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圣帝君吧 关注:231贴子:2,996
  • 0回复贴,共1

忠义千秋显圣灵-关圣帝君传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忠义千秋显圣灵-关圣帝君传略‧ 
 关恩主名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州人(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东汉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农历六月廿四日诞辰。

关圣帝君为三教所共尊,儒教奉为五文昌之一,又尊为「文衡圣帝」、关西夫子;道教奉为「协天大帝」、翊汉天尊;因显圣玉泉山,在佛教又尊为「盖天古佛」。 关圣帝君的尊号,系来自於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因宫中伏魔,敕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玄空师父曾说过:「人世间是道德考场。」 关圣帝君因为八德全修,历经种种试鍊与诱惑,因此深受世人敬仰,方能享受万代馨香。<南天文衡圣帝传略>於是根据八德,恭述 关圣帝君的一生。原文镌刻於台北本宫前殿外檐装修右壁,三峡分宫(行修宫)和北投分宫亦有之。兹引述如下:

  孝者敬顺长辈 
十七岁时(176年)娶圣后胡氏,育三子:长平、次兴、三索。黄巾贼张角作乱之时,眼见乱臣贼子蜂起,遂请求双亲淮予离乡投效军旅,以匡扶社稷报国。

  弟者友爱兄长 
二十五岁时(184年),与刘先主备、张桓侯飞桃园三结义,誓言上报国家、下安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因破黄巾贼有功,刘先主备获升安喜县令,到任之後,三兄弟食则同桌、睡则同床;刘先主备若在稠人广坐, 关圣帝君与张桓侯飞必侍立终日而不言疲累。 
  礼者节制和谐 
四十一岁时(200年),与曹操战於下邳,为曹所困,为保护两位皇嫂暂寄曹营, 关圣帝君请皇嫂居内院,自住外院。曹操为乱其君臣之礼,示意张辽黑夜减烛, 关圣帝君破壁斥责辽不德,并立於室外秉烛达旦阅览《春秋》,曹操更为心折。 
  义者正当合宜 
关圣帝君暂寄曹营时,即表白降汉不降曹,忠臣不事二主,一旦有兄长消息,不管千里万里必定辞别投奔,以示不忘故主、明来明去的义气。期间,发生几则情义兼备的事迹,如罩旧袍、赠赤免马、挂印封金等事迹。 关圣帝君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时,於古城遇张桓侯飞,桓侯怒责以忠臣宁死不屈,大丈夫岂能事二主? 关圣帝君几经解释,桓侯皆听不入耳,适逢曹将蔡阳前来叫阵,於是斩蔡阳以明志。此时刘先主备亦前来会合,兄弟三人终於再度聚首。 
  廉者坚定操守 
五十一岁时(210年), 关圣帝君领命取长沙,与老将黄忠对仗。黄忠马失前蹄被掀倒在地, 关圣帝君绝不趁人之危,反而喝道快快去换马来再分胜负,真是光明正大,亘古英雄难以比并。长沙守将魏延弑太守韩玄,开城门投降时, 关圣帝君且引领刘先主备入城亲访黄忠,黄忠於是归顺。 
  信者诚实不欺 
五十五岁时(214年),东吴孙权拟讨回荆州,诸葛谨手持刘先主备信函,令 关圣帝君见信後,即刻割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关圣帝君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理由,当面拒绝了诸葛谨。於是孙权又安排鲁肃,在陆口寨外临江亭上设宴,邀请 关圣帝君赴会,并埋伏刀斧手。 关圣帝君明知危机四伏,仍然轻装简从单刀赴会。最後, 关圣帝君佯装醉酒,顺势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行至江畔乘船,而得以全身而退,使得孙权计谋无法得逞。 
  耻者羞恶勇气 
六十岁时(219年), 关圣帝君领兵攻打樊城,曹仁在敌楼上见 关圣帝君仅身披掩心甲,於是速招五百弓弩手一齐放箭。 关圣帝君急勒马回营时,右臂中箭翻身 落马。关圣太子平一阵杀回,始得救父归营。 关圣帝君拔出臂箭时,发现箭头有毒,毒深入骨。名医华佗大夫闻知英雄中毒箭,不请自来医治。刮骨去毒时, 关圣帝君饮酒下棋谈笑自若,後世钦为神勇。 
  忠者尽己之心 
 关圣帝君扶汉兴刘,忠臣不事二主,避退麦城(今湖北当阳县)时,腹背受敌,终为东吴吕蒙的伏兵所袭。孙权屡屡劝降, 关圣帝君与关圣太子平坚持「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的决心,视死如归,遂在临沮(今湖北远安县)升天,享年一甲子。   
关圣帝君一生坦荡磊落,进退有据,而贴心细腻地兼顾到了人情事理。在此是非纷扰不明的社会中,其为所当为的浩然大义,正是我辈门下生理应效法学习的。




IP属地:广东1楼2006-12-07 23:3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