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怀托摩萤火虫洞(新西兰萤火虫洞)

怀托摩萤火虫洞(Waitomo Cave,也称萤火虫洞、怀托摩洞,位于新西兰的怀卡托的怀托摩溶洞地区,因其地下溶洞现象而闻名。地面下石灰岩层构成了一系列庞大的溶洞系统,由各式的钟乳石和石笋以及萤火虫来点缀装饰。
这里是一处十分难得的活性岩石洞穴,该洞穴约在一万五千年前形成,此洞穴的山上原有一个小湖泊被冰封着,后来因为气候改变,冰雪渐渐退去,流入下方的石灰质之岩层裂缝,逐渐冲蚀成一洞穴,因生成年代仍属年轻,洞穴内尚有水流,且洞穴仍在扩大中,因此称之为活性岩洞。
洞穴下方因水流冲积较坚硬之黑石,造成如球一般圆滑的黑石滞留在洞口,煞是可爱,但这些天然的圆石禁止拿取,游客千万不要轻举妄动。洞穴上下均有通口,吸引许多昆虫入内繁殖,其中以捕食昆虫、如蜘蛛般的萤火虫,属该洞穴中最奇特的居民。萤火虫吐着一粒接着一粒如珠子般的粘丝,以及尾部发出的蓝色萤光,星罗棋布攀附在岩洞深处的上方,像极了满天星斗般迷样的情景。
参观萤火虫洞,必须从蒂安娜搭乘30分钟船程到对岸,靠近洞穴时仍必须搭船进去,再步行上桥,首先会见到一座小型瀑布,下方有时有鳟鱼出现。游客可搭乘人力船在黑暗洞穴中环绕一周,欣赏如满天星斗的萤火虫洞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