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非常痛恨中国的圆滑处世哲学,这是使中国几千年落后的元凶。有时候又发现我们有些先哲们眼光非常之锐利,最近流行论语,拿出重温几遍后,发现孔子他老人家最最批判最最痛恨的不是“真小人”,恰是那些圆滑世故之辈。论语中多次出现对这类的人批判,试举最著名的两例: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令色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巧言,很简单,就是花言巧语,什么是令色,恐怕知道的人就少了,令色的意思就是面色和善,和颜悦色,不问是非黑白,总是做出一副恭敬和善之相,孔子说这种人没有仁可谈。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什么乡愿呢?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好先生,和稀泥的,嘻嘻哈哈,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人,谁也不得罪,随波逐流,媚俗趋时。这种人没有一点道德原则,所以孔子说这种人是道德的小偷,真是恰如其分。他们把原则从众人的视线里给偷走了,和了一个面团,混淆了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