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NJac:请问什么是无言性?什么是有言性?
zhexue120:无言性是指一个事实,即“语言与语言所表达的对象是不同的”这个事实,由这个事实出发,我们就能够得到一种非逻辑的认识方式。无言性既然是这样的一个事实,那么,他就没有对立面,我们不能把无言性与有言性对立起来,这样就会把无言性这个事实偷偷地转换为一个概念。但是,当我们运用这个事实来认识存在的时候,却发现他包含了有言和无言两个方面。我去掉了“性”这个字,意在区别无言性与无言的差别。无言性是指一个事实,而无言则是指在这个事实的指引下我们所获得的认识,即我们认识到,个体当下的感知本身是无言的。这样,有言只与无言对立。无言是我们的真实感知本身,而有言则恰恰就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语言化的认识能力,即逻辑认识能力。语言化的认识使我们无言的感知被熏染了,因此,我们只知道语言化的存在,而不知道无言的存在本身。例如,我们只知道“太阳”,而不知道无言的太阳。我们知道太阳是一个比地球还要巨大的星球,这就使我们对实际的太阳本身的认识接近了。但是,这种逻辑的认识方式只是让我们的认识无限地接近真实本身,却无法彻底地认识真实本身。就如同绘画,我们画的越来越象。但是无论画的如何逼真,总不是实物本身。认识也是这样,我们运用观念来认识世界,就是最正确地理论也依旧是理论,而不是实际能力本身。我们必须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经验本身,转化为实际的能力,认识才算达到了目的。
而无言性就是指出了理论非真实本身这个问题,强调由语言来达到对真实的认识,并最终脱离语言而达到认识的最终目的,即对绝对真理的真实体验。
小王:既然知道无言性,也就能了解脚下的石头没有一块是坚实的这句话。这不过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再有就是语言方面的东西了。是盲人摸象的寓言。
还有绝对真理没你想的那样虚幻,复杂与绝对是沾不上边的。
你的无言性并不是独创,它不过是自在之物的别称。而自在之物是不存在的,因为独立自存的自在之物是不能认识的。
zhexue120:引用:你的无言性并不是独创,它不过是自在之物的别称。而自在之物是不存在的,因为独立自存的自在之物是不能认识的。
我多次说过这个问题了,可能您并没有看到。那么,我就再说一遍供您三思:我说“无言性”只是一个事实,即语言与语言所表达的对象是不同的这个事实。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意思。那么,我们不能把由这个事实出发所获得的认识与这个事实本身混为一谈。因为,只要超越了这个事实本身来谈无言性,就扭曲了无言性,就是对无言性的曲解了。由此我们看到,您离开这个事实本身来谈论无言性,就把无言性与康德的自在之物等同起来了。这样,你就把一个明确地事实转化为一个抽象的观念了,这恰恰是违背无言性之原则的。无言性表明真实是无言的,而您却说无言性就是自在之物,那么,自在之物恰恰就是一个假想的观念,因此,您也知道它是不存在的,而康德由这个假想得出的结论是,存在是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恰恰反映了康德哲学的局限性和危害性。因此,以后哲学家就开始探索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了。而现在我们知道,现象同本质本来就是同一的。
因此,无言性反对用任何的语言来认同真实本身,说要表达的对象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语言只是让我们的知性升起。但是,正因为我们的知性是借助语言升起的,所以才由于不能摆脱语言的熏染而处于真实的对立面。我们只有通过语言消灭了语言,才能够掌握真实本身。“无言要因言而入”这是无言性的认识原则。这不是康德能够表达出来的。说无言性等同于自在之物,我是不能同意的,这种说法只是让我觉得,您并没有理解了什么是无言性。
小王:引用--
无言性是指一个事实,而无言则是指在这个事实的指引下我们所获得的认识,即我们认识到,个体当下的感知本身是无言的。
我们必须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经验本身,转化为实际的能力,认识才算达到了目的。
zhexue120:无言性是指一个事实,即“语言与语言所表达的对象是不同的”这个事实,由这个事实出发,我们就能够得到一种非逻辑的认识方式。无言性既然是这样的一个事实,那么,他就没有对立面,我们不能把无言性与有言性对立起来,这样就会把无言性这个事实偷偷地转换为一个概念。但是,当我们运用这个事实来认识存在的时候,却发现他包含了有言和无言两个方面。我去掉了“性”这个字,意在区别无言性与无言的差别。无言性是指一个事实,而无言则是指在这个事实的指引下我们所获得的认识,即我们认识到,个体当下的感知本身是无言的。这样,有言只与无言对立。无言是我们的真实感知本身,而有言则恰恰就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语言化的认识能力,即逻辑认识能力。语言化的认识使我们无言的感知被熏染了,因此,我们只知道语言化的存在,而不知道无言的存在本身。例如,我们只知道“太阳”,而不知道无言的太阳。我们知道太阳是一个比地球还要巨大的星球,这就使我们对实际的太阳本身的认识接近了。但是,这种逻辑的认识方式只是让我们的认识无限地接近真实本身,却无法彻底地认识真实本身。就如同绘画,我们画的越来越象。但是无论画的如何逼真,总不是实物本身。认识也是这样,我们运用观念来认识世界,就是最正确地理论也依旧是理论,而不是实际能力本身。我们必须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经验本身,转化为实际的能力,认识才算达到了目的。
而无言性就是指出了理论非真实本身这个问题,强调由语言来达到对真实的认识,并最终脱离语言而达到认识的最终目的,即对绝对真理的真实体验。
小王:既然知道无言性,也就能了解脚下的石头没有一块是坚实的这句话。这不过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再有就是语言方面的东西了。是盲人摸象的寓言。
还有绝对真理没你想的那样虚幻,复杂与绝对是沾不上边的。
你的无言性并不是独创,它不过是自在之物的别称。而自在之物是不存在的,因为独立自存的自在之物是不能认识的。
zhexue120:引用:你的无言性并不是独创,它不过是自在之物的别称。而自在之物是不存在的,因为独立自存的自在之物是不能认识的。
我多次说过这个问题了,可能您并没有看到。那么,我就再说一遍供您三思:我说“无言性”只是一个事实,即语言与语言所表达的对象是不同的这个事实。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意思。那么,我们不能把由这个事实出发所获得的认识与这个事实本身混为一谈。因为,只要超越了这个事实本身来谈无言性,就扭曲了无言性,就是对无言性的曲解了。由此我们看到,您离开这个事实本身来谈论无言性,就把无言性与康德的自在之物等同起来了。这样,你就把一个明确地事实转化为一个抽象的观念了,这恰恰是违背无言性之原则的。无言性表明真实是无言的,而您却说无言性就是自在之物,那么,自在之物恰恰就是一个假想的观念,因此,您也知道它是不存在的,而康德由这个假想得出的结论是,存在是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恰恰反映了康德哲学的局限性和危害性。因此,以后哲学家就开始探索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了。而现在我们知道,现象同本质本来就是同一的。
因此,无言性反对用任何的语言来认同真实本身,说要表达的对象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语言只是让我们的知性升起。但是,正因为我们的知性是借助语言升起的,所以才由于不能摆脱语言的熏染而处于真实的对立面。我们只有通过语言消灭了语言,才能够掌握真实本身。“无言要因言而入”这是无言性的认识原则。这不是康德能够表达出来的。说无言性等同于自在之物,我是不能同意的,这种说法只是让我觉得,您并没有理解了什么是无言性。
小王:引用--
无言性是指一个事实,而无言则是指在这个事实的指引下我们所获得的认识,即我们认识到,个体当下的感知本身是无言的。
我们必须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经验本身,转化为实际的能力,认识才算达到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