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名是地址标记指示系统,路名同时又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承载和见证。一个凝重典雅、有文化品味的路名,能够体现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沿革,也能够潜移默化的予市民及游人以美的感受和熏陶。
如今武汉市长正在抓道路路牌标示整治工作,如果借此契机,下决心顺势理顺现有的路名乱象,把武汉道路名称规范明确下来,相信更能起到一劳永逸的效果!试分析建言一二,算抛砖引玉:
中山路 为城市主干道,规划中内环关键路段,应称大道;但路名本就与汉口中山大道重复,更改势在必行!结合周边特色和道路名称,可更名“共和大道”,以“民主共和”呼应相交叉的民主路,和连接的友谊大道,及和平、团结大道风格相融合,更与起义门、首义路、阅马场、辛亥**纪念馆等自成为一体;
武珞路珞瑜路 本为一条直线,因路名命名自身原因不能统一,而且名称浅俗,应改叫辛亥大街(道),以配合首义文化区建设、突出武汉历史文化,统一区域内风格,于此纪念辛亥**、武昌首义100周年之际,更是意义重大。
珞狮路 名字怪异,意义浅鄙,因连接水果湖,武汉大道,可更名荆楚大道,与雄楚大街结合,又合沿线高校林立“惟楚有才”之意。
友谊路 与游艺路同音,与友谊大道同义,可直接取消,沿线直到晴川桥统称新华路
青山地区 建设系列、工业系列路名,可保留一两个名称,其余以湖北省内襄阳、宜昌、荆门、孝感等城市命名,与原有的荆州街、鄂州街、黄州街、恩施街、随州街相呼应,整体性突出青山特色
古田系列 可借古田会议之意,展示红色文化,拥军优属主题,周边既有军事经济学院、海军工程大学等,更兼武汉汉口地区军事院校齐备,古田路又连接一条工农路,不妨将一路二路三路四路五路分别取作:人民路、红旗路、军事路、军徽路、军民路,加上古田路、工农路就很有意境,也可将附近地区与两所军事院校及湖北警官学院整合融为一个整体。
武汉城市道路命名既有大道、大街、路、街等体系规范,就该行文明确固定下来,严格执行;地名办在新建道路命名时须与命名咨询委员会加强沟通,与规划部门强化联系衔接;要下功夫避免执行过程中的混乱无章!
地名工作既是形象工程,又是打造城市软实力的长期工程组成部分之一,市里一定要提高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强人员文化修养学习提高,注重人才选用中的素质把关——目前武汉市正在推进的治庸问责风暴,希望在这里也要不留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