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吧 关注:195,062贴子:2,176,910
  • 14回复贴,共1

迫友们 大家都可以康复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就我自己这么多年的强迫症心路历程 , 目前治疗强迫症的有三种方法, 一种是普遍的 ,被很多人接受的 ,药物治疗, 这个疗法, 我试过 了一年 ,没用 ,同时副作用的大得吓人, 我最后才自己停了药 ,另外一种是手术 ,这个更吓人 ,虽然我没做过 ,但是听说过有人做个 手术半年后强迫思维又回来了, 最后一种就是心理治疗, 我也做个好多种心理治疗 ,自己尝试过森田疗法, 失败, 最后通过内观, 也就是如何接纳的一种工具途径,才走出来的。所以建议迫友们找对治疗的方法,当然也有靠自己通过看那些康复者的文章康复的,但是若是经济允许,建议还是找个专门治疗强迫症的康复者的老师辅导着走完整个康复之路,会比较顺利的走出来。用你们的智慧去找对方法,这个决定你走多少年弯路,最后还是回到真理上,正确的方法上。


1楼2012-05-04 23:52回复
    先祝贺你!希望多来给大家鼓励


    2楼2012-05-04 23:54
    回复
      谢谢 必须的


      3楼2012-05-04 23:57
      回复
        赞一个


        4楼2012-05-05 11:44
        回复
          这个是我建的群 群号232633480 里面有已经康复的和走在康复路上的 为了方便和大家交流 有需要帮助的朋友加这个群


          5楼2012-05-05 12:23
          回复



            6楼2012-05-21 15:02
            回复



              7楼2012-05-22 00:31
              回复
                举个实体症状做个案例吧 就说 比较典型的症状 脑子里不断地唱首歌 当脑子里的歌声响起的时候 你先看看你的态度 有没有讨厌 若是有讨厌 先接纳那个讨厌 可以加上 我现在就是很讨厌这首歌 他就是如此 若是没有讨厌 就直接去感受这个唱歌给你带来的感受 可能是焦虑 急躁 等等不同的气血波动 可以同时加上 我现在就是很焦虑 他就是如此 、、、、、接纳他给你带来的任何感受 包括抵抗 讨厌 只是去感受 接纳他 强迫症是有瘾的 在你脑子里唱歌之前 若是有足够的定力 可以去感受那个唱歌的瘾 力量 接纳他 同时加上 我现在脑子里就是有这样的瘾 力量 他就是如此 这个具体的需要迫友们自己去体会 实践 不要执着于文字 这条路可能很长 但是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走出来 希望能把我说的话 变为自己的体会 而不是仅仅变为自己的知识 那样的话 对你可能没有任何帮助 同时万变不离其宗 一个例子 大家也要举一反三 灵活变通 道理其实都很简单 最主要的是变为自己的体会 就有点困难 但是坚持终会走出来


                9楼2012-05-22 10:26
                回复
                  恭喜。羡慕。


                  10楼2012-05-22 10:29
                  回复
                    谁把帖子删啦 该死的东西


                    11楼2012-05-22 11:11
                    回复
                      十楼的 你是哪的人 你也有强迫症吗
                      恭喜。羡慕。


                      12楼2012-05-22 11:43
                      回复
                        我想要爱你
                        我想要爱你,而不抓住你感激你,而不评判你;参与你,而不侵犯你邀请你,而不要求你;离开你,而无歉疚批评你,而不责备你并且,帮助你,而没有半点看低你如果我也能从你那得到相同的那么,我们的相会就是真诚的并且,彼此润泽 ——维琴尼亚·萨提亚


                        14楼2012-05-23 11:35
                        回复
                          刚开始保任时转眼就忘了,同上理别管他。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往往很注意现在是否见效了,此时当问自己:“这个关注疗效的是谁?”保任以似保非保为上,一般人容易盯得太紧太死,此时可放下一会再提起。
                          一个人刚明心见性并不能立即断除烦恼,临济禅师说:“你还不能自救。”尚须时时保任。不过见性前想对付烦恼,却不知如何应对,见性后开正法眼,知道该怎样化解烦恼。见性前烦恼粗重有力,见性后保任一段时间,虽有烦恼但转轻薄无力。禅宗在学道上,历来都是持读书无用论。书读多了易将各种思想观念认作自己,忘了主人公,对见性有影响,“知解门一开,悟门就关”。另外书读多了易增长烦恼。20世纪上半叶,缅甸著名法师孙伦戒训,不管你修得怎样,一句话“它就是如此。”我若说:“师父,我现在还是不圆满的,该如何办?”回答:“对,它就是如此,你是不圆满的。”我若说:“师父,我现在是圆满的。”回答:“对,你现在是圆满的。”余早年初学小乘佛教没几天,被一位博学多闻的专家指出:“你那点工夫算什么?离圆满差得远。”当时一听信心顿失,内心焦虑差点就放弃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坛经》云:“爱憎取舍谓之著相。”这位专家是在说:“你现在还处在不圆满的低价值状态,你要讨厌它,舍掉它;有个圆满的高价值状态,你要爱要取。”用认知疗法来分析,知道自己不圆满是“诱发事件”,价值评价的介入,不圆满、价值低是“自动思维、自主思维”,由此产生对高价值、圆满的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产生苦的“感受”,为了消除苦的感受,产生“行为反应”,如笔者想放弃。在这四个过程中价值评价是关键。书读得多的人,分别心重,烦恼也重。佛教唯识学,把价值评价称为“比量”(对比、称量的意思),临济云:“爱圣憎凡,生死海里去沉浮。”《庄子大宗师》称:“古时候的真人,生不知道喜欢,死不知道厌恶。”因此在死亡来临之前,就已经把死亡杀死了。可后来的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也就是生我喜欢,死我厌恶。不管他活多长总是要死的,当他死亡时都是被死亡所杀死的人。
                          常人对禅宗的另一个误解是,以为禅宗要打坐,坐到心如止水,一个念头也没有。慧能和临济对此均持否定态度。因为杂念均为客体,禅宗关心的是主体。即使打坐感到空了,禅宗说还不行,要回头看这个知道空的,否则叫“默照邪禅”。因为当打坐时,叫“空”的客人就来了,打坐后,叫“空”的客人就走了,是谁知道“空”在来去?
                          以精神分析为代表的西方心理学,与佛教大小乘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精神分析关心梦,关心无意识的分裂,对于好的东西要保留,不好的要排除。小乘佛教和小乘相通的森田疗法是接受一切。如果我做了一个美梦,对,它就是如此,我做了个美梦;如果我做了一个恶梦,对,它就是如此。对无意识的分裂与整合也一样。禅宗不关心梦,禅宗只关心做梦的人,是谁在做这个梦?是谁知道这个梦?是谁要去分析这个 标注 本文章是转载的 个人看了之后深受益处


                          16楼2012-05-24 1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