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馨澌术吧 关注:29贴子:2,843
  • 2回复贴,共1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平沙落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


  平沙落雁:古琴曲,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立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种琴谱的解题不一。《古音正宗》中说此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这段解题对雁性的描写极其深刻生动。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



1楼2006-12-18 13:54回复
    平沙露雁琴曲。又名《雁落平沙》、《平沙》。作者传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逊、明代朱权等,众说不一。曲谱最早载于公元1634年(明末崇祯七年)刊印的藩王朱常淓纂集《古音正宗》。此曲原为四段,在流传的过程中发展成六段、七段、八段等不一。原曲大体可分三
    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以舒缓的节奏和清丽的泛音旋律为引子,描绘了宁静安详的境地,示意这是秋江的风情;第二部分曲情活跃,点缀以雁群鸣叫呼应的音型,表现了生命活力的喜悦;最后第三部分又重复再现了自由谐和的曲情,造成回环、对比的美。同时在整个乐曲中,还充分运用了古琴的泛音、滑音等特有的技法,使得乐韵更加丰富,艺术感染力十分强烈。此曲自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不仅广为流传,而且经过加工发展,形成段数、定弦、调式、意境等方面部有不同之处,又各具特色的多种版本,现存琴谱刊载同名作品达百种,是近三百年来传谱最多、流行最广的琴曲之一。对于曲情的理解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取清秋寥落之意,鸿雁飞鸣”来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的;有从鸿雁“回翔瞻顾之情,上下颉颃之态,翔而后集之象,惊而复起之神”,“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也有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和沙滩上群雁起落飞鸣、回翔呼应的情景。现在流传的多数是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曲调起而又伏,绵延不断,悠扬流畅,优美动听,基调是一种静美,但静中有动。全曲以水墨画般的笔触,淡远而苍劲地勾勒出大自然寥廓壮丽的景色,清浅的沙流,浮沉的雁影,给人以肃穆而又富有生机的感受。曲意爽朗,乐思开阔,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祖国美丽风光的歌颂与热爱。诸城派的《平沙》,增一段在固定音型陪衬下用模拟手法表现大雁飞鸣、此呼彼应的情景,形象鲜明生动,别具一格。


    2楼2006-12-18 13:56
    回复
      又名《平沙落雁》或《平沙》。作者传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敏仲、明代朱权等,众说不一。此曲琴谱最初载于明末《古音正宗》(1634年)。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不仅广为流传,而且经过加工发展,形成段数、定弦、调式、意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又各具特色的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 



        对于曲情的理解,有“取清秋寥落之意,鸿雁飞鸣”来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鹄鸿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的;也有从鸿雁“回翔瞻顾之情,上下颉颃之态,翔而后集之象,惊而复起之神”,“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现在流传的多数是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诸城派的《平沙》,增加了一段在固定音型陪衬下用模拟手法表现大雁飞鸣,此呼彼应的情景,形象鲜明生动,别具一格。


      3楼2006-12-18 13: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