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大王陈赓吧 关注:54贴子:2,252

陈知建讲述父亲陈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陈赓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共和国大将,他14岁就参加湘军,据说那时候他的个头还没有手里的枪高。他是黄埔一期的高材生,还自学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被人们称为是“儒将”。无论在情报保卫工作的隐蔽战线,还是在硝烟弥漫的炮火当中,他都是纵横驰骋,声名显赫。陈赓去世之后,中G中Y在悼词中称他是“卓越的军事天才”。


IP属地:广东1楼2012-04-25 23:30回复
    陈赓的子女全部都是军人,他的次子陈知建少将,退休前是重庆警备区的副司令员。陈知建曾经在父亲指挥过的步兵第40师走上领导岗位,同样身为军事指挥员,他对父亲的军事经验也做了很多的研究,今天他将会为我们讲述他自己眼中的父亲——陈赓。
    陈赓1903年生于湖南湘乡一个地主家庭,他的祖父是一名湘军的将领,14岁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参加湘军。1924年,21岁的陈赓考入刚刚成立的黄埔军校,这时他已经是一名有两年党龄的中GG员。
    的军事教程以苏联教材为主,同时汲取了日本和德国的军事理论。
    


    IP属地:广东2楼2012-04-25 23:30
    回复
      1924年11月底,在黄埔学习了7个月的陈赓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担任第二期入伍生连的连长。在此后历次针对军阀部队的战斗当中,陈赓作战勇敢,有一次子弹打中了右脚,他拔出弹头仍然继续冲杀。校长蒋介石看中了陈赓的英勇,调他的部队为自己担任警卫。1925年10月的一天,国民**军和陈炯明的主力在广东华阳地区遭遇。
      陈知建:蒋介石把部队都派出去了,然后对方打过来了,身边没有部队,顶不住那个军阀部队的冲击。蒋介石非常这个惊慌,就要自杀,被我父亲制止,要让他撤。他腿软了,走不动了,我父亲情急之下,背上他就跑,一直渡过一条河。渡了河以后没有危险了,他跑得比兔子还快,反正我父亲没追上他。不是杜撰,这是我父亲亲口讲的。
      


      IP属地:广东3楼2012-04-25 23:30
      回复
        陈赓带领386旅在改编之后随即开赴山西太行山区的抗日前线,1937年10月,386旅在同一个地点,两次伏击日军,日军没有料到八路军会用这种战术,结果386旅以几个人的伤亡换来歼敌数百人的战绩。
        1937年11月8号,山西省会太原陷落。 陈赓在第二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山西的正规战斗已经结束,从此进入到游击战争阶段。而支援华北,发动山西游击战争,无疑是我们的责任。”
        陈知建:比较出名的,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的,有时我父亲指挥的,比较典型的一仗呢就是,神头之战,这一仗呢是上级规定的,刘帅,师长规定要在神头这个地方,要伏击日军。


        IP属地:广东6楼2012-04-25 23:31
        回复
          那次我父亲还很危险,那次,他跑到前面去了,一发炮弹落到他边上,一爆炸,把他的手杖都给震飞了,拐棍也给震飞了,就不知道怎么没炸着他。
          在神头岭战役之后,陈赓带领着386旅不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开展游击战争。陈赓的战法不拘一格,让日军头痛不已。
          陈知建:打仗啊不能按照教材打,他学那些战术啊,那些正规的战术啊,目的就是为了不按照那些正规战术来打,再按照正规战术打的话,那就等于送死。国民党军队虽然作战也很英勇,但是他这个战术比我们的就,就死板得多。他的伤亡大,我们的伤亡小多了,我们跟日军作战,从来就是战果大,伤亡小,没有哪次说是伤亡超过日军的,没有。
          1942年10月,日军在秋季扫荡过后占领了太岳山腹地的沁源县城,企图对南面陈赓领导的太岳军区构成威胁。然而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陈赓领导的部队在老百姓的配合之下,严密封锁沁源县城。拿陈赓的话说,“日军拿我们一草一木必须要用生命来换”,这样也就使得日军占领下的沁源县城其实成为了一座死城。
          


          IP属地:广东7楼2012-04-25 23:32
          回复
            陈知建:中国人要是比起谋略来,那个日本人是远远不如,你比如说还有一次比较出名的,就是沁源围困战。在我们这个根据地里的一个沁源县,日军孤军深入,那还不太好挡呢,一下子把这个沁源县城给占领了,这个当时采取的策略呢就是,我军采取的策略是全县城的老百姓,全部撤出,带着粮食,牲口,鸡鸭猪狗都带走了,然后把所有的县城里的井倒上大粪,扔上死猪死猫死狗,然后就撤到县城周围的山上去了。
            一直困守了好几年,没吃的,它就要进行补给,然后就伏击它的这些辎重部队,两年多下来以后,毛主席,党中央还给发了贺电。在山上挨冻,受饿,地还照样种,在部队的掩护下,到那个地里种地。日军一出来就挨打,所以也不敢轻易出来,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老百姓在种地,锄草,收获,他们一粒粮食收不到。最后坚持不住了,跑的时候又遭了一次伏击。
            


            IP属地:广东8楼2012-04-25 23:32
            回复
              在严酷的战争中,不仅有胜利的辉煌,也有牺牲的惨痛。
              陈知建:抗日战争中间牺牲两个他的爱将,一个是苏精诚,一个叫叶成焕,我父亲哭了,哭了几天。
              另外这个我哥哥他母亲也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也牺牲得很惨,被日本鬼子的机枪打倒以后,用刺刀把肚子挑开了,这么牺牲的。
              1943年秋,陈赓在指挥太岳山区反“扫荡”当中,曾经一举歼灭了日本“皇军观战团”,击毙了服部直臣少将和六名大佐。在陈知建看来,陈赓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辉煌的战绩,离不开他手下的那许多“奇人异士”。
              陈知建:他有五大员,老骑兵通信员,老侦察员,老司号员,老警卫员,还有一个是老饲养员,就是马夫,这些人都各怀绝技,这个在作战中间都能起到别人起不到的作用。
              …………


              IP属地:广东9楼2012-04-25 23:32
              回复
                父亲有个警卫员不是像有些首长喜欢的那样的机灵鬼,长得漂亮,短小精干,非常机灵的,他的不是,很老实的。把我带大的那个老警卫员,后来我到云南去以后,把他也找到了。我说我没爹了,我把你当我爹供起来吧。他觉悟之高,没的说了。淮海战役的时候,就要让他下去当连长,他说:“我不去,我没文化,我只,我还要跟着傅涯同志学文化。”跟我妈妈学文化,学了认字。复员以后叫他到昆明火车站当那个铁路**处的,铁路**,当指导员。他干了几天他就辞职了,说:“我去当铁路工人,我没文化”。一直几十年,在那儿搬道岔。他困难的时候从来不找我们,打倒四人帮以后,他觉得应该来看看了,他实在想得慌了,这才打了一个免票,到北京来,我们才又接上了关系。
                除了这些奇人异士,直接在一线指挥战斗的指挥员,更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IP属地:广东10楼2012-04-25 23:32
                回复
                  陈知建:他的主要猛将是四个人,第一个叫周希汉,后来当了海军副司令,后来当十三军军长,再以前就是386旅的团参谋长,补充团的参谋长,这个人特别聪明,作战也英勇,他的主要部下都是四方面军,就红三十一军;第二个就叫李成芳,后来当了武汉军区司令员,当过国家一机部部长;一个叫陈康,就是善于打防守,防御作战的;还有就是叫查玉生,两次救过我父亲的命,这个人交代任务得说明确了,你只能打到哪,再不能往前一步了,你要少说这一句,他保证给你打过了,非常勇猛。
                  每个人的特点(陈赓)他摸得都很准确,使用他们也是根据他们的特点来使用,所以他把这些像一个交响乐团一样,让它非常和谐地发挥,那个音乐是,是很美妙的,天籁之声啊。
                  1950年,陈赓作为中央代表秘密赴越南,受胡志明的委托指挥边界战役,打败了法国侵略军。而第二年,他又赴朝鲜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在彭德怀离职的时候还代理司令员。志愿军一再挫败“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但是美军先进技术装备使得陈赓深受刺激。1952年夏天,他回到哈尔滨,主持组建了军事工程学院而且担任院长。1955年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


                  IP属地:广东11楼2012-04-25 23:32
                  回复
                    在陈知建看来,父亲陈赓的在军事指挥方面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个,就是“国际化思维”,因为陈赓的对手曾经有日军、法军,有美军,这在共和国的将军当中是极为罕见的;第二,地下工作、参与停战谈判等丰富的人生经历,成为他军事谋略的基础之一;第三,是科技强军的思想;第四是坚定地信仰和贯彻毛的军事思想。
                    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许多重要将领共同的母校,然而在离开黄埔之后的岁月里,很多校友成为内战时的对手。最终,陈赓这样的***人一步步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陈知建看来,毛的军事思想,是获得胜利的关键。


                    IP属地:广东12楼2012-04-25 23:33
                    回复
                      陈知建:如果没有毛军事思想的话,我看他们的水平都差不多,也都是热血青年,都要救国救民的,也不都是很腐败的。国民党这些高级将领,有些也很廉洁的,你比如说像黄维,我父亲那个老同学,他被俘的时候,家里只有200个大洋,在国民党里头也是很出名的一个清官。所以我看基础都差不多,但是他们没有毛军事思想,毛主席那些文章都是公开的,他们也学,他就是学不会,主要是世界观不对,他们学是学了一些皮毛,学不到真髓。所以他们在国共两党的,国共两军的对阵上,战前的力量对比上,他们总是处于优势,那么打完仗总是处于劣势。
                      


                      IP属地:广东13楼2012-04-25 23:33
                      回复


                        IP属地:广东17楼2012-04-27 16:17
                        回复


                          IP属地:广东18楼2012-04-27 16:20
                          回复



                            IP属地:广东19楼2012-05-23 15: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