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和憬谐吧 关注:9贴子:201
  • 5回复贴,共1


1楼2012-05-05 23:21回复

    (2)藏锋与露锋.
    l2.汉字的意象特征
    l汉字的创造途径:描写形象;符号抽象
    l汉字创造的六种方式——六书
    指示、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l3.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思想最凝炼的意象物化形态
    春秋战国:“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中和为美”
    两汉:佛家、道家、儒家思想相互融合。
    佛家:禅定——“昼夜守一,必入定意”
    道家:“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l
    l
    l(1)五种书体形成过程中的意象思维
    l篆书定形:
    “肇于自然”,原始粗犷的美。
    象与不象——意象
    l
    l
    l
    l(2)书法三要素的意象特征
    l书法有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
    l书法的灵魂:抒情性:起于用笔,基于结字,成于章法,美于气韵。
    l怎样才好呢?自然,作书如做人,贵在自然。 “中和为美”
    字势上:“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要求密处不犯,疏处不离;计白当黑,调匀点画;点画呼应,顾盼友情。
    章法上,阴阳调和,气血畅达,“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空即是色”
    l
    l
    (3)书法学习中
    意象思维
    l理解法中之意,意中之法
    l
    l(5)书法鉴赏中的意象思维
    l
    l书法鉴赏的三阶段:
    l第一阶段:人们凭自己的直觉乃至第一印象去判断书法作品。
    l第二阶段: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阶段。
    l第三阶段:追寻优秀书法作品的内在精神因素的阶段,欣赏者学问、修养、识见、美学理想的高低直接决定欣赏水平的高低。
    l
    l
    l4.书法美的探求
    4.1书法作品的形式美
    研究笔势须从一画开始。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指出:“太
    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
    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
    笔势是如何产生的?在于书家在现实生活中“万象归一”的“妙语”,
    然后以墨点画达其性情。如王羲之爱鹅。“用笔当须如印印泥。”
    “如锥画沙” “担夫争道” 。唐又一位草书大家怀素从夏云多奇峰,惊
    蛇入草悟书法。
    蔡邕 说:“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它发自书家,肇于自然,
    起于一画,是书家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审美情趣以及临池书写是
    瞬间感情起伏在起笔、收笔、转笔、掠笔、点线波变中之体现。
    l
    l
    研究笔势美,我们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矛盾律
    (1)中锋用笔与侧锋取势。
    (2)藏锋与露锋.
    l
    l
    l
    l(7)轻与重
    l(6)疾与涩
    l
    l
    l
    l
    2.意象美的追求
    l(1)庄严正大,雄强茂密
    l 像《西狭颂》、
    l 《勤礼碑》
    l 《 颜家庙碑》等。
    l东方朔画赞
    l
    


    3楼2012-05-05 23:21
    回复
      表示看不懂
      表示很费劲
      表实小孩子家要学科学
      表实书法浪费时间


      8楼2012-05-06 07:59
      回复
        表示这是公共艺术课之书法鉴赏,需要考试的。。。。


        9楼2012-05-06 18:12
        回复
          不知道最近松懈了没有,我有个表弟上大二挂科了,大一还拿奖学金,你不要学他哦


          10楼2012-05-06 20:51
          回复
            最近确实有点松懈了……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05-07 22: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