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外国音乐文化的“二传手” ——访外国歌曲翻译家薛范
在翻译工作者的队伍里,薛范先生可说是个特殊人物。他的专项是音乐翻译——把外国歌曲译成中文。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他译配外国歌曲1800多首,其中苏联歌曲占一半,另一半是美、英、德、西班牙及亚非拉等近百个国家的歌曲。不少曲目在民间久唱不衰,成了一些音乐会的保留节目,如《我们举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遥远的地方》、《丽达之歌》、《草帽歌》、《音乐之声》插曲、《红河谷》、《友谊天长地久》……如果认为,以译文配乐曲仅仅是填填词的工作,十分简单,那就大谬不然了。如同其他优秀翻译作品一样,一首好的翻译歌曲同样要求“信、达、雅”,而且要求有传神的音乐形象,才能广为传唱。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译者功力的要求并不逊于译一部大作品。这是聆听薛先生的一席谈后,我的一点感受。
薛范出身于上海一个普通的家庭,少年时代的梦想是研究无线电专业,没想到终生以译歌为业。这是由于他两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下肢致残,高中毕业后他不能投考心仪已久的理工科,而考取了上海外语专科学校,却因残疾而不能入学。由于爱好音乐艺术,他尝试译歌,不料从19岁译第一首歌到现在,一直未能停笔,成了我国目前唯一的专门从事外国歌曲译配的翻译家。 关于他克服由于身体条件局限带来的种种困难,如何自学成才的故事,我在报刊上已读到过一些。然而,作为一个翻译家,他是如何运用他的知识和底气,把翻译外国歌曲作为一项乐此不疲的事业追求,并获得了巨大成就,我却知之不详。他的译词通俗,优美,唱起来上口,而且讲究音韵及句法,其中的艰辛甘苦,可能未必尽为人知。于是,我的访谈就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先有曲,后填词,同样要“顾盼自如”,神胜过形 薛先生告诉我,作为翻译作品,译配歌曲与其他翻译作品固然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所不同。它不可能像翻译科技作品那么忠于原作,甚至要求一字不差地表达原作;也不可能像翻译文学作品那样,虽受原作的限制,但还是有一点“二度创作”的自由。一首歌曲的诞生,大多先有歌词,再由作曲家谱曲。而译配外国歌曲的顺序恰恰颠倒过来,是先有曲,后填入译词。它要受音乐形象的限制,要求神胜过形。并不是懂点外文者都能译配好外国歌曲。不少歌词如诗歌,本身有音乐性。有的外国歌曲的歌词往往选择一些大诗人的诗句,如德国歌曲《野玫瑰》,就是舒伯特根据歌德的诗谱曲的。也有的选择人们可以接受的朗诵诗,因为它们朗朗上口。优秀的歌词常具有文学性,有意境。比如:“兰兰的天空,满地黄叶,西风猛烈,北雁儿往南飞。早晨醒了,树叶被霜打红了,如一对情人分别时的眼泪。”这是大白话。如果用王实甫《西厢记》的原词:“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意境就出来了。所以译歌词,首先应有文学上的修养,才能传神。
然而,译歌词又不能完全等同译诗,它还要考虑音乐性。薛范谈到了他翻译生涯中的一些小插曲。巴西民歌《在路旁》中有这么两句词:“在那里住着一个美丽的姑娘,我一见她就神魂飘荡。”这两句词读起来并不费解,但配曲唱后便成“我一见,她就神魂飘荡”,再三推敲后,他译成“一见她,我就神魂飘荡”,意义就不会被误解了。(此歌并不是薛范先生译配,薛范先生在这里只是举此作个例子说明歌词与节奏的关系——转贴者按) 由于汉语是四声,平上去入,与音乐关系甚为密切,处理不好,也会引起误解。比如中国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与陕西按拼音是相同的,只是四声不同。山西两字如果放在词头“山西是好地方”,唱来就易误为陕西,如果放在中间“人人都说山西好”,就不会误为陕西。这就涉及配词问题,词放在曲中什么位置,对于演唱效果来说显得至关紧要。
他说:“一首歌曲没有几行词,如果马虎从事,花20分钟就可译完。可是我译一首歌常常得花十个小时以上。有时为了一个词反复推敲,总是不得要领,即便手摇轮椅车行在马路上,脑子里还在折腾,一旦想出来了,真是其乐无穷。”
在翻译工作者的队伍里,薛范先生可说是个特殊人物。他的专项是音乐翻译——把外国歌曲译成中文。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他译配外国歌曲1800多首,其中苏联歌曲占一半,另一半是美、英、德、西班牙及亚非拉等近百个国家的歌曲。不少曲目在民间久唱不衰,成了一些音乐会的保留节目,如《我们举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遥远的地方》、《丽达之歌》、《草帽歌》、《音乐之声》插曲、《红河谷》、《友谊天长地久》……如果认为,以译文配乐曲仅仅是填填词的工作,十分简单,那就大谬不然了。如同其他优秀翻译作品一样,一首好的翻译歌曲同样要求“信、达、雅”,而且要求有传神的音乐形象,才能广为传唱。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译者功力的要求并不逊于译一部大作品。这是聆听薛先生的一席谈后,我的一点感受。
薛范出身于上海一个普通的家庭,少年时代的梦想是研究无线电专业,没想到终生以译歌为业。这是由于他两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下肢致残,高中毕业后他不能投考心仪已久的理工科,而考取了上海外语专科学校,却因残疾而不能入学。由于爱好音乐艺术,他尝试译歌,不料从19岁译第一首歌到现在,一直未能停笔,成了我国目前唯一的专门从事外国歌曲译配的翻译家。 关于他克服由于身体条件局限带来的种种困难,如何自学成才的故事,我在报刊上已读到过一些。然而,作为一个翻译家,他是如何运用他的知识和底气,把翻译外国歌曲作为一项乐此不疲的事业追求,并获得了巨大成就,我却知之不详。他的译词通俗,优美,唱起来上口,而且讲究音韵及句法,其中的艰辛甘苦,可能未必尽为人知。于是,我的访谈就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先有曲,后填词,同样要“顾盼自如”,神胜过形 薛先生告诉我,作为翻译作品,译配歌曲与其他翻译作品固然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所不同。它不可能像翻译科技作品那么忠于原作,甚至要求一字不差地表达原作;也不可能像翻译文学作品那样,虽受原作的限制,但还是有一点“二度创作”的自由。一首歌曲的诞生,大多先有歌词,再由作曲家谱曲。而译配外国歌曲的顺序恰恰颠倒过来,是先有曲,后填入译词。它要受音乐形象的限制,要求神胜过形。并不是懂点外文者都能译配好外国歌曲。不少歌词如诗歌,本身有音乐性。有的外国歌曲的歌词往往选择一些大诗人的诗句,如德国歌曲《野玫瑰》,就是舒伯特根据歌德的诗谱曲的。也有的选择人们可以接受的朗诵诗,因为它们朗朗上口。优秀的歌词常具有文学性,有意境。比如:“兰兰的天空,满地黄叶,西风猛烈,北雁儿往南飞。早晨醒了,树叶被霜打红了,如一对情人分别时的眼泪。”这是大白话。如果用王实甫《西厢记》的原词:“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意境就出来了。所以译歌词,首先应有文学上的修养,才能传神。
然而,译歌词又不能完全等同译诗,它还要考虑音乐性。薛范谈到了他翻译生涯中的一些小插曲。巴西民歌《在路旁》中有这么两句词:“在那里住着一个美丽的姑娘,我一见她就神魂飘荡。”这两句词读起来并不费解,但配曲唱后便成“我一见,她就神魂飘荡”,再三推敲后,他译成“一见她,我就神魂飘荡”,意义就不会被误解了。(此歌并不是薛范先生译配,薛范先生在这里只是举此作个例子说明歌词与节奏的关系——转贴者按) 由于汉语是四声,平上去入,与音乐关系甚为密切,处理不好,也会引起误解。比如中国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与陕西按拼音是相同的,只是四声不同。山西两字如果放在词头“山西是好地方”,唱来就易误为陕西,如果放在中间“人人都说山西好”,就不会误为陕西。这就涉及配词问题,词放在曲中什么位置,对于演唱效果来说显得至关紧要。
他说:“一首歌曲没有几行词,如果马虎从事,花20分钟就可译完。可是我译一首歌常常得花十个小时以上。有时为了一个词反复推敲,总是不得要领,即便手摇轮椅车行在马路上,脑子里还在折腾,一旦想出来了,真是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