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斗阿坤吧 关注:11贴子:707
  • 3回复贴,共1
刀客:以刀为武器的江湖勇士,在刀法上有所成就并多用此行侠仗义的武人方能当得起“刀客”中的“客”字,称为“刀客”。 用剑的侠士称之为剑客,拿刀的侠士自然可以称之为刀客了。剑是礼器,代表正直、仁义等。比如尚方宝剑就是很好的例子。刀不同,刀为凶器。称之为百兵之胆。用刀者舞起刀来,刀风呼呼,寒光逼人,只闻刀风,不风人影,勇猛威武,雄健有力。所以刀客还代表勇者。


1楼2012-04-27 18:27回复
    据《陕西省志》记载:“刀客会是关中地区下层人民中特有的一种侠义组织。其成员通常携带一种临潼关山镇(关山镇今属阎良区)制造的‘关山刀子’,刀长约3尺,宽不到2寸,制形特别,极为锋利,故群众称之为刀客。
      清政府文书称之为“刀匪”,其支派有红钱、黑钱等名称。刀客约产生于清咸丰初年,其成员多为破产农民、失业手工业工人、其他城市劳动人员和游民,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与严密的纪律,有一个类似首领的人物,大家都称之为某某哥,在他以下的人都是兄弟,围绕首领活动。   刀客分散为各个大小不同的集团,划地自封,最初三五成群,后渐结成大帮,分布的地区,以潼关以西、西安以东沿渭河两岸较多,渭北则更多。以靠贩运私盐、私茶、聚赌或给商家保镖为生。刀客有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精神,也有抱打不平、拔刀相助的义气。辛亥**时,大批的刀客参加**,不少成员介绍同盟会领导,多次参加武装起义,走向历史舞台,侠肝义胆,为**抛头颅,洒热血,成为陕西光复的重要力量。如今的渭北平原,刀客已经成为遥远的历史,就像经历了100多年时间洗涤的关山刀一样,刀客的传说和故事也慢慢地生锈,失去原来的面目。


    2楼2012-04-27 18:28
    回复
      《关中刀客》有着浓郁的地域特点,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关中的众多民俗活动、众多礼仪和具有特色的关中戏剧、关中语言,充分展现关中人性格中的“生、冷、噌、倔”、“刁、野、狂、鲁”,以及黄河、渭水独特的地理风貌.


      3楼2012-04-27 18: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