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桐汉语吧 关注:364贴子:7,660

◆诗品二十四(唐·司空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译文————   

诗的震撼人的力量向外伸张,是由于雄浑之气充满着诗人的胸膛。   
诗人如能返归至道,便可不断地积蓄着壮健的力量。   
雄浑之气可以笼罩万物,横贯九天之上。   
它象漠漠流动的云,象来自远处的风在空中激荡。   
诗人如能超然物外,掌握道的中枢,   
他便有无穷尽的雄浑之气,洋溢于自己的诗章。   



1楼2006-12-11 05:46回复
    【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苒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译文———— 

    冲淡的人,常常默无一言,心灵却多么微妙。 
    他吮吸着太和之气,与独鹤一道在太空中任竟逍遥。 
    温和的春风掀动着衣襟,又轻轻地拂过门前的竹梢,余韵袅袅—多么冲淡的境界啊! 
    如能把这境界载入诗篇,那该多么好! 
    他淡漠地对待一切,淡得没有什么痕迹可供寻找。 
    倘一动追求之念,顷刻间,又觉得这有违自己的初心了。


    2楼2006-12-11 05:47
    回复
      【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纵。 
      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 
      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译文———— 

      畸人,你驾着仙气,手拿着莲花,远离苦难的人世,升入邈远的天庭。 
      月亮从东方出来迎接你,好风在背后吹送你;你伫立在碧玉似的华山之巅,倾听着悠悠的钟声。 
      你的心灵多么虚静,早超脱于是是非非的世尘。你寄心于纯朴的太古时代,你简直是玄妙的化身。


      3楼2006-12-11 05:47
      回复
        【洗练】 
        犹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译文———— 

        要象从金矿、铅矿中炼出金、银一样地洗炼自己的诗文。要超脱一切,专心炼冶,首先就要有抛弃那些杂质的决心。 
        空潭中流泻的春水多么清,铜片磨成的镜子多么明!诗人啊,你如能保全清明纯洁的天性,你便可以飞升月宫仙境。你可以眼望着星辰,成为歌舞自乐的幽人;那晶晶的月、清清的水,都是你的化身。


        4楼2006-12-11 05:47
        回复
          【劲健】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译文———— 

          劲健的气魄如闪耀在天空中的长虹,又如奔腾在巫山顶上的风和云。 
          诗人啊,你要保全天真,你那雄健的气魄才能与日俱增。 
          雄健的气魄与天地并存,它象自然造化一样永远不息地运行。只要你着实具有这种精神,你的诗章就会永葆雄健的青春。


          5楼2006-12-11 05:47
          回复
            【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浅者屡深。 
            露馀山青,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 
            金尊酒满,共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译文———— 

            只有那具有富贵神惰的人,才不那么看重黄金——诗的绮丽在神不在形。一味追求浓艳的辞藻,诗思必然枯涩、窘困;貌似清淡的诗,那些意味却很深沉。 
            晨露滋润的青山边,满林杏红得多么动人;明月照映下的华屋,明恶意闪光;绿荫中,又现出雕栏曲桥的身影。 
            这风光多么绮丽!诗人啊,你最好斟上一杯美酒,再弹着琴,陪伴着你的友人。你得充分领受这绮丽的美景,才好尽量地倾诉你的衷情。


            6楼2006-12-11 05:48
            回复
              【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予不夺,强得易贫。 
              幽人空山,过水采苹。薄言情晤,悠悠天钧。 

              译文------—— 

              诗的情感是自然流露出来的,容不得半点儿伪装。谁能把握自然之道,谁便会写出美好的诗章。 
              花到开时自然地开放,岁月自然地有来也有往。对这一切谁都不可强求。强求的东西总不久常。 
              幽居在深山中的人过水采青苹——这行动多么自然,多么爽朗!他领悟了自然的奥妙:天道永远运行不息,象转动着的轮轴一样。


              7楼2006-12-11 05:48
              回复
                【含蓄】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沈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译文———— 

                在字面上不露一丝痕迹,却可完全显示出所描绘的事物的精神实质;出语似乎没有牵涉到患难和痛苦,而使人读来却有难忍的忧虑。谁以真道为主宰,谁才能随着道的变化而沉浮。 
                酒汁虽满也只慢慢地渗出来,待放的花朵突然遇到了寒气,辽阔的天空中飘动着多少微尘,浩漠的大海中浮动着多少泡沫:这都是含蓄的事例。 
                数不尽的微尘在空中时散时聚,数不尽的泡沫在海上流向深处浅处。你在这无穷的现象中只要取其万分之一,也就可知它们是什么样的。


                8楼2006-12-11 05:48
                回复
                  【豪放】 
                  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得以狂。 
                  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 
                  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译文———— 

                  放胆地在都城里看花,放胆地吞吐山川。谁要是道的化身,他的行动才能自在苦狂。 
                  风在空中飘荡,山和海哟,那么浓翠,那么苍茫!他以充沛的精神俯视万物,万物如在他身边听他使唤一样。 
                  他抬头招来日月星辰,背后又引来翱翔的凤凰。早晨,他驾着巨鳌东行,洗脚于扶桑之边的海上。


                  9楼2006-12-11 05:48
                  回复
                    【精神】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 
                    青春鹦鹉,杨柳池台。碧山人来,清酒满杯。 
                    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译文—————— 

                    有人想聚敛自己的精神,但总是聚敛不尽的;相反的,精神总是在他的活动中表现出来。 
                    充满了生气的诗,好似清水见底、好花初开;又好似春光明媚时巧言的鹦鹉,柳丝垂拂下的池台;又好似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飘然而来,与我同饮清酒,慰我心怀。 
                    诗要有充沛的生气,不能如死火寒灰。诗思已与自然同化,便可显出生气来;诗思已超玄入化,人们对之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10楼2006-12-11 05:48
                    回复
                      【缜密】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 
                      水流花开,清露未晞。要路愈远,幽行为迟。 
                      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译文—————— 

                      诗要写得细致绵密,最好使人看不出痕迹;诗人如能情景交融地创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这形象便会如造化般的神奇。 
                      缜密的诗,要如细流有波纹,花开有层次;如朝阳下,花叶上的清露欲干未干似的微细;如遥远的小径那般曲折,而独行者却沿着小径走向前去。 
                      诗语不可繁琐,诗思不可板滞;要把所写的景象融成一片,象春天原野一片绿,象明月照积雪似的一片白。


                      11楼2006-12-11 05:49
                      回复
                        【疏野】 
                        惟性所宅,真取弗羁。拾物自富,与率为期。 
                        筑屋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 
                        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译文———— 

                        诗要写得随性所之,不可横加限制;诗人如有驾奴万物的神情,他的诗才可能有直率自如的风味。 
                        有个人坐在松下的草堂里,无所检束地看着美好的诗。他只晓得太阳西落又东出,即忘了今世为何世。他的行动只要求适合自己的心意,不求有所为而为。 
                        顺乎天性,任乎自然吧,这才是疏野的真谛。


                        12楼2006-12-11 05:49
                        回复
                          【清奇】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汀,隔溪渔舟。 
                          可人如玉,步屟寻幽。载行载止,空碧悠悠。 
                          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译文———— 

                          在秀丽的松林下,有条小溪一碧澄澄;在雪后的汀洲那边,有只小渔船。——啊,这境地显得多么清冷。 
                          有个眉目清秀的人儿,踏着木屐,在这幽静的景色里,缓步而行;又时行时止地望着蔚蓝的天空出神。他的神情多么象太古时代的人啊!他淡泊得象破晓时的月色那般奇妙,象初秋的天气那般清新。


                          13楼2006-12-11 05:49
                          回复
                            【委曲】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 
                            力之于时,声之于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 
                            水理漩洑,鹏风翱翔。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译文———— 

                            沿着浓翠蔽天的羊肠小道,攀登高耸入云的太行。在这小道上,你即可看到玉带似的云气飘荡在远山顶上,同时又嗅到沁人心脾的悠悠的花香。 
                            这山势多么委婉曲折啊!它好似时力弓那么弯曲,好似羌笛声那么委婉悠扬,它曲折盘旋、既来又往,似幽深而又无所掩藏。它象流水的回旋,也象鹏鸟在暴风中转折翱翔。 
                            玄妙的道不以某一具体形状来限制自己的变化啊。欲求委曲,只有与道同化,随首或圆或方。


                            14楼2006-12-11 05:49
                            回复
                              【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 
                              晴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译文————— 

                              有一种诗,出语直截了当,对所表达的意思感情毫不掩饰。这种诗,使人读来犹如骤然遇到了一位隐逸者,让人一眼就看出他是得了真道的高士。 
                              现在让我们来领会直实的诗意:在那溪涧畔、松荫下,有个打柴的,有个听琴的,他们都随性所之,纯朴无比。他们的活动一任自然,自然得如空中的微音,不知从哪里飘来,又不知向哪里飘去。


                              15楼2006-12-11 05: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