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大王陈赓吧 关注:54贴子:2,252

世纪风云中的共和国大将|陈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楼
  “对!”邓走到地图前,“此役可大致分为一个序幕和三个阶段。
  序幕就是收复襄垣。第一阶段是夺城打援,首先夺取留屯和上村据点,吸引长治之敌出援,在野外将其歼灭;第二阶段是围城打援,所围之城,当然是上党的心脏——长治;第三阶段是攻城追敌。”
  薄一B听完此计,不由得发出赞叹:“邓政委此计大妙!”
  邓一笑,向刘伯承望了一眼,说:“我有什么妙?还不是刘司令的独有风格!”
  刘伯承也笑道:“攻其必援者,歼其来援者,这本是古人发明,我可不敢居功。只是国民党军队怎么这样笨,我老是用此计,他们仍然要自己钻出来,这才叫人难以捉摸呢..”



IP属地:广东1楼2012-04-24 02:51回复
    欢声笑语中,上党之役的具体部署就定下来了。
      8月27日夜,太行部队包围了襄垣城,拉开了上党战役的序幕。几天激战,夺取了襄垣城。司令部迁了过来。刘、邓说:上党战役的成败关系着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桌上说话的分量,更关系着毛、周等人的生命安全。上党一役只能胜不能败。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太岳军区主力奉命组成太岳纵队,陈赓被任命为纵队司令员,下辖六个团,即三八六旅的七七二团、二十团和独立团,决一旅的三十八团、二十五团和五十七团。太岳纵队是上党战役的主要作战集团,其任务是在肃清长治外围阶段中攻取长子城。
    


    IP属地:广东2楼2012-04-24 02:51
    回复
       长子城位于长治西南五十华里。这里城防坚固,固若金汤。陈赓面对的是阎锡山优势的兵力和精良的装备。太岳纵队要战胜阎锡山这块硬骨头,只能靠智取。
        陈赓苦苦思索着最佳战斗方案。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由三八六旅和决一旅三十八团负责攻城,决一旅二十五团和五十七团设伏打援。
        他在向部队下达任务时说:“这次让我们来攻打长子,是邓政委的建议,经总部批准的,这是首长对我们的信任。大家一定要注意总结这次作战的经验,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攻城作战,关键在于以隐蔽、突然的动作展开接城运动。”在攻城问题上,陈赓提出新点子。
        “在实施接城运动时,必须用轻重机枪压制敌人对己威胁最大的火力点,以掩护投弹组接近城墙。投弹组在接近城墙后,应以最快的速度向城墙内大量投掷手榴弹,以掩护登城部队搭梯子登城。登城部队进入城内,也必须以手榴弹为先导,迅速控制制高点,以向纵深发展。”陈赓又向指战员们具体交待了攻城的步骤。
      


      IP属地:广东3楼2012-04-24 02:51
      回复
        攻城的重要武器就是土造的手榴弹,士兵身上挂着手榴弹,手提柳条篮子里装的是手榴弹。陈赓教他的士兵们说:“一颗手榴弹虽然威力不大,几颗手榴弹一齐威力就不小。我们搞土工作业抵进,无数颗手榴弹甩上去造成一片火海和震耳欲聋的响声,不把敌人打死也把敌人吓昏,使其丧失战斗力,然后一个猛冲就上去了。”
          按照陈赓的部署,战士们在城墙挖洞、埋炸药、爆破,只要炸开一个缺口,手提柳条篮子的士兵便像潮水般一涌而上。几天的攻坚战,长子城守敌全部被歼。
          接着,陈赓又接受了攻占长治城的任务。不到半个月,史泽波所得六城丢了五座,兵力损失三分之一以上。
          阎锡山为解长治之围,急派第七集团军第八十二和二十三军附炮兵两个团加上伪军两个师,共两万余人,由彭毓斌带领,从祁县的东关镇经白晋铁路向长治增援;并急电长治守军军长史泽波:


        IP属地:广东4楼2012-04-24 02:51
        回复
           “上党必争,长治必守,援军必到,叛军必灭。”史泽波接到电报,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草,连忙向部队转发这一消息,以稳定军心。
            10月2日,援敌刚到,即被刘、邓所部合围于老爷山、磨盘垴地区,并被迫扼守制高点,仓促应战。


          IP属地:广东5楼2012-04-24 02:52
          回复
             一场激烈的阵地争夺战打响了。陈赓所部负责攻老爷山,陈锡联负责攻磨盘垴。敌人居高临下,依山筑工事,山地不利土工作业,仰攻又甩不上手榴弹,部队屡攻不下。
              这时,虎将楚大明率二十团通过悬崖峭壁,从老爷山东侧迂回到北侧,突然出现在主峰东北高地上,一举占领了有利地势,待敌人发觉,楚大明已把枪口对准了敌人的胸口。依据有利地势,利用敌人的武器弹药,楚大明率部一次次击退了敌人的轮番强攻。陈赓率主力在山下大喊:“你们绝粮断水死路一条,快投降吧!”敌人被搅得军心大乱,人心惶惶,争先恐后,人喊马叫,开始无秩序地向沁县撤退。


            IP属地:广东6楼2012-04-24 02:52
            回复
              这时,陈赓接到刘伯承的电令:“你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收回上党,而且要把敌人彻底消灭掉,让阎老西从此不敢再把爪子伸过来,做毛主席重庆谈判的强有力的后盾!”
              根据这一指示陈赓立即下令部队:“停止收缴武器,我们的任务是抢到敌人前头,追击敌人,干净彻底地消灭之!”
              一场恶战开始了。经三个小时的激战,彭毓斌部全部瓦解。敌人这股包括八个师、两万多人的援军,全军覆没。彭毓斌带伤逃到武乡,一边包扎伤口一边在电话里向阎锡山报告战败经过。阎锡山不待他说完厉声斥道:“彭毓斌,彭副总司令!你畏敌怯战弃军先逃,该当何罪?..”不等阎锡山骂完,彭毓斌悔恨与羞愧交加,拔枪自决了。
              困守长治,渴望援军解围的史泽波,得悉援军全部被歼,像泄了气的皮球,完全丧失了防守的信心。
                山西。
                太原。
                阎锡山官邸。


              IP属地:广东7楼2012-04-24 02:52
              回复
                阎锡山正向参谋口授电报:“长治,史泽波,趁我主力尚未南返之际,赶快撤离长治向西突围。”
                史泽波接到阎锡山的急电,慌忙弃城而逃。殊不知阎锡山的这步棋早在刘、邓意料之中。陈赓根据刘、邓指示,命令三八六旅和决一旅不顾疲劳,向翼城以东急进,堵击逃敌。
                三昼夜的急行军,我军追上了逃敌。敌人陷入我三面包围之中。战斗两个小时,除少数先头部队逃跑外,其余敌人全部被歼。
                五十七团七连支书宋忠贤清点俘虏时,一俘虏指着前面一个小山头说:“军长在那里!军长在那里!”
                  宋忠贤一听,当即带人直朝俘虏所指的那个小山头扑去,只见十多个敌人活像一群丧家之犬,龟缩在小山头上。宋忠贤大吼一声:“不许动!缴枪不杀。”
                  敌人乖乖地放下了武器。
                  “谁是史泽波?”宋忠贤问。
                  “老弟,史泽波是我,史泽波是我!”一个年近五十操河北口音的黑瘦军官答。
                  “你是什么?”宋忠贤又指着旁边一位又高又胖的家伙问。
                  “我叫郭天兴,六十八师师长。”
                  “跟我走,如不老实,这小山头就是你们的葬身之地!”
                  “老弟不敢,老弟不敢!”史泽波、郭天兴连连点头哈腰。
                  可到半路上,史泽波、郭天兴竟赖在地上一步也不肯走了。
                  无奈,宋忠贤只好找来两块门板,让八名俘虏兵抬着他俩,当天把这两名国民党军官交给了旅部。
                  陈赓亲自接见史泽波,同他作了交谈:
                  “你认为你们这次作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陈赓问。
                  “八年抗战中,贵军在上党地区和日军作战,日军投降后,我们来抢占地盘是不对的,不过,没想到失败得这样快,真是天助你们!”史泽波感慨他说。


                IP属地:广东8楼2012-04-24 02:52
                回复

                    “你讲对了!《水浒》说梁山泊的好汉们‘替天行道’,我们也是‘替天行道’。希望你们今后能为反对蒋介石、阎锡山发动内战作些贡献!”
                  陈赓的话,打动了史泽波的心。后来,他领衔联合上党战役被俘的高级将领,发通电揭露蒋介石挑起内战的罪行。
                  


                  IP属地:广东9楼2012-04-24 02:53
                  回复

                    上党一役,仅陈赓指挥的太岳纵队,就歼敌一万四千多人。经此一战,阎锡山数年培植起来的精锐之师,折损过半,迫使蒋介石在《双十协定》上签了字。
                    毛回到延安,对上党之战高度赞扬。他说:
                    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枪。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这一回,我们“对”了,“争”了,而且“对”得很好,“争”得很好。就是说,把他们的十三个师全部消灭。他们进攻的军队共计三万八千人,我们出动三万一千人。他们的三万八千人被消灭了三万五千人,逃掉两千,散掉一千。这样的仗、还要打下去。
                    蒋介石见报不免大吃一惊。一惊解放军士气之高出乎意料,更惊于民心之向背。此役解放军主力不过三万多人,而民兵、自卫队员和党政干部参战者竟达五万,出动民工更是不计其数。蒋介石说:“这是最堪注意的。上党地区人口不过三十六万,被动员参战的竟达三分之一。这就是说,共军三万,实相当于六万甚或更多。”
                      上党之役,我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946年1月10日。


                    IP属地:广东10楼2012-04-24 02:53
                    回复
                      重庆。午后的重庆,蒙蒙灰雾变得稀薄了,天渐渐晴朗起来。
                      就在这天,国共两党代表签订了停战协定,开始和平谈判。美国政府派①见《关于重庆谈判》载《毛选集》台订本第115了马歇尔来“调处”中国内战,帮助蒋介石加速大规模决战的准备。
                      1946年11月,成立了军调部,分设若干执行小组,分赴各军事冲突地点进行调处。
                      


                      IP属地:广东11楼2012-04-24 02:54
                      回复
                        经过陈赓的坚决斗争,彻底揭露了敌方破坏停战协定的罪行,终于将阎军的进攻制止下来。
                        陈赓很注意对待美国人的态度,尽可能地利用美、蒋、阎三方的内部矛盾,向美方代表说明情况,使他们了解真相。
                        美方代表原本为了偏袒国民党方面而来的。但蒋、阎方面的代表大部无能无才,常使美方代表感到恼火。陈赓的风度和杰出才干,使美方代表伯尔深感佩服。就在陈赓调往太原中心执行小组工作之际,伯尔上校在单独送别陈赓时,非常激动他说:
                        “将军!我对您和小组的合作表示感谢,我本人对将军十分钦佩!”
                        当时作为美方代表的报务员莫里斯•舒曼,也很欣赏陈赓。他说陈赓那种指挥员的气质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为了参加和谈,陈赓还到过太原和北平,接触了不少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有的还是他在黄埔军校的老同学。
                        


                        IP属地:广东13楼2012-04-24 02:55
                        回复
                          胡宗南:“陈赓这个家伙,在学校里就是个左倾分子,根本就不是我们一条路上的人,这次我一定不会放过他!”
                          蒋介石:“我知道你们在学校里就是死对头,一个是青年军人联合会的头头,一个是孙文主义学会的骨干,连上列队课都从不站在一块儿。不过,我不希望你把陈赓打死,如果实在不能活捉的话,就放他一条生路吧,算是我还他一命。”
                          蒋介石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东征战场。
                          胡宗南听了,也动情他说:”校长,你这样念旧情,我们这些当学生的一定誓死效忠!” “好了,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你尽快赶回西安去吧!”蒋介石说。
                          七月的晋南,酷暑难当。内战的火焰在燃烧,使本来就炎热的天气变得更加炎热。拥有美械装备的蒋军嫡系主力胡宗南部六个旅及炮兵特种兵一部,由陕西风陵渡、茅津渡过黄河,向运城、安邑地区集结;随即沿同蒲路侵犯晋南解放区。盘踞在临汾南北铁路沿线的阎锡山第六十一军等部,积极呼应,妄图以南北夹攻之势,三个月内打通同蒲路南段,寻歼我军主力于洪洞、赵城地区。
                          蒋介石不愧为老奸巨猾。这一会攻晋南的计划可谓计中有计。一可寻歼冀鲁豫解放军陈赓部,拔除位于中原一侧的这颗钉子;二是控制山西南部这块地方,限制阎锡山的地方势力;三是策应平陆路北上的国民主力,以求迅速控制华北局面。


                          IP属地:广东16楼2012-04-24 02:56
                          回复
                            冒着酷热,胡宗南的“天下第一军”军长董钊、“天下第一师”师长罗列率六个旅过茅津渡,从平陆向北推进。这六个旅即整编前的六个师,他的部队编制大装备好,其旅长大都为中将。
                            “以我之六个精锐旅对付陈赓的三个旅可谓游刃有余!”坐在吉普车上的董钊得意洋洋。经过七天的颠簸,仍不见共军的影子,董钊心里犯了嘀咕。他命令部队原地待命,向胡宗南请示:“东线刘峙尚未动,邯郸刘伯承不西援,陈赓躲得远远的,敌情是否有变?是否仍按原计划推进?”


                            IP属地:广东17楼2012-04-24 02:56
                            回复
                                胡宗南接电,复电董钊:“陈赓仍在侯马,刘伯承不敢轻出,加快推进速度,灭陈后占临汾。”
                                随后胡宗南又给太原的阎锡山发出电报:“陈赓势孤力单,请令第三十四军止于洪洞、赵城,倘若构成南北攻击之势,陈部极可能惊慌溃逃,宜待董钊部灭陈后协同贵部取东南为稳妥。”
                                阎锡山听完副官念完电报,说:“胡蛮胡蛮,既想灭陈又想牵制咱们。好一个一箭双雕之计!”
                                面对胡宗南大兵压境,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问陈赓:“胡宗南把王牌甩了出来,势在必得,你准备怎么办?”
                                陈赓透过近视眼镜,望着刘伯承平静地回答:“胡宗南兵强马壮,硬碰硬怕是碰不过他,我想先躲着他,等待时机,看准了就宰他一刀,打掉他几个团,能打掉几个旅更好,然后再看情况而行动。”
                                刘伯承听了,拍手称快:“你这个想法很好。”
                                胡宗南的王牌军骄横不可一世。一路无敌情,便渐渐松懈,队伍不那么整齐了。董钊、罗列的心也宽了起来,各部队渐渐松懈起来,各旅之间距离越来越大。报务人员随意呼叫。陈赓的监听台很快就摸到董钊的行踪。
                              


                              IP属地:广东18楼2012-04-24 02: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