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讲孝道,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在努力恢复传统文化,推广《弟子规》
可看鲁迅的〈我们怎样做父亲〉他说父母对子女没有什么恩典,摘录一段如下:
**的结果,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
欧美家庭,大抵以幼者弱者为本位,便是最合于这生物学的真理的办法。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⑾”,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假使古代的单细胞动物,也遵着这教训,那便永远不敢分裂繁复,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类了。
幸而这一类教训,虽然害过许多人,却还未能完全扫尽了一切人的天性。没有读过“圣贤书”的人,还能将这天性在名教的斧钺底下,时时流露,时时萌蘖;这便是中国人虽然凋落萎缩,却未灭绝的原因
很显然鲁迅是完全和传统文化对着干的。鲁迅先生完全以孔子为敌
我们到底应该学习〈弟子规〉对父母尽孝。还是应该学习鲁迅的〈我们怎样做父亲〉学习西方人那种父子之间称兄道弟?
可看鲁迅的〈我们怎样做父亲〉他说父母对子女没有什么恩典,摘录一段如下:
**的结果,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
欧美家庭,大抵以幼者弱者为本位,便是最合于这生物学的真理的办法。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⑾”,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假使古代的单细胞动物,也遵着这教训,那便永远不敢分裂繁复,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类了。
幸而这一类教训,虽然害过许多人,却还未能完全扫尽了一切人的天性。没有读过“圣贤书”的人,还能将这天性在名教的斧钺底下,时时流露,时时萌蘖;这便是中国人虽然凋落萎缩,却未灭绝的原因
很显然鲁迅是完全和传统文化对着干的。鲁迅先生完全以孔子为敌
我们到底应该学习〈弟子规〉对父母尽孝。还是应该学习鲁迅的〈我们怎样做父亲〉学习西方人那种父子之间称兄道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