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友兰吧 关注:147贴子:2,659

关于兴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研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2-04-30 22:02回复
        一、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状况与特点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兴县和全国大多数县乡一样,不是靠国家制度、政策来转移的,而是自发的、盲目的,迫于收入差距的驱动来转移的。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2-04-30 22:03
    回复
      2025-05-16 05:50:09
      广告
         1、以就地转移为主。大部分在周边县市区,大部分是相邻的陕北神木、内蒙鄂尔多斯。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2-04-30 22:04
      回复
           2、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为主。年龄20岁以下的人数占5%;20岁-50岁的占80%;50岁以上的占15%。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04-30 22:05
        回复
             3、农村劳动力大都高学历不多,进城所从事的主要是一些边缘工作,即城里人不大愿意干的脏、累、苦、险等工作。如建筑、饮食服务、废品回收、环境卫生、小商小贩等这些城里人退出或自动放弃的工作岗位。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04-30 22:06
          回复
                4、转移的劳动力大都是兼业型。即离土不离乡,务工不进城的亦工亦农型。大部分人的户口还在农村,家里还有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大多数还需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种地。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2-05-01 06:48
            回复
                 5、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具有一定的盲从性。主要依托"三缘"(血缘、人缘、地缘)关系向外转移。有的靠亲戚朋友介绍,有的通过中介组织介绍,更多的是看到城区广告栏和乡镇电线杆子上的招工广告,通过政府推介或是政府牵头而积极主动地参与的比例比较少。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2-05-01 06:50
              回复
                    6、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据统计,每个务工人员的年均收入在1.5万元-2万元之间,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的可靠来源。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2-05-01 06:51
                回复
                  2025-05-16 05:44:09
                  广告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2-05-01 06:52
                  回复
                       从兴县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多,指导性不够,有关的政策制度还跟不上。具体讲主要制约因素有以下五点: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2-05-01 06:54
                    回复
                         2、自身素质低,不适应需要。农村劳动力,一方面比较多,供过于求,很多想干活没地方干,另一方面有用能干的人少。这些人要外出打工,到工厂干活,路子很窄,只能干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或是粗加工活,稍微有些技术的就干不了。特别是现在随着市场竞争力的增加,有些二、三产业为了增加竞争力,提高生产率,也要逐渐地改进技术、更新设备等,所以文化低、技能差的劳动力根本找不到市场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2-05-01 06:55
                      回复
                           3、为劳动力转移服务的功能相对滞后。特别是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普遍存在着场地小、功能不全、师资力量弱,从而造成虽然搞培训,有机构,也有场所,但培训后劳动力的含金量太低,不能满足企业用工的技术需求。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2-05-01 06:56
                        回复
                              4、农村劳动力资本流动的负作用日益明显。从供给角度看,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非农村中真正剩余的无效劳动力,而是身体素质较好,知识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中坚力量,促使他们转移出来的动力与其说是农村就业的饱和,不如说是城乡预期比较收入差异的扩大。受此影响,一方面加剧了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竞争程度;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农村中宝贵而有价值的人力资本存量不断减少。结果是既不利于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影响经济安全,又造成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力资本逐渐贬值的局面,这样的负面效应是盲目转移所必须重新审视的。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2-05-01 06:56
                          回复
                               三、加快兴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点建议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2-05-01 07:00
                            回复
                              2025-05-16 05:38:09
                              广告
                                 1、制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一项基本政策,纳入到"十二五"总体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加大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完善劳动就业联席会议制度,要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消除制约农民进城的体制和政策障碍,特别是要加快劳动力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制,打破城乡界限,消除就业歧视,实现统筹就业,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可探索把最低生活保障、失业救济同土地挂钩。进城农民如放弃土地承包权,在城镇失业或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可享有失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以割断进城农民与土地的"脐带",变两栖农民为真正的城镇居民。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2-05-01 07: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