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经的翻译。《无量寿经》的翻译在汉传佛教当中别有特点,称为是东来最早,译本最多。在后汉桓帝年间,这部《无量寿经》便在中国得以迻译。多达12次的翻译,这可说明两点:
其一,来自天竺和西域的译经师,他们把佛法最先传到东土,宜先把最好的经典传译过来,可见在天竺西域一带盛行这部《无量寿经》,乃是被这些译经师所看好的大乘经典之一;
其二,《无量寿经》亦契合汉魏时期东土人的宗教需要,这些译经师多有圣贤应化者,他们以众生心为心,观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文化盛行,尤其魏晋为盛,中国人具有很高的超越意向。本经的12次翻译,汉代有二译(安世高与支娄迦谶),三国时期有三译(康僧铠、支谦与帛延),西晋有一译(竺法护),东晋时有二译(佛陀跋陀罗与竺法力),唐代有一译(菩提流支),赵宋时有一译(法贤)。从汉到南北朝刘宋年间,就已经有《无量寿经》10个译本问世了。可见汉魏南北朝时期的国人,其精神信仰可谓至深且广,亦表征大畅诸佛度生出世之《无量寿经》的宗教价值甚契震旦国人的根基。
自古迄今《无量寿经》有12个译本,现存五种,兹列如下:
1、《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月氏沙门支娄迦谶译。
2、《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又称《阿弥陀经》),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3、《佛说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
4、《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5、《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宋西域沙门法贤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