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舒心日子吧 关注:288贴子:2,545
  • 3回复贴,共1

第74章【非广告 文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还是贡献给度娘吧~~~以防什么不测~~~够十五了啊吧~~~~


1楼2012-04-28 22:36回复
    芷晴跟元景去了雁城,连沛泽都跟去凑热闹,家里只剩下杨震海夫妻,杨老爷子还有蕙嫂。
    孩子们都走了,他们倒是清净了,他们的院子扩大了之后,只在后面开了一小块菜园子,供家里吃,白菜芥菜萝卜等冬菜种在东边地里,收割晾晒入窖都不用他们操心,事情也就少了很多。每年光粮食蔬菜农收入就有四五百两,这也算家里的一项稳定的进项了。这些年来,不管是干旱还是水涝,家里影响都不是特别大,这或许就是风水好吧。
    这些年跑船的生意收入更多,杨震海投资了两份,姐夫那里还有常福那里,他们俩人倒是合作的很好,姐夫专门跑南边,常福跑京里,南货北调的收入非常可观,他们也跟着做顺风船挣了不少。家底很是丰厚。
    家里几个孩子都挺大度,不会计较家里钱财的问题,几个孩子中或许只有老二比较会算计,不过他心更多的用在玩上了,五年前家里盖了东庄,杨震海跟了一年,之后东庄的事情就交给他做,他倒是个会享受的,把东庄经营的十分好,不但一年四季都有收获,住着也舒适逍遥。然后更多时间用在玩上了,什么感兴趣就玩什么,最早喜欢做木匠活,为此还拜了师傅,整日介做雕刻做家具,之后喜欢上狗,又开始养狗,最近研究瓷器呢。家里几兄弟他算的上最聪明的,只是他的聪明从来没用在学业上,小时候东家长西家短的,总该听八卦,脑瓜灵活总是能在人家几句话中听出要点,后来迷上种地,迷上各种各样的东西。正经事没有。
    瑾娘觉着这样也没什么不好,至少他一辈子能快快乐乐的就好,管他是不是有出息呢。而且家里有什么事,老二从来都办的妥妥帖帖的。
    家里其他几个孩子是心大的,老大在仕途,以后只要稳当的走下去,就错不了,老三进了军营,以后他们也操心不上,老五虽说还没个定数,可他以后怕是也要出去闯的,算下来,他们这些家产还真得没谁看的上,也就没有分家什么事了。而且现在看着还是女儿女婿常在身边。比起几个亲儿子,元景这个养子跟他们住在一块的时间更长。
    因着孕期还短,瑾娘也不敢乱动,就算身体好,她也是高龄产妇,小心一点是好的。家中无事操心,没事的时候坐在壁炉前给小宝宝做襁褓小衣,除了一开始知道消息,心里有那么点不好意思,现在这个小意外还是很得意的。
    要说家里孩子都娶亲了,多少衬托着她跟杨震海心里年龄大了,尤其是杨震海越发稳重,自从发现怀孕,杨震海就跟爆发了第二次青春似地,整个人都精神奕奕,跟个小伙子似地,热情的很,对她也越加亲密,本来两人老夫老妻的,稳重很多,现在就跟热恋中的人似地。整日亲亲密密的。
    “天都暗了,别再做了,仔细眼睛。”杨震海从外面走进来关心的说。
    “恩,不做了,粮食都弄好了?”
    “好了,沛宁管理的不错,他自己没费什么劲,一切都井井有条的,我还带回来几套瓷器,你看看喜不喜欢,他弄得那个窑虽然不大,可烧出来的东西挺漂亮。”
    “都烧出来了,快拿来我看看。”瑾娘一听十分高兴。沛宁研究烧瓷已经两年了,为了这还跑了好几个地方弄粘土,可用了不少钱,亏着是他自己挣的,她和杨震海也不好说,本想着他糟蹋钱也不一定能成,没想到还弄出来了。
    杨震海去外边搬一个大箱子,打开,眼看着都是稻草,扒拉开,露出里边的瓷器,现在的瓷器多是青花,或者青色瓷器。沛宁做的这是青花,一眼看去并不稀奇,只是瑾娘拿出来一看,这青花胎薄,花纹清晰漂亮,色泽纯正,是难得的精品,就是比官窑也不差什么。
    “真不错,他到真做出来了。”
    “恩,挺好的,你看这样子,比雁城的顾家窑还要好呢。这小子倒是偷师成功了。”杨震海脸上得意。
    瑾娘白了他一眼,“你这话可别当着他面说不然以后胆子大了,不定弄出什么幺蛾子来呢。”
    “呵呵,我知道,不是已经告诫他了吗?而且那小子也就一时兴趣,估计再烧两窑肯定就停了,没个长性的。这小子像谁呢?”杨震海摇了摇头。
    


    5楼2012-04-28 22:53
    回复

      “反正不像我。”瑾娘挑挑眉头看着下面的盘子碗。
      杨震海笑嘻嘻的也不反驳。
      “等会我画几个样式,你让他给我烧些。既然开窑了,就多烧点,家里以后就不去外边买了,总把他弄来的粘土烧完才好。”
      “中,你画改天我送过去。”
      沛宁做事纯靠兴趣,他们两口子到不指望用这个挣钱,玩过就算,更何况现在烧瓷可是不容易,方方面面事都多,他们也不靠这个生活,没的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他果然只烧了几窑就放下了,又找别的好玩的了,倒是常福后来看到,要去了配比方子,沛宁烧出的瓷器要比市面上的薄,白蓝色泽十分干脆,常福用这方子又做起了瓷器生意,他还给沛宁三层的分子,每年的的银子,快赶上家里跑船的生意了。可见沛宁还是很会玩的。
      那都是后话了。
      腊月十六,瑾娘跟杨震海两人才赶往雁城,耀祖二十二娶亲,瑾娘也早点过去,免得太急,瑾娘身体吃不消。
      “你们过来的可够早的了,你这还没过三个月吧?”两人过来直接去了陈家。王氏听着小闺女过来了,都迎了出来。
      “没呢,也不差几天,挺稳的,我想着早点过来,免得到时候急。”
      王氏笑着上下打量一下自家闺女,气色不错,人也精神,去了斗篷,穿着一身金松鹤纹对襟长褙子,缃色马面裙,绣着缠枝葡萄,衣服略微有些宽松,还不显身形,看着贵气“这些日子连番忙碌接到信也没腾出功夫去看你,芷晴过来说你一切都好,我还怕你身体受不了,现在看着才放心。”实在是家里事情太多,她走不开。
      “我也是怕娘过去,早打发芷晴过来说一声,免得娘惦念。”陈家一直没分家,家里孩子也多,王氏还管着家,本就没什么时间,这段日子大哥家长女要定亲,更加忙碌了。
      两人坐在南炕上,“两位嫂嫂呢?没在家么”
      “你却不是道,明日下聘,她们都去帮衬了。”
      “怎么是今日,这样晚?”
      “找人看的日子,明日最好。”
      “之前不是说要给大丫说亲,怎么样了?定下来没有。”瑾娘关心的问。
      “定了,是南城的吕家,家里做米粮买卖,兄弟三个,看中这个是老二。”
      瑾娘听了皱了皱眉头,这条件也不是多好,她侄女样貌妇德都是不错,怎么会找到这样的人家。
      “吕家是中等人家,家里很是有几个钱,当初是你大嫂看中的,也是贪图他们的钱财,我原是不同意的,不过后来打听了,那吕家老二,人还是不错的,是个知事的,为人也算厚道,吕家老大读书读愚了,对经济事故一窍不通,家里还就靠着老二支撑。是个拿事的。人长得还算不错。”
      这个时候商人地位虽然低下,可也没有制止商人儿子读书,所以一些有钱的商人也会让自家儿子走仕途道路。听着王氏这么说,瑾娘心倒是放下一些,“这人一定要看好,怎么说也是一辈子的事。可不能马虎。”她那个大嫂这几年越来越势力了,或许是日子过好了,加上在雁城生活,越来越认钱了。
      “这话说的是,这可不就是孩子一辈子的事。”
      王氏这一辈子过的也算顺心,两个姑娘嫁的都好,家里日子过的也不错,全家都搬到雁城生活了,算是脱离了农家生活,这要是给几个孙子孙女娶个好媳妇,嫁个好人家,她就算是死了也能笑着闭眼了。
      “你们家老二的婚事在明年三月吧。准备了吗?”
      “新房都是现成的,聘礼什么一直在准备,也差不了多少,剩下的等过了年查点一下,再置备也赶趟。”她还不知道秦勇出了事。
      “等过了年大丫事定了我去帮你弄,你甚至不便,可要注意。”
      “那也不用,家里事多也离不开娘,芷晴不是还在身边吗!”
      王氏笑笑,“我那外孙女,被她女婿给宠的还跟姑娘似的。能帮上什么忙。”
      


      6楼2012-04-28 22:53
      回复
        OK!终于贴完了~~~~老是说我发广告或是有不当内容,或是验证码不对~~~~折腾死了~~~~~


        8楼2012-04-28 22: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