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只是描写一种不想长大, 不愿沦入社会的简单心情, 写罢了回头来看, 却感到字里行间充斥好多悲观无奈的滋味。再想, 其实这很符合自己总是爱把任何事件扩大化与悲观化的逻辑惯性。 我本不乐观, 与其扮作阳光下的花朵, 不如做回墙阴处一株小草来的坦诚。
简单得说, 我是一个从来没有 踏出去 过的人, 一个活在泡泡里的, 长在自我世界里半大的傻瓜孩子。家人和朋友的无尽呵护, 就像一层层一丝丝轻柔滑润的茧子,缠绕周身, 包裹我的同时 渐渐上升成一个饱满光亮的泡泡,在离地面不远的高空随风向轻荡。
看,我有一个泡泡, 我不愿出去, 谁也进不来。
在这个透明静谧的空间里, 我好奇张望被水汽隔得朦胧的外界。 就像婴儿静静蜷缩在母体里, 与世隔绝得只能听到偶然的声响; 在我的泡泡里, 没有噪声, 没有炎或寒的温度。阳光投射后显出的彩虹,把这个被层层保护的小世界点缀得色泽光鲜。
外面的世界, 人群往来。 我坐在自己的泡泡里, 只愿去看那些温情的画面。 人际间的不真诚, 不坦白, 不单纯, 不善良, 我只需闭上双眼, 微微得借力转身, 就能把我的泡泡驾往另一个方向。
只要回避, 在我的世界里, 没有邪恶, 没有污物。
——————————————————————————————————————
婴孩脱离母亲的身体,从一个黑暗狭隘却无比安全的空间里瞬得被一个强大的力量推向现世。有光, 光会刺眼。 有声, 声会震耳。 有触, 不论婴孩自愿与否。 一声啼哭, 只因骤然的恐惧突袭全身。 这样的经历, 叫做 问世。
我看, 那只是 第一次问世。
每个人应该都有好几次问世。 不只一次会降临到一个拥有全新感官的世界, 也不只一次为问世带来的惊惧颤抖。 每一次从幻想掉进现实, 就是一次残酷且真实的问世。反反覆覆,很多人做的, 只不过是费劲为自己聚拢一个泡泡, 藏匿其中, 躲个清闲。 从悠然自得, 到颤颤栗栗, 再到惶恐问世后的无奈顺从 。 失去躲藏的权利的那一天, 就是又一次问世。
我们都会长大, 四肢伸展直到撑破那再也容不下我们的泡泡, 然后坠落凡世间, 变成嘈杂世界里的芸芸一份子。 在熙攘的人群里抬头看天, 我的泡泡只剩下膨胀幻灭后残留的水珠, 滴滴散落在身,在蒸发变成空气前最后一次提醒自己, 提醒我们也曾在那个无声无扰的空间里躲过些许灾难,宣告我们不能再因有周围人无尽的宠爱而肆无忌惮地任性。从此, 人和人之间除了信任和好感之外, 会有某种利益的存在。 它会维系我们的笑怒哀骂, 成为除了纯粹爱恨的一种新的情感。
出生, 成年, 毕业. 一个强大不容违抗的力量把我们推到那个形有色的世界里去。虽然我们从未放弃祈祷自己的那个透明的世界能够永远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