什么两样,既不比别人少点什么,也不必别人多点什么。我们不过是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上一对匆匆过客,一对并不完美的恋人。”
“说得漂亮!”马克说。“莫非你真的认为其他人也像我们一样,从他们的身体上获得了跟我们一样多的快乐和幸福?你真的认为我们的爱情不会天长地久?我可不同意你的看法。”他朝周围看了看,想给他的话找到证据。但周围只能看到桃金娘、高高的茅草、羊齿蕨、山坡和大海,还有 躺在太阳底下、身上洒满金光的我们。
“亲爱的,这个世界上的人,不管多么臃肿、丑陋,都像我们一样感觉他们的爱情将天长地久。每对恋人都觉得他们的爱情与众不同。他们的海誓山盟完全能够实现,其实这不过是个幻觉。”
马克说:“或许这不过是个幻觉,但这毕竟是你和我拥有的惟一的真实。所以趁我们还能享受这样的真实,就尽情享受吧。不管怎样,我们可能只有很少、很少的时间相爱。”
他的这段话是我们那个下午说过的惟一真实的话。
=======我是分隔线=========
以上是写在书封面上的一话,以及书正文之前的话,我很喜欢。



1楼2012-04-19 13:18回复
    这本书我拿起又放下,再拿起再次放下,第三次拿起才读完。并不是多么晦涩难懂的文字,也没有零乱的时空顺序,只是我没有那种柔软的、温暖的、充满爱意心境。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不愿意读到这本书的结局。一本喜欢的书读到最后的时候总觉得有些恋恋不舍,有种类似告别的惆怅感缓缓而来。所以,通常都是我一个人独自和相伴我许久的那本书默默做告别。读完《瑰宝》是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一起值班的同事趁吃午饭的当口去办点私事,我也趁这时读完了这本书的最后一章,然后傻愣愣的在椅子里缩了一会……
    爱情什么的我不太懂,只是觉得会不会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更容生出情愫,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依靠。《倾城之恋》是如此,《瑰宝》也是如此,故事的背景也是香港,《瑰宝》的时代基本从抗战后期一直延续到抗美援朝。素音本身是混血儿,前夫死于抗日战场,自己是医生,为避战祸带着女儿来到香港。夹在这混乱的时代中一个带着女儿的寡妇希望以医生的身份做点什么。马克是战地记者,在当时各个战场间奔走,会在香港稍作停留。素音与马克的相遇开启了他们对于爱情、生命的另一种感觉,并希望在乱世中以一个女人、医生、一个男人、战地记者的身份保有这份爱情,虽然可能很短暂。私以为这份爱情还真是沉重得让人背负不起……
    不知道为什么,在准备书评、回想这本书的时候时不时会想起《小团圆》,可能是因为都是自传体小说,背景又有些相似的关系吧,但是作品的风格、两位作家的在小说中所呈现的“自我”却有极大的不同。有兴趣的话可以作下比较,六自己偏爱素音。
    无论怎么写,都不觉得这是书评,更多的是六读这本书的感受。
    


    2楼2012-04-19 13:19
    回复

      韩素音女士的照片,来自新浪博客


      3楼2012-04-19 13:21
      回复
        以上搬运至白夜轩


        4楼2012-04-19 13:21
        回复
          所以说产生了……啊,这片书评蘑菇看过唉(但是想不起在哪了)……这种感觉
          恩,看来记忆力还没出问题,恩,蘑菇还没(完全)老糊涂


          5楼2012-04-19 13:32
          回复
            拍!乃好睡了


            来自掌上百度6楼2012-04-19 14: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