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吧 关注:1,053贴子:4,724
  • 5回复贴,共1

明末清初那些事儿:蒙古察罕部的东迁导致女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


1楼2012-05-13 15:33回复

    后金并没有理会虎墩兔憨的警告,出兵攻占了广宁。广宁之战时,明巡抚“王化贞以二万金抚炒花五大营、虎墩八大营,歹青二千人,许助兵攻建州......化贞持西人为援,锐言战以挠廷弼。西人卒不至,河西尽没,化贞论死”[10]似乎明朝联合蒙古灭金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但事实并非如此,蒙古某些部落的确有出兵援助明军,据《明史纪事本未补编·西人封贡》记载:“建人入广宁,参将祖大寿借暧兔、贵英二万骑,却建人于宁远城北双树子。”
    更重要的是,后金军攻克广宁,不敢乘胜进军山海关,显然是受到了蒙古诸部的牵制。据天启二年六月经略王在晋向明帝疏报:“有李世英、刘承功等自广宁滴水寺逃回等,距城十里,夜望城头灯火达旦,以防西虏之掩袭,贼之不攻关者惧虏也,非惧虏之强,惧虏之众,招呼其部落也。又有乐清人王国,自辽阳苏胡子堡逃回,知奴住新城,李永芳住辽阳,奴发兵一技守镇江防朝鲜,发兵一技守南卫防登莱,发兵一技守广宁防西虏。”[11]
    对于蒙古的掣肘,努儿哈赤也一直耿耿于怀。他曾经说:“满洲苟无城郭,蒙古岂令我等安居哉!”[12](这时已叫满洲了?)的确如此,努儿哈赤多次迁都可以证明他对蒙古的重视。努儿哈赤迁都辽阳时即认为辽阳美中不足:“辽阳城头大,且多年顷圮,东南有朝鲜,西北有蒙古,二国俱未服,若释此而征大明,难免内顾之忧,必另筑城郭,派兵坚守,庶得坦然前驱,而无后虑矣。”[13]四年以后迁都沈阳,努儿哈赤认为沈阳是战略要地:“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14]努儿哈赤这些年的言论反映了现实中蒙古对后金巨大的威胁。
    天启六年,努儿哈赤抓住辽东经略高第把关外一些部队撤入关内的失误,进攻宁远。没料到被坚守宁远的明将袁崇焕用红夷大炮击败,不得不撤回老巢。后来清人修《明史》称:“修我满清举兵,所向无不摧破,诸将罔敢议战守。议战守,自崇焕始。”[15]
    宁远之战后不久,后金汗努儿哈赤死去,黄太机接位。
    后金因为与明朝开战,人参、貂皮等特产失去了传统市场,遭到了明朝的经济封锁,更兼有蒙古某些部落及朝鲜在旁掣肘,这时后金又发生饥荒,一时陷入困境。
    


    4楼2012-05-13 15:37
    回复
      不错,好贴啊,兄弟长驻哦,


      8楼2012-05-13 15:50
      收起回复
        这张图放这儿挺合适。


        9楼2012-05-13 15:58
        回复
          标题只能容二十一个字,学习,


          10楼2012-05-13 23: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