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试算俾斯麦没沉的状况
届时,德国海军在不勒斯特港将配属由俾斯麦,沙恩荷斯特,格内森瑙,欧根亲王四艘大型舰为首的水上战力.由於全舰皆可以当时英国海军主力战斗舰群无法追随的30节(以上)高速航行,势必大幅度增加英国对水面舰破交战的危机感(德国马上开战就马上让德意志级去破交了).势必逼迫英国采取更为剧烈的预防或围捕手段.丧失胡德号后,短时间内皇家海军仅存的两艘巡洋战舰战力已不足以压制不勒斯特舰队.舰队航空母舰拥有高航速和高攻击投射距离,是皇家海军仅存的筹码.因此战术筹画和护航编制将会有类似珍珠港攻击后美国海军以舰队航空母舰为中心的倾向,而美国海军以在二战的历史中证明这是比主力战斗舰群更难以应付的对手.但是将舰队空母集中运用於北大西洋,势必影响地中海航线的护航,最恶劣的状况是马尔他岛丧失.但是因为虽然北非英军面对义德两方,虽然难以反击,但是仅止於自保却是有余的(隆美尔从来不曾在北非得到过对他想要打进埃及的目标而言足够的补给),所以北非战场实质的影响不至於到严重的地步.
而元首受此次作战成功鼓舞,可能更进一步提升用於水面大型舰艇的资源分配.但是受制於空军的专擅,航空母舰战斗力成型可能赶不上,而提比兹也因没赶上莱茵演习,而被留在北海.潜艇的生产和研发又会受到资源排挤的限制,成效会比我们所知的大西洋战争更低.再者,无论德国海军取得元首多大的信任和关爱,永远不会超过陆军和空军---这两个军种才是对苏圣战需要的.雷德尔可以得到较多的资源,较多的自由,但欠缺足量的潜艇部队和海航.因此雷德尔的破交攻击仍将限於以下四点限制:
1.不可与皇家海军进行舰队决战形式的冲突.可预见的损失是德国海军万万负担不起的.
2.不可进入英国本土航空掩护范围.俾斯麦的经验已经够惊险,雷德尔很难把这稀少的筹吗用在此处.
3.不可进入地中海.直不罗陀一旦被封锁,舰队被留在地中海,破交攻击就玩完了.
4.不可进入美国势力范围.大家都知道美国惹不起,现在(美日没开战之前)美国不愿意直接参与战争是德国唯一的救赎.
这将使大型水上舰破交攻击实质量能大幅受限.而在拉布拉多河口海战的事件中,证明南美国家充其量不过是中立,并不能抵抗英美的外交压力,这使得运用南美各国港口进行补给成为隐忧.在经过一定时间受限的状况下,破交战的目标可能将会逐渐涵盖美国目标.加上42年将要面对的美日开战,将正式的把美军实力引进北大西洋战场.
概略的归纳一下,俾斯麦生还以后一至二年间的形势演变
盟军侧:
苏联:仍然将要面对德国入侵,细节可能有异,大致结果不变.
英国:大西洋之战方面,皇家海军将被迫提早转型成为以航空母舰为主体的作战方式,甚至可能将会更早形成类似美军后来使用的特混机动舰队概念.
美国:42年参战之后,大西洋区将直接借镜英国已逐渐成型的特混机动舰队概念(就连珍珠港被炸了,美国实际上也没有把多少航空母舰从大西洋调到太平洋),而租借法案下建出的大量护卫空母,仍然将投入北大西洋战场.
轴心侧:
义大利:一样无法完成攻陷埃及的目标.
日本:面对的可能是一个战术思维更新更先进的美国.
德国:美国参战之前,进入大西洋海域的俾斯麦反而成为行动上的枷锁.当美国的重压加入大西洋后,行动的自由更为受限.不勒斯特舰队可能被迫成为存在舰队或冒风险出海却少有斩获的尴尬处境.
或许我有哪些地方的思虑,推论不周,也请各位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