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书斋吧 关注:42贴子:781
  • 3回复贴,共1

佛言祖语阅读学习之⑤《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十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2012年农历二月起,集体学习进入第二个深入阶段,“仰信佛言祖语”始终是专修净土的参照系与先导。南无阿弥陀佛!
●佛言祖语——阅读学习之⑤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
净宗祖庭庐山东林寺 方丈
——上大下安 大和尚 讲述
第十一部分:译释诵持


1楼2012-05-05 20:02回复

    一、本经的翻译。《无量寿经》的翻译在汉传佛教当中别有特点,称为是东来最早,译本最多。在后汉桓帝年间,这部《无量寿经》便在中国得以迻译。多达12次的翻译,这可说明两点:
    其一,来自天竺和西域的译经师,他们把佛法最先传到东土,宜先把最好的经典传译过来,可见在天竺西域一带盛行这部《无量寿经》,乃是被这些译经师所看好的大乘经典之一;
    其二,《无量寿经》亦契合汉魏时期东土人的宗教需要,这些译经师多有圣贤应化者,他们以众生心为心,观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文化盛行,尤其魏晋为盛,中国人具有很高的超越意向。本经的12次翻译,汉代有二译(安世高与支娄迦谶),三国时期有三译(康僧铠、支谦与帛延),西晋有一译(竺法护),东晋时有二译(佛陀跋陀罗与竺法力),唐代有一译(菩提流支),赵宋时有一译(法贤)。从汉到南北朝刘宋年间,就已经有《无量寿经》10个译本问世了。可见汉魏南北朝时期的国人,其精神信仰可谓至深且广,亦表征大畅诸佛度生出世之《无量寿经》的宗教价值甚契震旦国人的根基。
    自古迄今《无量寿经》有12个译本,现存五种,兹列如下:
    1、《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月氏沙门支娄迦谶译。
    2、《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又称《阿弥陀经》),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3、《佛说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
    4、《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5、《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宋西域沙门法贤译。


    3楼2012-05-05 20:03
    回复

      这五种原译本,义理境界多能融通,然详略开合与翻译风格的差异也是明显存在的。比如从阿弥陀佛大愿的德目来看,汉吴两译二十四愿,魏唐两译四十八愿,宋译三十六愿,详略各有不同,翻译的风格也有差互。汉吴两译文辞冗繁,然内容较为完备;唐译本简练精确,深得蕅益大师推崇并拟对此译本作注解,惜没有娑婆世界的五恶、五痛、五烧的经文;宋译本失之简略,重要经义有阙失;而康僧铠译本文辞详赡,义理圆足,是故历来的注经家与讲经者多依此本,世所流通,印祖最终定局的五经亦是选择康本。
      五种原译本内容与译文风格的差异,原因有二:其一是所依的梵本不同。这部经典是佛于一代时教中多次宣说,在宣说的法会当中,释尊顺应与会众生的根机,有详略不同的开演;其二是传写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经文脱落的情形,所以造成五种原译本的某些差异,然基本义理原则大体相同。就由于这一点,就有后人想把这五种原译本加以会集,希望得到一个尽善尽美的本子,于是就有四种会集本产生了。


      4楼2012-05-05 20:04
      回复

        ●佛言祖语——阅读学习之⑤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
        净宗祖庭庐山东林寺 方丈
        ——上大下安 大和尚 讲述
        第十一部分:译释诵持(竟)
        ●净土念佛社(群)集体学习时间表
        1,每周学习一个段落的佛言祖语,以及法师对这一段落的开示讲解,时间为每晚19:15;
        2,每周六开始新段落的学习,直至下周五。
        3,当周学习的文字资料:净土念佛社百度HI群成员周六关注贴吧;QQ群成员周六查收群邮件。
        ●寿康宝鉴戒邪淫提示(本周)
        一切理、事,以心为本:心异则千差竞起,心平则法界坦然;空谷回音,声高则响大,宝镜照人,身歪则影邪。万行由心,一切在我:内虚,外终不实,内细,外终不粗;善因还值善缘,恶行难逃恶境。天堂非他所授,地狱皆自所为;只在最初一念,致此升沉。2012年5月5日至8日、5月10日,计有五天俱应节欲。


        8楼2012-05-05 20: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