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美,千年古镇梅城之自然景观
(造物主神奇的造就这一方如此美妙的土地)
梅城位于钱塘江上游,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之汇,她北枕乌龙山,南襟丁水。是江南山水秀丽之处。
乌龙山
梅城城北的乌龙山,东西绵亘五、六十里,方圆百里,最高处海拔有916.6米,因山石乌黑,且又似一条蜿蜒数十里盘踞在城北的卧龙而得名。曾名仁安山,又称乌山。山周围尽是低矮的丘陵,惟其耸立众山之后,显得格外雄伟,又因颇似泰山,就有小泰山的美称。
山顶现建有电视转播塔,登此南望,古城风光尽收眼底,令人有“江水细如绳,故城小于掌”之感。转播塔往西不远的另一山头有一大平地,叫雷公岩,曾有人居,上面古树参天,恰似仙境一般,风景特别秀美。
山正中的祖师殿后有一瀑布称“跌水岩”的,梅城人惯称“白水”,高有五、六十米,除大旱外常年泉水不断,一到雨后更是壮观,飞流直下,水花飞溅,站在城中就能观到此万绿丛中一帘白水飞泻的奇观。
相传山中原有寺庙百座,现仅存唐净宗五祖少康大师所创的道场——玉泉寺(俗称石佛坳),仍游人众多,香火盛旺。山正中的澄清道院(祖师殿)和山脚的乌龙庙还有遗址尚在,其余已难寻踪迹了。
自民国六年(1917年)县知事张良楷创立省立甲种森林学校,在乌龙山兴办林场,植树造林后。乌龙山上的建德林场在解放后又几经更新扩大,形成现在的郁郁葱葱的一大山绿,也成为浙西境内有名的森林公园。
龙眼—东、西湖
梅城城内有二个湖,原为新安江古河道,因地势低,前人利用低地段筑坝蓄水,旱时储水浇灌,涝时缓解洪峰,因而形成此一东一西二湖,站在乌龙山上俯视城内,二湖拟似明珠镶在城中,也有人戏称此乃乌龙的双眼。是梅城的风水湖。
东湖位于城东,有水面八十余亩,湖东有坝,再有外东湖与之相接。原来湖周杨枝依依拂面,柳絮纷飞入颈,坝上还卧有光绪年间(1901年)刻的镇坝石雕水牛,游人缓缓漫步嬉戏其间,别样悠闲。自明万历年间,知府吕昌期、华敦复相继开浚以来。清康熙十一年到民国八年(1919年)知事张良楷止曾八次重修。现在因湖污染严重,政府已筹巨资,欲沿湖铺设污水管道,实行雨污分流;造污水处理厂,建东湖公园。还市民一个休闲佳场所。
西湖在城西,水面百余亩,湖西南有一半岛谓宝华州,古时曾建宝贤书院。始筑西湖坝蓄水者为唐刺史候温(865-871年),宋景定二年(1261年)洪水决堤,知州钱可则复堤,并与东湖相通。自明嘉靖四十二年到清同治六年(1867年)先后疏浚八次。民国八年知事张良楷又加固加宽湖堤,并治湖植树,湖边一柳一桃,风雅无限。但几经沧桑,已风光不在,湖面也因宣泄不畅而污染异常。
前年起,政府化巨资扩大沿湖地面,建绿地,种花草,修公园,设锻炼运动器材,筑市民活动中心,西湖面貌大改,市民在那或长跑短练,或舞剑弄拳,吹拉弹唱,散步嬉戏,真是热闹非凡,她已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的好场所。不久将来,古人在《睦州漫兴》中对西湖所描画 的“尺水昙花界,领虚入画屏。镜中双阁秀,竹里一灯笼。四顾山含翠,环堤柳送青。闭门宜瞑坐,相对静忘形。”情景会再现于梅城了。
(造物主神奇的造就这一方如此美妙的土地)
梅城位于钱塘江上游,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之汇,她北枕乌龙山,南襟丁水。是江南山水秀丽之处。
乌龙山
梅城城北的乌龙山,东西绵亘五、六十里,方圆百里,最高处海拔有916.6米,因山石乌黑,且又似一条蜿蜒数十里盘踞在城北的卧龙而得名。曾名仁安山,又称乌山。山周围尽是低矮的丘陵,惟其耸立众山之后,显得格外雄伟,又因颇似泰山,就有小泰山的美称。
山顶现建有电视转播塔,登此南望,古城风光尽收眼底,令人有“江水细如绳,故城小于掌”之感。转播塔往西不远的另一山头有一大平地,叫雷公岩,曾有人居,上面古树参天,恰似仙境一般,风景特别秀美。
山正中的祖师殿后有一瀑布称“跌水岩”的,梅城人惯称“白水”,高有五、六十米,除大旱外常年泉水不断,一到雨后更是壮观,飞流直下,水花飞溅,站在城中就能观到此万绿丛中一帘白水飞泻的奇观。
相传山中原有寺庙百座,现仅存唐净宗五祖少康大师所创的道场——玉泉寺(俗称石佛坳),仍游人众多,香火盛旺。山正中的澄清道院(祖师殿)和山脚的乌龙庙还有遗址尚在,其余已难寻踪迹了。
自民国六年(1917年)县知事张良楷创立省立甲种森林学校,在乌龙山兴办林场,植树造林后。乌龙山上的建德林场在解放后又几经更新扩大,形成现在的郁郁葱葱的一大山绿,也成为浙西境内有名的森林公园。
龙眼—东、西湖
梅城城内有二个湖,原为新安江古河道,因地势低,前人利用低地段筑坝蓄水,旱时储水浇灌,涝时缓解洪峰,因而形成此一东一西二湖,站在乌龙山上俯视城内,二湖拟似明珠镶在城中,也有人戏称此乃乌龙的双眼。是梅城的风水湖。
东湖位于城东,有水面八十余亩,湖东有坝,再有外东湖与之相接。原来湖周杨枝依依拂面,柳絮纷飞入颈,坝上还卧有光绪年间(1901年)刻的镇坝石雕水牛,游人缓缓漫步嬉戏其间,别样悠闲。自明万历年间,知府吕昌期、华敦复相继开浚以来。清康熙十一年到民国八年(1919年)知事张良楷止曾八次重修。现在因湖污染严重,政府已筹巨资,欲沿湖铺设污水管道,实行雨污分流;造污水处理厂,建东湖公园。还市民一个休闲佳场所。
西湖在城西,水面百余亩,湖西南有一半岛谓宝华州,古时曾建宝贤书院。始筑西湖坝蓄水者为唐刺史候温(865-871年),宋景定二年(1261年)洪水决堤,知州钱可则复堤,并与东湖相通。自明嘉靖四十二年到清同治六年(1867年)先后疏浚八次。民国八年知事张良楷又加固加宽湖堤,并治湖植树,湖边一柳一桃,风雅无限。但几经沧桑,已风光不在,湖面也因宣泄不畅而污染异常。
前年起,政府化巨资扩大沿湖地面,建绿地,种花草,修公园,设锻炼运动器材,筑市民活动中心,西湖面貌大改,市民在那或长跑短练,或舞剑弄拳,吹拉弹唱,散步嬉戏,真是热闹非凡,她已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的好场所。不久将来,古人在《睦州漫兴》中对西湖所描画 的“尺水昙花界,领虚入画屏。镜中双阁秀,竹里一灯笼。四顾山含翠,环堤柳送青。闭门宜瞑坐,相对静忘形。”情景会再现于梅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