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吧 关注:83,331贴子:189,757
  • 10回复贴,共1

刚才在微博上面看到的中南大学杨雨教授对提出的问题的回复~看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应该没有做广告的嫌疑吧~不过我觉得她在赤裸裸地打广告……基本就推销书呢~
不过我学艺不精,不知道她的解释如何,还望大家指教~


1楼2012-05-02 09:39回复

    继续广告中……


    8楼2012-05-02 09:52
    收起回复

      第一个问题。关于容若初恋对象,学术界主要有进宫表妹说和丫环说,而且至今尚无定论。在讲座中我两种说法都有介绍,同时也表达了我的个人意见:对进宫表妹说持怀疑态度,可能性较小。
      第二个问题。关于“兰学”的问题。研究纳兰性德的称为“兰学”,是纳兰的研究者小圈子中的一种说法,并未经过严格的确切定义(事实上“兰学”这一称呼还另有释义)。因为客观来说,对纳兰性德的研究规模远远不能比肩“红学”和“龙学”,因此这一说法并不普及。
      但学术界有一习惯,为了表达对研究对象的敬重,往往以这种方式的作为简称和敬称。就如研究王国维的称为“王学”,研究钱钟书的称为“钱学”等等一样。
      第三个问题。关于某些词语或意象的解释。例如《金缕曲》中“缁尘”一词,有朋友对我在讲座中的解释提出质疑。由于电视讲座的时间限制,我在讲座中常直接以其引申义来作解释,而未对其本义做出阐释。这一遗憾已在我以讲稿为基础撰写的书稿中得到一定程度弥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照阅读。
      例如“缁尘”一词,我在书稿中的解释是:“本意是指身穿缁布做的黑衣的朝廷官员往返不息、路上的尘土被频繁扬起,这里是用来形容京城的繁华喧闹以及高门大户迎来送往的种种盛况。”而在电视讲座中只讲了后半部分,这确实是我的疏漏,谨向细心的观众朋友致歉。我的书稿会给大家提供更详细的说明。
      纳兰的很多问题在学术界都聚讼纷纭难有定论,例如觇梭伦、与沈宛的爱情归宿,包括与康熙妃子惠妃的亲戚关系等,我在讲座都争取介绍不同观点。电视中来不及介绍的,书中一定会补充说明。疏漏之处,也请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
      


      9楼2012-05-02 09:54
      收起回复
        上文字版的了……请大家围观吧~但务必无视广告哦亲~


        10楼2012-05-02 09:55
        回复
          我看她微博上的评论,各种赞美之词,我真想戳瞎我自己……


          11楼2012-05-02 09:58
          回复


            再论“缁尘“。刚收到学生给我发来的私信,内容如下:缁尘一词疑出自陆士衡《为顾彦先赠妇》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可参见《文选·谢朓〈酬王晋安诗〉》李善注。后诗文中遂多以形容京师繁华之地。老师所说本意恐不甚确。”
            我的答复:谢眺“缁尘染素衣”和陆机“素衣化为缁”都是指京师繁华忙碌,喻种种琐务。可参阅中华书局版《饮水词笺注》,这是我的案头读物。另,“缁衣”也指黑色官服,出自《诗经 郑风 缁衣》篇。两种含义可结合分析。纳兰《金缕曲》词中的“缁尘”解释为前者确实更为贴切。谢谢学生的指摘。


            15楼2012-05-02 10:20
            收起回复

              抱歉,刚才看到您的评论,谢谢您的提问。“发呆”云云,并非“结论”,而是由纳兰词引发的联想。当然不同的人读相同的词会有不同的联想,例如当我读到“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之类的句子,我恍如看到月光下伫立伤神的容若。
              这是回答这是回答!!!


              18楼2012-05-02 10:39
              收起回复
                杨老师,学生才疏学浅,我的问题还希望您能指教一下啊~一,您说的“卢氏看见纳兰站在院子里发呆想初恋”,这是您从哪儿得出的结论呢?二,关于“若容相逢饮牛津”句,我向来只知“若容相访饮牛津”,不知您是在哪个版本看到的这句话呢?
                忘记贴我的提问了……


                19楼2012-05-02 10:40
                收起回复
                  诗词之所以成为经典,其原因之一也在它对不同人引起的不同兴发吧。第二个问题更要谢谢您的批评,确实应是“相访”,刚我又查证了《饮水词笺校》和上古的《纳兰词笺注》

                  


                  21楼2012-05-02 10:42
                  收起回复
                    要不组团去提问吧~


                    23楼2012-05-02 10:44
                    收起回复
                      竟然看到这样的回复!!是我瞎了吗?
                      治学之严谨可见一斑。
                      哈哈哈,仰天长啸啊~~~~


                      37楼2012-05-02 16: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