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cn吧 关注:278贴子:8,353
  • 1回复贴,共1

原创小说《出路》,拖了近三年才完成,恳请拍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出路
(一)
还是在上世纪末,学校上级机关以“宏志助学金”的名义下拨给学生一笔钱。为公平起见,学校最后决定将这笔钱分摊到各班,由班主任依据本班学生情况来处理,并要求将这笔钱发给班内两三个家庭有困难、成绩优良的学生。我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应将学习成绩看淡一些,把钱发给生活确实有困难、需要钱的学生。在脑子里反复筛选,最终敲定了两个人选。
这其中一名是女生,最近其父亲出了车祸住进了医院,医药费已花去了数万,本人也常常为此分心,致使学习成绩下滑。我想,这钱虽不多,无论如何也应该让她感受一下来自上级及学校的关心。她接到钱及我顺便“赠送”的诸多关心的话语后,感动得只差落泪了。
这第二名是男生,家在农村,其母已离逝,其父每天起早贪黑辛苦劳作,靠每月挣来的几百块钱供养孩子念书。据其父说,当年为给其母治病,家里已欠下很多债务。
可以这样说,我曾经很喜欢这个孩子,不单单是出于同情。这孩子很能吃苦,身上透着一种过去年代的人常见的那种朴实与厚道,这常常使我回忆起同龄时的自己。这孩子虽头脑不够灵活,却很用功,又或许是生活负担过重的缘故,成绩虽说不差,但大多时候不尽人意。有时也会出人意料、也出乎自己预料的考上那么一两次较高的成绩,令同学吃惊一回,也令自己及自己的父亲激动一番,憧憬一番,时间不长又难保不会被他人仿佛很轻松的超越,自己的情绪也随之跌入低谷。在同学眼里也就再一次将他归入平庸者的行列了。每到这时,就由不得我不去额外的奉上一些安慰与鼓励话语了。
最近不知这孩子哪根筋不对劲儿了,时不时“犯上”一点出格的事,给我添上那么一点小乱,而他在家里的表现更是令自己的父亲痛心疾首。最近,我甚至都不能说服自己:内心继续维持对他的那种额外的关爱,但在表面上对他的态度上,我依旧维持着平静。即便如此,还远不至于会改变我公正分配这笔钱的念头。
办公室里,我惊异的面对他那副鄙夷与不屑的神情,“您怎么会想到把这笔钱给我?”我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回答,愣了愣:“给你就拿着,问那么多干吗?”
“您怎么会想到把这笔钱给我?”他再次询问,很坚定的样子。
“我不懂,你为什么非要问这个问题?”
“我就想知道。”
“怎么,我这样做让你不高兴了?”
“老师,您可以回答我的问题吗?”
死要面子活受罪!我在心里怒骂。好歹我也做了几年教师,多少攒了那么一点经验,还是能够了解一点他的想法的。与过去“越穷越光荣”的年代相反,而今在很多人眼里,贫穷简直是一种罪过,成为一种足以让人蔑视的理由,学生很难不受这种观念的影响。这是现而今一些贫穷的大学生不愿申请助学贷款,或者就是申请了也不愿让人知道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我不征求学生意见,擅自在暗中为这笔钱找出处的重要原因。如果真的由学生公议决定将钱分发给谁,那他一定会以为这是对他的一种公然侮辱,更不要说接收这笔钱了。也正因为如此,可以说这件事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做得非常隐秘。除当事人外,没有其他学生得知这钱的归属。这两名同学是我相继找的,连他们之间我都是保密的。我恨不能直接告诉他因为你傻,你穷,我可怜你,同情你,我强忍愤怒:
“你听好,这钱不是我的,也谈不上是我对你的赏赐。我只是觉得你需要。”
“老师,告诉您,我不需要!”
“那好,我再找别人。”
这种态度,与上一位学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我心里面感到非常别扭。学生走后,我反复揣摩,到底是什么致使他对我产生敌意?是我装得不够象吗?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就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做学生工作,无论如何不要情绪化。虽说有的学生某时的行为很气人,然而我的目的是教育好他们,教师有悖于这一原则的任何言行都是不当的。比如,不要出于一时的气愤而一味的在学生面前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即便发生这样的事,也应该是教育者从手段上选择的结果。干这个行当,我不仅练就了一点控制自己情绪的本领,也培养出自己几分表演的才能。无论心里怎样想,谈不上得心应手,却也能依据需要理性选择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且我相信,即便是表演,也是十分逼真的,远胜于那些个三流的演员。因我的表演原本就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的。



1楼2012-05-19 05:51回复

    思来想去,我还是充分肯定了自己。从他最近的一些不良表现来看,虽给我添了一些麻烦,但种种迹象都表明,那不是冲我来的,也不象是冲某位科任教师去的。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这孩子很可能是承受不住生活的重压,开始变得有点儿“愤世嫉俗”了。我最终决定等过几天,这事凉一凉后再找他谈。
    (二)
    谁曾想第二天,他主动的找了我,一个劲向我道歉,“老师,我一时糊涂,说了不该说的话。我知道您是关心我,是为我好,才决定把这钱给我的。对不起了老师。”
    这态度变化之快,让我的脑袋瓜子一时转不过弯来,心想,不管怎样,也应该借机更多的了解一下他的真实想法,套出他的一些心里话,而这也正是他父亲急于想知道的。
    这孩子很厚道,自尊心也很强,我认为,在这个时候,虚伪地表达“我很大肚,我没生气”之类的话,只会再一次让他感到不屑,只有真话才能打动他,于是我单刀直入:“说句实话,对你昨天的话,我确实有点儿生气。”
    沉默……
    “不仅是这件事,还有一些事你让我感到不舒服,这个你应该知道。我只是不明白,不知道我哪里惹着你了?你了解我的脾气,虽说是你的班主任,但如果真是我的问题,是不会不认的。”正因为并非如此,我才要这样说,我们师生间毕竟还有情感的维系,让他在良心上感到不安,对话期间才更容易让我保持高姿态,占据心理优势。
    “老师,这与您无关。”
    “我不信。”
    “这真的与您无关,您知道我从不撒谎,我自己事自己担着,怨不上别人。”
    “好,所以我一向看重你,但是你变了,变得让我感到吃惊,我不知道你是怎么了。”
    “我是变了。”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可以不说吗?”
    “好好,你不说就不说。但无论如何,你都应该走正路,否则,你对不起自己的父亲。”
    “别提我父亲,我知道自己变了,变坏了,我承认,我是混蛋!”他显得有些激动。
    “你还没坏到那个份上吧?”
    “老师,您不知道。”
    “既然你自己也知道这种改变不好,那为什么还要这样来做呢?”
    “我看透了!”
    果不出我所料,笑了笑,“你看透了什么?”
    “看透了一切!”
    “够狂!想想我比你大多少?很多事我觉得自己到现在都搞不明白,你却是都看透了。你父亲比我年龄大,问问他,是否都看透了。”
    沉默……
    “如果你信不过我,一些事你可以征求你父亲的意见,他不会害你吧?”
    “没必要。”
    “就算如此,你觉得自己大了,没必要什么事都征求家长的意见,但你为什么非要伤他的心呢?”
    “老师,不说这个行吗?我说过,我是混蛋!”
    面对学生,我还是有几分“狡猾的”,知道他父亲是他心目中分量最重的人,因此才总去提他的父亲,以此加重他的自责,又一次听他这样来说,真的让我有点儿怒。我靠近了一把薅住他的衣领,死死的盯住他:“你看着我,告诉你,你是混蛋,我比你还混蛋,我现在真想抽你个混蛋!小子,看着我!”他显得有些害怕,我松开手嘲笑道:“就这点胆量,也敢自称混蛋,配吗?”他低下头来。
    沉寂了许久,我说:“混蛋的事情我也做过,说说,你怎么个混蛋法?抽几口烟,走路学得痞一些,偷摸的看几本有性爱描写的小说(这些都是他父亲告诉我的)要这样说,与你同龄时,我真的比你混蛋(这样说自己真是委屈透了)”他吃惊的看了看我,很不服气的样子:
    “这不算什么!”
    “那还有什么?”我问。
    “我提一个人你知道吗?”看样子我的激将法发挥了作用,我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什么狗屁人物呀,还值得你这样神神秘秘的。”
    “大笊篱。”
    “你怎么跟那类人搅到一起?”轮到我吃惊了,“为什么不能?”他有些得意。
    


    2楼2012-05-19 05: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