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
〔法〕雨果著/陈宗宝译
--------------------------------------------------------------------------------
作者原序
数年前,本书作者参观——毋宁说是搜索——圣母院时,在一座尖顶
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有个手刻的字:‘A N’ARKH 这几个
大写的希腊字母,经岁月侵蚀,黑黝黝的,深深凹陷在石头里面,观其字
形和笔势,呈现峨特字体的特征,仿佛是为了显示这些字母系出自中世纪
某个人的手迹,这些难以描状的符号,尤其所蕴藏的宿命和悲惨的意义,
深深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作者左思右想,这苦难的灵魂是谁,非把这罪恶
的烙印,或者说这灾难的烙印留在这古老教堂的额头上不可,否则就不肯
离开这尘世。自从作者参观以后,那面墙壁经过了粉刷和刮磨(不知二者
当中是哪一种造成的),字迹也就泯灭了。近两百年来,一座座巧夺天工
的中世纪教堂,就是这样被糟蹋的,里里外外,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破
坏。教士随便涂刷,建筑师任意刮擦,然后民众突如其来,把整座教堂夷
为平地。这样,除了本书作者在此略表缅怀之外,那刻在圣母院阴暗钟楼
上的神秘字迹,如今已荡然无存了,其催人泪下所概括的那不为人知的命
运,也烟消云散了。在这墙上写下这个字的人,几个世纪前便从人间消失
了,这个字也从教堂墙壁上消失了,也许亦即将从地面上消失了。本书正
是根据这个字写成的。
一八三一年三月
一八三二年勘定本
作者按语
有人曾说,本书现版将增添若干新章,那是讹言。要说,应是增添原
未刊入的数章。所谓“新”,意指新写的,而事实上,现版增加的数章并
非新的。这几章同本作品其他各章一样,全是同时写成的,始自同一时
期,源自同一思想,一直是《巴黎圣母院》原稿的组成部分。再则,作者
难以理解,这样一部作品完成后,怎能还可以另加发挥呢!随心所欲是不
行的。作者认为,一部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必然同其所有各章一齐诞生,一
个剧作也必然同其所有各场一齐诞生。这称为剧作或是小说的整体,即这
个奥秘的微观宇宙,其组成部分的多少,切莫认为可以有丝毫为所欲为的
成分。嫁接也罢,焊接也罢,都会破坏这类作品,因为这类作品应该一气
呵成,并永远保留其本来的面目。书一旦写成,别再改变主意,切莫改
动。书一旦发表,是男是女,作品的性别一定,便已确认,并公诸于众,
如同孩子一旦落地,呱呱第一声喊叫,便出世了,那就是他,什么模样已
生成了,做父母的谁也无能为力。从此后孩子便属于空气,属于阳光了,
就让他照生来的样子去活,去死。您的书若是写糟了呢?那活该,别去给
一本失败的书增加什么篇章。您的书要是不完整呢?那在创作时就应该写
得完整。您的树要是歪扭了呢?那可别去矫正。您的小说要是得了痨病
呢?您的小说要是活不成呢?它既断了气,您是无回天之力,恢复它呼吸
的。您的剧作生来要是跛脚呢?请听我说,切莫替它安上一条木头假腿。
所以,作者特别珍重的是读者能明白,现版新增的那几章并不是为这次重
印而特意撰写的。这几章在前几版没有刊入,原因很简单。《巴黎圣母
院》首次付梓之际,原先放置这三章手稿的卷夹遗失了。为此,要么重
写,要么舍弃。作者当时认为,这三章中唯有两章从篇幅来说有点价值,
是论述艺术和历史的,与戏剧性和故事情节毫无关联。舍弃了,读者是不
会发觉的,这漏洞的秘密唯有作者心中有数。于是决定将这三章弃之不理
了。况且,若要道出整个原委的话,那是因为作者怠惰,要重写那遗失的
三章,便知难而退了。与其补写,毋宁另写一本小说。如今那三章手稿找
到了,作者遂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让这三章各归其位。因此,现在看到的
就是这部作品的全貌,是作者原先所梦想的模样,也是他亲自所造就的模
样,优也罢,劣也罢,长存也罢,易逝也罢,反正就是作者所期盼的模样
〔法〕雨果著/陈宗宝译
--------------------------------------------------------------------------------
作者原序
数年前,本书作者参观——毋宁说是搜索——圣母院时,在一座尖顶
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有个手刻的字:‘A N’ARKH 这几个
大写的希腊字母,经岁月侵蚀,黑黝黝的,深深凹陷在石头里面,观其字
形和笔势,呈现峨特字体的特征,仿佛是为了显示这些字母系出自中世纪
某个人的手迹,这些难以描状的符号,尤其所蕴藏的宿命和悲惨的意义,
深深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作者左思右想,这苦难的灵魂是谁,非把这罪恶
的烙印,或者说这灾难的烙印留在这古老教堂的额头上不可,否则就不肯
离开这尘世。自从作者参观以后,那面墙壁经过了粉刷和刮磨(不知二者
当中是哪一种造成的),字迹也就泯灭了。近两百年来,一座座巧夺天工
的中世纪教堂,就是这样被糟蹋的,里里外外,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破
坏。教士随便涂刷,建筑师任意刮擦,然后民众突如其来,把整座教堂夷
为平地。这样,除了本书作者在此略表缅怀之外,那刻在圣母院阴暗钟楼
上的神秘字迹,如今已荡然无存了,其催人泪下所概括的那不为人知的命
运,也烟消云散了。在这墙上写下这个字的人,几个世纪前便从人间消失
了,这个字也从教堂墙壁上消失了,也许亦即将从地面上消失了。本书正
是根据这个字写成的。
一八三一年三月
一八三二年勘定本
作者按语
有人曾说,本书现版将增添若干新章,那是讹言。要说,应是增添原
未刊入的数章。所谓“新”,意指新写的,而事实上,现版增加的数章并
非新的。这几章同本作品其他各章一样,全是同时写成的,始自同一时
期,源自同一思想,一直是《巴黎圣母院》原稿的组成部分。再则,作者
难以理解,这样一部作品完成后,怎能还可以另加发挥呢!随心所欲是不
行的。作者认为,一部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必然同其所有各章一齐诞生,一
个剧作也必然同其所有各场一齐诞生。这称为剧作或是小说的整体,即这
个奥秘的微观宇宙,其组成部分的多少,切莫认为可以有丝毫为所欲为的
成分。嫁接也罢,焊接也罢,都会破坏这类作品,因为这类作品应该一气
呵成,并永远保留其本来的面目。书一旦写成,别再改变主意,切莫改
动。书一旦发表,是男是女,作品的性别一定,便已确认,并公诸于众,
如同孩子一旦落地,呱呱第一声喊叫,便出世了,那就是他,什么模样已
生成了,做父母的谁也无能为力。从此后孩子便属于空气,属于阳光了,
就让他照生来的样子去活,去死。您的书若是写糟了呢?那活该,别去给
一本失败的书增加什么篇章。您的书要是不完整呢?那在创作时就应该写
得完整。您的树要是歪扭了呢?那可别去矫正。您的小说要是得了痨病
呢?您的小说要是活不成呢?它既断了气,您是无回天之力,恢复它呼吸
的。您的剧作生来要是跛脚呢?请听我说,切莫替它安上一条木头假腿。
所以,作者特别珍重的是读者能明白,现版新增的那几章并不是为这次重
印而特意撰写的。这几章在前几版没有刊入,原因很简单。《巴黎圣母
院》首次付梓之际,原先放置这三章手稿的卷夹遗失了。为此,要么重
写,要么舍弃。作者当时认为,这三章中唯有两章从篇幅来说有点价值,
是论述艺术和历史的,与戏剧性和故事情节毫无关联。舍弃了,读者是不
会发觉的,这漏洞的秘密唯有作者心中有数。于是决定将这三章弃之不理
了。况且,若要道出整个原委的话,那是因为作者怠惰,要重写那遗失的
三章,便知难而退了。与其补写,毋宁另写一本小说。如今那三章手稿找
到了,作者遂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让这三章各归其位。因此,现在看到的
就是这部作品的全貌,是作者原先所梦想的模样,也是他亲自所造就的模
样,优也罢,劣也罢,长存也罢,易逝也罢,反正就是作者所期盼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