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芭蕾原是文体跨界 演出比比赛还难

冰上跳芭蕾您看过吗?
5月2日,来自俄罗斯的莫斯科冰上古典芭蕾舞团为沈城市民带来冰上芭蕾《胡桃夹子》,这是辽宁省第六届优秀剧节目演出季的重头剧目,也是“冰上芭蕾”这种演出形式首次登陆辽宁大剧院的舞台。
亮点:不看足尖看力量
冰上芭蕾的起源同花样滑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今花样滑冰还被称为“冰上芭蕾”。冰上芭蕾不同于传统的古典芭蕾,在偌大的舞台上,将黑色的舞蹈地胶变成白色冰场,打造一个如梦如幻般的童话王国,首先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就很强。同人们熟悉的花样滑冰表演也不同,冰上芭蕾的演员们要在十分有限的舞台空间内,借助冰鞋的力量,完成足尖速旋、旋转、托举、后滑大跳等难度动作,更具观赏性。
不过,观众在观赏过程中需要转变角度,传统芭蕾舞中欣赏的是演员们修长、笔直的肢体线条和各种幅度的击腿技巧,但这在冰上芭蕾中已经不是重点,冰上芭蕾的亮点在于表演者的力量、速度和控制力
。 阵容:都是世界级花滑选手
冰上芭蕾是舞蹈和花样滑冰两项运动结合而产生的艺术门类,这个跨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两端共融的技术。冰上芭蕾表演本身具有先天优势——融滑冰和芭蕾于一体,既有冰上运动所特有的优美流畅,又有芭蕾艺术独具的高贵典雅。
冰上芭蕾要求演员有非常好的冰上控制能力。此次来沈演出的演员中,多数都是俄罗斯国家级退役花样滑冰选手,甚至还有世界级冠军,技术、修养和乐感这三个冰上芭蕾表演的要求都能获得顶尖艺术体现。
舞台演出比赛场更难
既然是跨界表演,演员们必须要让观众们享受到艺术与运动的完美结合。即便是奥运冠军,也不见得能成为很好的冰上芭蕾舞者。
冰上芭蕾的冰场小得多,演员们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现出花样滑冰的优美流畅,又要完成故事情节的展现,演出的编排难度和动作难度都大了很多。花样滑冰比赛中,通过乐曲和运动员动作技巧表现故事情节的节目也随处可见,但是归根到底还是更注重竞技性,所有动作都是为了个人技巧的展现。而冰上芭蕾对于演员的要求更全面,演员不光要追求技艺和难度,还要通过自己的表演去打动观众,而且更需要跟音乐、灯光、背景以及其他演员相配合。
“跨界”是时尚名词,文艺界娱乐界跨界成功案例数不胜数。冰上芭蕾虽然不是新产物,但是对沈城观众来说,是一种新颖的文化形式,在沈阳也是首次上演,也是对沈阳文化消费市场一种新的试探。
同曾经引起争议的杂技芭蕾和功夫舞台剧一样,冰上芭蕾也打破了纯艺术的壁垒,同其他运动休闲项目相结合,玩的就是混搭和剑走偏锋。
是否进入剧院就要看一些高雅得令人敬畏的艺术形式?是否艺术就要一丝不苟的严格传承先辈?不久前火爆谢幕的两场爆笑话剧《乌龙山伯爵》告诉我们,老百姓需要更好玩的艺术形式,要把人们吸引进剧院,艺术本身也必须贴近民生。冰上芭蕾的混搭必然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