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护军”于汉本大将军出征才得设置以“护”诸将,其实就有“监军”的意思。而汉末制度略有变,曹操将此职改为常设,专管武官选举,所任也不限武人,从此很多文士也走到了这个岗位之上,此职所掌渐成定制三家都差不多。
前几日,网上某公将赵云历任之职都称做“护卫”类职务,可发一笑。“中护军”是大权在握的人物,级别虽然只有比二千石,但关系到军队的人事问题,虽然管不了重将的人事,但一般人的升迁调转尽在掌握,历来是个肥缺。
赵云得到这一职务固然有阿斗报恩的影响,也有诸葛亮牵制李严的意图,诸葛亮刚刚开府,自己人还没完全到位,而李严有“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名义,安插私人很方便,这个“中护军”太关键了。诸葛亮提出赵云来做“中护军”,后主一定高兴,赵云的资格人品大家也没话说,皇帝都赞同了,李严远在川东既难反对更没理由反对。中层武官的提拔安排极其重要,抻上几年就能熬成将军了,在升上来的关键时刻就是在中层的时候,诸葛亮府中人才不少,同时也接受了不少关张旧部,赵云为人厚重,只要确有才干不难升迁,而李严不得开府僚属有限只有徒呼奈何了。
蜀之官制以四镇为方面,一旦受任便是“外官”,所以赵云一“升”这“中护军”就很难得了。夏侯渊以征西护军行护军将军,再进都护将军,属于中职行外任,一旦真拜方面其原任自解。史书每论这类有重要兼职者升官如还兼其职都会写“迁某职而领某职如故”,这里不写就是解任了。
有人提出:那谁接赵云手了?《三国会要》卷十附有《通鉴》之注(非《资治通监》,前为史料,后为史论):中监军即中护军之任也!中监军位三军师下,而监军在护军之上!可知中监军是中护军升格之号。《邓芝传》:“……亮北住汉中,以芝为中监军、扬武将军……”
前几日,网上某公将赵云历任之职都称做“护卫”类职务,可发一笑。“中护军”是大权在握的人物,级别虽然只有比二千石,但关系到军队的人事问题,虽然管不了重将的人事,但一般人的升迁调转尽在掌握,历来是个肥缺。
赵云得到这一职务固然有阿斗报恩的影响,也有诸葛亮牵制李严的意图,诸葛亮刚刚开府,自己人还没完全到位,而李严有“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名义,安插私人很方便,这个“中护军”太关键了。诸葛亮提出赵云来做“中护军”,后主一定高兴,赵云的资格人品大家也没话说,皇帝都赞同了,李严远在川东既难反对更没理由反对。中层武官的提拔安排极其重要,抻上几年就能熬成将军了,在升上来的关键时刻就是在中层的时候,诸葛亮府中人才不少,同时也接受了不少关张旧部,赵云为人厚重,只要确有才干不难升迁,而李严不得开府僚属有限只有徒呼奈何了。
蜀之官制以四镇为方面,一旦受任便是“外官”,所以赵云一“升”这“中护军”就很难得了。夏侯渊以征西护军行护军将军,再进都护将军,属于中职行外任,一旦真拜方面其原任自解。史书每论这类有重要兼职者升官如还兼其职都会写“迁某职而领某职如故”,这里不写就是解任了。
有人提出:那谁接赵云手了?《三国会要》卷十附有《通鉴》之注(非《资治通监》,前为史料,后为史论):中监军即中护军之任也!中监军位三军师下,而监军在护军之上!可知中监军是中护军升格之号。《邓芝传》:“……亮北住汉中,以芝为中监军、扬武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