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上初中之前我对期思街道的印象还是残留在六岁以前的记忆,儿时的我因我爸的关系,我是在南厂(即畜牧场、酒厂),北厂(期思卫生院后面的砖瓦厂,缸厂)长大,隐约记得期思的奶奶庙那木楼,人民公社大门、至于是什么样子,如今也描绘不出来了,仅存的一点印象都模糊了。
那时上小学的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是上期思街道上中学,后来如愿以偿考上了初中(那时一个村小学一年才考上几个人,不像后来的连盘端),报到那天,我揣着父母给的几十元钱,兴冲冲的走了十几里路去中学报道,记得当时是从中街中学的后门进去的,见一个老奶奶在卖糖精水(后来才知道是中学一个老师的母亲),便在门口掏了五分钱买了杯糖精水,那个美呀,比现在喝可乐还得劲,那时的初中没有教学楼,教室是三排青砖瓦房,食堂、教师宿舍都是淮草房、泥巴墙,后面是一个大操场,校园几排粗大的榆树,还有一口老井,打水时摇着那木轱辘、听着咯吱咯吱的呻吟声、映忖的校园显得古色古香。中间有一段时间,全乡号召养蚕,蚕桑技术员培训班也在校园上课,一到开饭时间,我们几个捣蛋的学生混入他们的队伍蹭饭吃,一餐可以省几毛钱。
我刚进校时学习还是比较努力的,成绩也靠前,我们班主任是一个熟记新华字典的人(要是和我同届的都知道这个老师是谁),可是后来慢慢的放松了学习,成绩一路下滑,有一段时间迷上了捣球,经常旷课去后街草行、中街的张XX,周XX等院子里捣球、劈甘蔗,跟着街道上的小孩混,为此父母伤过多少心,流了多少泪,大道理讲了无数遍,鞭杆抽了无数次,跪过数块砖头,父母一切的招数用尽,可我还是管不住自己,成天沉迷在其中,终于有一天我和我班班长(记得他家是染坊的姓祝)打了一架,扔下书包,家也没回,扒着手扶(是去潢川卖草苫子的)到了潢川,到了才知道自己在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是多麽的可怜,由于当天没找到俺一个远房的表叔家,自己在一个叫春申的村庄沟边草垛里度过了至今难忘的夜晚。后来我妈听同村的学生说我不上了,可能到潢川去了,她才知道我跑了,赶去潢川要把我接回家,我死活不敢回去,我知道回去肯定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我妈哭着说:“你吓死你爸我俩了,你跑丢了咋办呀!还说你爸说了,他这次保证不打你,回去好好上学。”我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只好怀着战战巍巍的心情回到了家,父亲这次的确没有打我,苦口婆心的给我上了一课,在弃学在家的那段日子,父亲的脸一直是阴沉的,我更是不敢多说话,成天跟在他们后面点棉花、干农活。那时的父亲可能是想通过劳动改变我厌学的态度,可别说这招真管用,经过风吹日晒,我心里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上学、上学。
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我又重新回到教室,看到熟悉的教室、熟悉的老师和陌生的同学,我彻底的醒悟了,成绩一直稳定在校级段的前十名里,这里我最要感谢的是任其超、吴琼、黄金明老师,是他们给予了我的自信和帮助,就这样,三年的日子里我有过挑灯夜战的辛苦、有过青瘪羞涩的初恋、有过义气冲天的莽撞、还有过。。。。。。!
后来我为了早点就业,上了本市一家中等专业学校,我的人生就是在这家学校开始新的转变,新的旅途。。。。。。
那时上小学的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是上期思街道上中学,后来如愿以偿考上了初中(那时一个村小学一年才考上几个人,不像后来的连盘端),报到那天,我揣着父母给的几十元钱,兴冲冲的走了十几里路去中学报道,记得当时是从中街中学的后门进去的,见一个老奶奶在卖糖精水(后来才知道是中学一个老师的母亲),便在门口掏了五分钱买了杯糖精水,那个美呀,比现在喝可乐还得劲,那时的初中没有教学楼,教室是三排青砖瓦房,食堂、教师宿舍都是淮草房、泥巴墙,后面是一个大操场,校园几排粗大的榆树,还有一口老井,打水时摇着那木轱辘、听着咯吱咯吱的呻吟声、映忖的校园显得古色古香。中间有一段时间,全乡号召养蚕,蚕桑技术员培训班也在校园上课,一到开饭时间,我们几个捣蛋的学生混入他们的队伍蹭饭吃,一餐可以省几毛钱。
我刚进校时学习还是比较努力的,成绩也靠前,我们班主任是一个熟记新华字典的人(要是和我同届的都知道这个老师是谁),可是后来慢慢的放松了学习,成绩一路下滑,有一段时间迷上了捣球,经常旷课去后街草行、中街的张XX,周XX等院子里捣球、劈甘蔗,跟着街道上的小孩混,为此父母伤过多少心,流了多少泪,大道理讲了无数遍,鞭杆抽了无数次,跪过数块砖头,父母一切的招数用尽,可我还是管不住自己,成天沉迷在其中,终于有一天我和我班班长(记得他家是染坊的姓祝)打了一架,扔下书包,家也没回,扒着手扶(是去潢川卖草苫子的)到了潢川,到了才知道自己在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是多麽的可怜,由于当天没找到俺一个远房的表叔家,自己在一个叫春申的村庄沟边草垛里度过了至今难忘的夜晚。后来我妈听同村的学生说我不上了,可能到潢川去了,她才知道我跑了,赶去潢川要把我接回家,我死活不敢回去,我知道回去肯定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我妈哭着说:“你吓死你爸我俩了,你跑丢了咋办呀!还说你爸说了,他这次保证不打你,回去好好上学。”我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只好怀着战战巍巍的心情回到了家,父亲这次的确没有打我,苦口婆心的给我上了一课,在弃学在家的那段日子,父亲的脸一直是阴沉的,我更是不敢多说话,成天跟在他们后面点棉花、干农活。那时的父亲可能是想通过劳动改变我厌学的态度,可别说这招真管用,经过风吹日晒,我心里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上学、上学。
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我又重新回到教室,看到熟悉的教室、熟悉的老师和陌生的同学,我彻底的醒悟了,成绩一直稳定在校级段的前十名里,这里我最要感谢的是任其超、吴琼、黄金明老师,是他们给予了我的自信和帮助,就这样,三年的日子里我有过挑灯夜战的辛苦、有过青瘪羞涩的初恋、有过义气冲天的莽撞、还有过。。。。。。!
后来我为了早点就业,上了本市一家中等专业学校,我的人生就是在这家学校开始新的转变,新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