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考古,主动发掘的很少,大多是因为工程建设需要或者在盗墓者先把墓葬盗掘破坏之后,为了避免完全毁坏,才进行抢救性的发掘。
考古发掘中,墓葬被盗的情况是很严重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王侯一级的墓葬90%以上被盗过。考古中是很容易辨别墓葬是否被盗的,因为盗墓留下的痕迹都很明显。
举一个例子,上个世纪60年代发掘的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的永泰公主墓,在发掘中发现该墓在古代就被盗掘,盗墓者从第六天井附近开凿盗洞,在盗洞发现了一具盗墓者的人骨架,旁边还有一个铁斧。其头骨则掉在了下方的甬道淤土中,头骨旁边散落了金、玉、鎏金饰品。从盗洞流下的雨水淤泥对墓内壁画造成严重的破坏。墓内随葬品除了被盗之外,多数被扰乱。
永泰公主墓被盗的情况十分清楚,有盗洞、盗墓者的遗骨、盗墓工具、墓内散乱的遗物。这些都是判断墓葬是否被盗的依据。
墓葬大多是埋于地下,要进入墓葬,必须挖土掘洞,盗墓者挖的洞就是“盗洞”。是否有盗洞,通过田野考古工作中使用的地层学方法,即可判断。考古地层学上所称的“打破关系”,是指后来人对土层或遗迹单位的破坏的现象。没有人
考古发掘中,墓葬被盗的情况是很严重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王侯一级的墓葬90%以上被盗过。考古中是很容易辨别墓葬是否被盗的,因为盗墓留下的痕迹都很明显。
举一个例子,上个世纪60年代发掘的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的永泰公主墓,在发掘中发现该墓在古代就被盗掘,盗墓者从第六天井附近开凿盗洞,在盗洞发现了一具盗墓者的人骨架,旁边还有一个铁斧。其头骨则掉在了下方的甬道淤土中,头骨旁边散落了金、玉、鎏金饰品。从盗洞流下的雨水淤泥对墓内壁画造成严重的破坏。墓内随葬品除了被盗之外,多数被扰乱。
永泰公主墓被盗的情况十分清楚,有盗洞、盗墓者的遗骨、盗墓工具、墓内散乱的遗物。这些都是判断墓葬是否被盗的依据。
墓葬大多是埋于地下,要进入墓葬,必须挖土掘洞,盗墓者挖的洞就是“盗洞”。是否有盗洞,通过田野考古工作中使用的地层学方法,即可判断。考古地层学上所称的“打破关系”,是指后来人对土层或遗迹单位的破坏的现象。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