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Jung)根据他的里比多学说,把人的性格类型分为两类:外倾型与内倾型。在荣格看来,里比多是一种来自本能的力量,它是一种生命力,决定着个人的一切活动的方向。外倾型和内倾型取决于里比多的方向,是决定着个人对特定环境反应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形式。内倾型的特征是他的里比多在一定程度上倾注于他自己的人格上,感觉到自身有绝对的价值。外倾型的里比多在一定程度上倾注于外,感觉到身外有绝对的价值。内倾型的人看待一切事物都以自己的观点为准则,外倾型的人则依据外在的估价。
荣格观察过许多人,发现外倾型的人和内倾型的人具有不同的特点:
外倾型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和他人的相互交往中,总是十分活跃和开朗,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感兴趣,易受情感支配,不拘泥于小事,反应快,比较轻率。
内倾型的人喜欢探究和分析他的内心世界,优柔寡断,深思熟虑,孤僻,常有某种提防戒备,不愿抛头露面。
每一种性格类型都有发展为某种神经症或精神病的可能。外倾型的人容易患癔病,内倾型的人容易患神经衰弱。这些病症来源于严重的压抑,通常由外界的巨大压力所诱发。
纯粹的内倾或外倾的人是没有的。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内倾--外倾这对对立的态度,只不过是某一种比另一种表现得更为显著而已。大多数人都属于介于内倾和外倾之间的中间类型,往往在某时某地因某种情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态度占优势。例如,一个偏内倾的人,在他深受感动的情景中,会变得非常惆怅和坦率。
荣格认为,人们虽然有内外倾之分,但因心理活动的机能不同,也可以表现出个别差异。这些机能包括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荣格给四种机能下的定义非常简练:这四种心理机能符合于四种明显的意识方式,意识通过这些方式使经验获得某种方向。感觉告诉我们存在着某种东西,思维告诉我们它是什么,情感告诉我们它是否令人满意,而直觉则告诉我们它来自何方和去向何方。荣格指出,这四种机能,与外倾型或内倾型相结合,从而形成8种不同的性格类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直觉型和内倾直觉型。这8种性格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的特点。
外倾感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主要是男人)热衷于积累与外部世界有关的经验。他们是现实主义者、实用主义者,头脑清醒,但并不对事物过分地追根究底。他们按生活的本来面貌看待生活,并不赋予生活以自己的思想和预见。但他们也可以是敢于享乐、追求刺激的。他们的情感一般是浅薄的。他们的全部生活仅仅是为了从生活中获得一切能够获得的感觉。他们中典型的极端者,或者成为粗陋的纵欲主义者,或者成为浮夸的唯美主义者。他们可以根据感觉倾向,沉溺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嗜好,具有变态行为和强迫行为。
内倾感觉型 和所有内倾型的人一样,内倾感觉型的人也远离外部客观世界。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主观感觉之中。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比,他们觉得外部世界是平淡寡味、了无生趣的。除了艺术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表现自己,然而他们创作的作品又往往缺乏任何意义。在外人看来,他们可能显得沉静、随和、自利,而实际上由于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的贫乏,他们往往并不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
外倾思维型 这种类型的人使客观思维上升为支配他生命的激情。典型的例子就是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为了尽可能多地认识客观世界,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他们的目标是理解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创立理论体系。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在外倾思维方向上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外倾思维型的人通常倾向于压抑自己天性中情感的一面,因而在别人眼中,他可能显得缺乏鲜明的个性,甚至显得冷漠和傲慢。如果这种压抑过分严重,情感就会被迫采取迂回曲折甚至病态反常的方式来影响他的性格。他很可能变得固执、自负、迷信,不接受任何批评。由于缺乏情感,他们的思想很容易变得枯燥乏味。这种人中最典型、最极端的就是所谓"科学狂",或周期性地变成一个精神反常的怪物,即所谓"化身博士"。
荣格观察过许多人,发现外倾型的人和内倾型的人具有不同的特点:
外倾型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和他人的相互交往中,总是十分活跃和开朗,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感兴趣,易受情感支配,不拘泥于小事,反应快,比较轻率。
内倾型的人喜欢探究和分析他的内心世界,优柔寡断,深思熟虑,孤僻,常有某种提防戒备,不愿抛头露面。
每一种性格类型都有发展为某种神经症或精神病的可能。外倾型的人容易患癔病,内倾型的人容易患神经衰弱。这些病症来源于严重的压抑,通常由外界的巨大压力所诱发。
纯粹的内倾或外倾的人是没有的。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内倾--外倾这对对立的态度,只不过是某一种比另一种表现得更为显著而已。大多数人都属于介于内倾和外倾之间的中间类型,往往在某时某地因某种情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态度占优势。例如,一个偏内倾的人,在他深受感动的情景中,会变得非常惆怅和坦率。
荣格认为,人们虽然有内外倾之分,但因心理活动的机能不同,也可以表现出个别差异。这些机能包括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荣格给四种机能下的定义非常简练:这四种心理机能符合于四种明显的意识方式,意识通过这些方式使经验获得某种方向。感觉告诉我们存在着某种东西,思维告诉我们它是什么,情感告诉我们它是否令人满意,而直觉则告诉我们它来自何方和去向何方。荣格指出,这四种机能,与外倾型或内倾型相结合,从而形成8种不同的性格类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直觉型和内倾直觉型。这8种性格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的特点。
外倾感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主要是男人)热衷于积累与外部世界有关的经验。他们是现实主义者、实用主义者,头脑清醒,但并不对事物过分地追根究底。他们按生活的本来面貌看待生活,并不赋予生活以自己的思想和预见。但他们也可以是敢于享乐、追求刺激的。他们的情感一般是浅薄的。他们的全部生活仅仅是为了从生活中获得一切能够获得的感觉。他们中典型的极端者,或者成为粗陋的纵欲主义者,或者成为浮夸的唯美主义者。他们可以根据感觉倾向,沉溺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嗜好,具有变态行为和强迫行为。
内倾感觉型 和所有内倾型的人一样,内倾感觉型的人也远离外部客观世界。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主观感觉之中。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比,他们觉得外部世界是平淡寡味、了无生趣的。除了艺术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表现自己,然而他们创作的作品又往往缺乏任何意义。在外人看来,他们可能显得沉静、随和、自利,而实际上由于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的贫乏,他们往往并不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
外倾思维型 这种类型的人使客观思维上升为支配他生命的激情。典型的例子就是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为了尽可能多地认识客观世界,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他们的目标是理解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创立理论体系。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在外倾思维方向上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外倾思维型的人通常倾向于压抑自己天性中情感的一面,因而在别人眼中,他可能显得缺乏鲜明的个性,甚至显得冷漠和傲慢。如果这种压抑过分严重,情感就会被迫采取迂回曲折甚至病态反常的方式来影响他的性格。他很可能变得固执、自负、迷信,不接受任何批评。由于缺乏情感,他们的思想很容易变得枯燥乏味。这种人中最典型、最极端的就是所谓"科学狂",或周期性地变成一个精神反常的怪物,即所谓"化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