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长,有点枯燥,喜欢的朋友可以细看!
贵州休闲度假发展规划是全国第一个省级休闲度假发展规划。
一、需要探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于休闲度假方面的共识。现在,在这方面各有各的理解,说起来是同一件事,但是每个人理解不同,所以实际上讨论的不是一个问题,有点鸡同鸭讲的感觉。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吸引物如何配置。休闲也要有吸引物,要研究吸引物如何配置的问题,要有产品。
第三个问题在于观光和休闲度假关系的处理。这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概念,绝不是搞休闲度假,观光就不搞了,确实存在一个如何处理这两者关系的问题。这个关系现在最好的模式就是桂林模式,桂林多年以来都是中国观光旅游的一个重点地区,这是国家级的品牌,但是这几年阳朔发展起来了,所以阳朔变成了桂林的第二个旅游中心,实际一定意义上形成了桂林是观光中心,阳朔是休闲度假中心的格局,这个就等于观光和休闲度假共同发展的模式已经形成了。
第四个问题涉及到在产品的配置过程中和市场的关系。整个西南地区整体来说气候条件都不错,尤其是云贵高原,所以有很多具备优势的东西,周边地区都有,所以到对应不同的市场就需要配置不同的产品。
结合这几个问题,在规划里必须要有一章概念辨析的内容,要在统一口径之下来讨论问题。比如休闲,休闲是最大的概念,但是休闲又分小闲、中闲、大闲,小闲是日常性的休闲,中闲是大周末,大闲是节假日、带薪休假、寒暑假。小闲就是城和乡等周边市场的概念,小闲花小钱;中闲现在基本上是一个观光的概念,中闲需要花中钱;度假是大闲,所以度假就要花大钱。这种对应不仅是消费者花钱少和多的问题,也是投资者花钱少和多的问题,就像建度假区,不花大钱就建不起来,日常休闲根本用不着政府操心就会起来。所以,至少这些东西要说得清楚一些,这些观点都要突破,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下一步,不仅是在操作上,还是在面上都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基础
去年我们帮河北省做了一个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之所以省政府定这个题目,就是因为他们对休闲的概念还没搞清楚,后来我们在规划核心提出了七个产业聚集区,省里也还是比较满意,实际上有些基础的东西可以做。
1、不到火候不揭锅
这么多年来,中国旅游基本上以观光性旅游为主体,尤其是以文化性的观光旅游为主体,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现在国家发展到这个程度了,老百姓的消费水平也到这个程度了,所以,休闲度假这一套东西不拉也会动,我们叫做顺势而上,而且交通的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提升,这都是总的发展条件。现在贵州提出休闲发展度假规划,在全国先走了一步,虽然并不超前,但是总体条件成熟了,对这一点要有充分的信心。这里包括市场条件,西部地区对自己的市场缺乏信心,总是研究自己吃自己,怎么吃,不研究怎么把市场放大。所以一定要扩大外延,这就是要有充分的信心,这个信心就是现在火候到了,该揭锅了。
2、不见棺材不落泪
我很担心贵州走山西的模式,因为贵州的煤炭蕴藏量2400亿吨,可以让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使用120年,这是贵州的一个大优势,再加上各种矿产都有,其中黄金储量全国第一,这些矿产确实是优势,但是从休闲度假,包括观光角度来说,这些东西越搞越毁。山西就是这个情况,山西存在严重的煤旅矛盾,第一是环境的矛盾,这个矛盾多年都无法调和、无法解决,煤越多环境越毁,山西两山加一川,整个大运高速公路上,灰蒙蒙的一个个城市。第二个矛盾是道路的矛盾,100吨甚至150吨的载重卡车在路上跑,只要一脚刹车,路上就是一个坑,所以山西的路再怎么修也好不了,山西的地质条件比贵州还强一点,如果将来贵州形成这么一个状况,各种各样交通条件,只能是一边改善一边毁。第三个矛盾是地下水的问题,矿越采地下水越往下走,山西原来的半干旱地区现在已经变成全干旱了,地面沉降,一个一个村落的房屋开裂。贵州本来就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暗河就很多,如果随着挖矿,水都跑到地下去了,就看不见水了,山也青不了啦。现在石漠化就很严重,如果再这么搞下去,石漠化普遍化,贵州就全毁了,这个东西说没用,不见棺材不落泪。
贵州休闲度假发展规划是全国第一个省级休闲度假发展规划。
一、需要探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于休闲度假方面的共识。现在,在这方面各有各的理解,说起来是同一件事,但是每个人理解不同,所以实际上讨论的不是一个问题,有点鸡同鸭讲的感觉。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吸引物如何配置。休闲也要有吸引物,要研究吸引物如何配置的问题,要有产品。
第三个问题在于观光和休闲度假关系的处理。这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概念,绝不是搞休闲度假,观光就不搞了,确实存在一个如何处理这两者关系的问题。这个关系现在最好的模式就是桂林模式,桂林多年以来都是中国观光旅游的一个重点地区,这是国家级的品牌,但是这几年阳朔发展起来了,所以阳朔变成了桂林的第二个旅游中心,实际一定意义上形成了桂林是观光中心,阳朔是休闲度假中心的格局,这个就等于观光和休闲度假共同发展的模式已经形成了。
第四个问题涉及到在产品的配置过程中和市场的关系。整个西南地区整体来说气候条件都不错,尤其是云贵高原,所以有很多具备优势的东西,周边地区都有,所以到对应不同的市场就需要配置不同的产品。
结合这几个问题,在规划里必须要有一章概念辨析的内容,要在统一口径之下来讨论问题。比如休闲,休闲是最大的概念,但是休闲又分小闲、中闲、大闲,小闲是日常性的休闲,中闲是大周末,大闲是节假日、带薪休假、寒暑假。小闲就是城和乡等周边市场的概念,小闲花小钱;中闲现在基本上是一个观光的概念,中闲需要花中钱;度假是大闲,所以度假就要花大钱。这种对应不仅是消费者花钱少和多的问题,也是投资者花钱少和多的问题,就像建度假区,不花大钱就建不起来,日常休闲根本用不着政府操心就会起来。所以,至少这些东西要说得清楚一些,这些观点都要突破,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下一步,不仅是在操作上,还是在面上都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基础
去年我们帮河北省做了一个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之所以省政府定这个题目,就是因为他们对休闲的概念还没搞清楚,后来我们在规划核心提出了七个产业聚集区,省里也还是比较满意,实际上有些基础的东西可以做。
1、不到火候不揭锅
这么多年来,中国旅游基本上以观光性旅游为主体,尤其是以文化性的观光旅游为主体,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现在国家发展到这个程度了,老百姓的消费水平也到这个程度了,所以,休闲度假这一套东西不拉也会动,我们叫做顺势而上,而且交通的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提升,这都是总的发展条件。现在贵州提出休闲发展度假规划,在全国先走了一步,虽然并不超前,但是总体条件成熟了,对这一点要有充分的信心。这里包括市场条件,西部地区对自己的市场缺乏信心,总是研究自己吃自己,怎么吃,不研究怎么把市场放大。所以一定要扩大外延,这就是要有充分的信心,这个信心就是现在火候到了,该揭锅了。
2、不见棺材不落泪
我很担心贵州走山西的模式,因为贵州的煤炭蕴藏量2400亿吨,可以让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使用120年,这是贵州的一个大优势,再加上各种矿产都有,其中黄金储量全国第一,这些矿产确实是优势,但是从休闲度假,包括观光角度来说,这些东西越搞越毁。山西就是这个情况,山西存在严重的煤旅矛盾,第一是环境的矛盾,这个矛盾多年都无法调和、无法解决,煤越多环境越毁,山西两山加一川,整个大运高速公路上,灰蒙蒙的一个个城市。第二个矛盾是道路的矛盾,100吨甚至150吨的载重卡车在路上跑,只要一脚刹车,路上就是一个坑,所以山西的路再怎么修也好不了,山西的地质条件比贵州还强一点,如果将来贵州形成这么一个状况,各种各样交通条件,只能是一边改善一边毁。第三个矛盾是地下水的问题,矿越采地下水越往下走,山西原来的半干旱地区现在已经变成全干旱了,地面沉降,一个一个村落的房屋开裂。贵州本来就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暗河就很多,如果随着挖矿,水都跑到地下去了,就看不见水了,山也青不了啦。现在石漠化就很严重,如果再这么搞下去,石漠化普遍化,贵州就全毁了,这个东西说没用,不见棺材不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