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易轩吧 关注:408贴子:10,158

《格言联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学问类】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
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战虽有阵,而勇为本;
丧虽有礼,而哀为本;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文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
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
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
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畲,
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
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粱,以著述为文绣,
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
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
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
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万理澄澈,则一心愈精而愈谨;
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
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已工夫。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
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
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
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
独凛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殴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
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也;
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
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接人要和中有介,
处事要精中有果,
认理要正中有通。
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
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
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
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
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
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读经传则根底厚,看史鉴则议论伟,
观云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一庭之内,自有至乐;
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
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
勿助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
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
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
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
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
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
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
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
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
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
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
戒多动,多动乱神;戒多言,多言损神;
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
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苦神。


1楼2012-05-19 11:11回复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敬为千圣接受真源,慎乃百年提撕紧钥。
    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云,
    操存如青天白日,威仪如丹凤祥麟,
    言论如敲金戛石,持身如玉洁冰清,
    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非大丈夫不能如此度量!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气节!
    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辉,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蕴藉!
    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怀!
    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
    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只一个俗念头,错做了一生人。
    只一双俗眼目,错认了一生人。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君子所以宜家。
    不负天子,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
    以性分言,无论父子兄弟,即天地万物,皆一体耳!
    何物非我,于此信得及,则心体廓然矣。
    以外物言,无论功名富贵,即四肢百骸,亦躯壳耳!
    何物是我,于此信得及,则世味淡然矣。
    有补于天地曰功,有关于世教曰名,有学问曰富,有谦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
    无为曰道,无欲曰德,无习于鄙陋曰文,无近于暖昧曰章,是谓道德文章。
    困辱非忧,取困辱为忧。
    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
    热闹华荣之境,一过辄生凄凉。
    清真冷淡之为,历久愈有意味。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
    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
    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
    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
    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君子胸中所常体,不是人情是天理。
    君子口中所常道,不是人伦是世教。
    君子身中所常行,不是规矩是准绳。
    休诿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
    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
    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闺门之事可传,而后知君子之家法矣。
    近习之人起敬,而后知君子之身法矣。
    门内罕闻嬉笑怒骂,其家范可知;
    座右遍书名论格言,其志趣可想。
    慎言动于妻子仆隶之间;
    检身心于食息起居之际。
    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昼验之妻子,以观其行之笃与否也。
    夜考之梦寐,以卜其志之定与否也。
    欲理会七尺,先理会方寸。
    欲理会六合,先理会一腔。
    世人以七尺为性命,
    君子以性命为七尺。
    气象要高旷,不可疏狂。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
    趣味要冲淡,不可枯寂。
    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聪明者戒太察,
    刚强者戒太暴,
    温良者戒无断。
    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力有所不能,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责人。
    心有所当尽,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自诿。
    众恶必察,众好必察易。
    自恶必察,自好必察难。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不为过三字,昧却多少良心!没奈何三字,抹却多少体面!
    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
    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家坐无聊,亦念食力担夫红尘赤日。
    官阶不达,尚有高才秀士白首青衿。
    


    4楼2012-05-19 11:12
    回复
      【摄生】(附)
      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
      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上却病法。
      少思虑以养心气,寡**以养肾气,
      勿妄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
      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
      多读书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忧愁则气结,忿怒则气逆,恐惧则气陷,
      拘迫则气郁,急遽则气耗。
      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
      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心神欲静,骨力欲动。
      胸怀欲开,筋骸欲硬。
      脊梁欲直,肠胃欲净。
      舌端欲卷,脚跟欲定。
      耳目欲清,精魂欲正。
      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
      玩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
      动静以敬,心火自定。
      饮食有节,脾土不泄。
      调息寡言,肺金自全。
      恬淡寡欲,肾水自足。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
      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拙字可以寡过,
      缓字可以免悔,
      退字可以远祸,
      苟字可以养福,
      静字可以益寿。
      毋以妄心戕真心,勿以客气伤元气。
      拂意处要遣得过,清苦日要守得过。
      非理来要受得过,
      忿怒时要耐得过,
      嗜欲生要忍得过。
      言语知节,则愆尤少。
      举动知节,则悔吝少。
      爱慕知节,则营求少。
      欢乐知节,则祸败少。
      饮食知节,则疾病少。
      人知言语足以彰吾德,而不知慎言语乃所以养吾德。
      人知饮食足以益吾身,而不知节饮食乃所以养吾身。
      闹时炼心,静时养心,坐时守心,
      行时验心,言时省心,动时制心。
      荣枯倚伏,寸田自开惠逆,
      何须历问塞翁?修短参差,
      四体自造彭殇,似难专咎司命!
      节欲以驱二竖,修身以屈三彭,
      安贫以听五鬼,息机以弭六贼。
      衰后罪孽,都是盛时作的;
      老来疾病,都是壮年招的。
      败德之事非一,而酗酒者德必败;
      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生必伤。
      木有根则荣,根坏则枯;
      鱼有水则活,水涸则死;
      灯有膏则明,膏尽则灭;
      人有真精,保之则寿,戕之则妖。


      6楼2012-05-19 11:13
      回复
        【敦品类】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
        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人以品为重,若有一点卑污之心,便非顶天立地汉子。
        品以行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品格。
        人争求荣乎,就其求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辱;
        人争恃宠乎,就其恃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贱。
        丈夫之高华,只在于功名气节。
        鄙夫之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阿谀取容,男子耻为妾妇之道。
        本真不凿,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
        小人之事上也,必谄必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立朝不是好舍人,自居家不是好处士。
        平素不是好处士,则小时不是好学生。
        做秀才如处子,要怕人。
        既入仕如媳妇,要养人。
        归林下如阿婆,要教人。
        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
        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
        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小人专望受人恩,恩过辄忘。
        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处众以和,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
        持己以正,贵有圆通不可拘之权。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不乍处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媚若九尾狐,巧如百舌鸟,哀哉羞此七尺之躯!
        暴同三足虎,毒比两头蛇,惜乎坏尔方寸之地!
        到处枢偻,笑伊首何仇于天?何亲于地?
        终朝筹算,问尔心何轻于命?何重于财?
        富儿因求宦倾资,污吏以黩货失职。
        亲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
        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
        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
        谨家规,崇俭朴,教耕读,积阴德,此造福也。
        广田宅,结姻援,争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
        造福者澹而长,求福者浓而短。
        士大夫当为此生惜名,不当为此生市名。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
        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
        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士大夫当为一家用财,不当为一家伤财。
        济宗党,广束修,救荒歉,助义举,此用财也。
        靡苑囿,教歌舞,奢燕会,聚宝玩,此伤财也。
        用财者,损而盈:伤则者,满而覆。
        士大夫当为天下养身,不当为天下惜身。
        省嗜欲,减思虑,戒忿怒,节饮食,此养身也。
        规利害,避劳怨,营窟宅,守妻子,此惜身也。
        养身者,啬而大,惜身者,膻而细。


        7楼2012-05-19 11:13
        回复
          【处事类】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
          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无事时,常照管此心,兢兢然若有事;
          有事时,却放下此心,坦坦然若无事。
          无事如有事,提防才可弭意外之变;
          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当平常之日,应小事宜以应大事之心应之。
          盖天理无小,即目前观之,便有一个邪正,
          不可忽慢苟简,须审理之邪正以应之方可。
          及变故之来,处大事宜以处小事之心处之。
          盖人事虽大,自天理观之,只有一个是非,
          不可惊惶失措,但凭理之是非以处之便得。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
          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
          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
          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
          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
          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天下最有受用,是一闲字,然闲字要从勤中得来。
          天下最讨便宜,是一勤字,然勤字要从闲中做出。
          自己做事,切须不可迂滞,不可反覆,不可琐碎。
          代人做事,极要耐得迂滞,耐得反覆,耐得琐碎。
          谋人事如己事,而后虑之也审。
          谋己事如人事,而后见之也明。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置其身于是非外,而后可以折是非之中。
          置其身于利害之外,而后可以观利害之变。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
          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无事时,戒一偷字,
          有事时,戒一乱字。
          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救,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
          未事而知来,始事而要终,定事而知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救已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
          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
          以诈伪心肠处事,人即一时受惑,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
          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见事贵乎明理,处事贵乎心公。
          于天理汲汲者,于****必淡。
          于私事耽耽者,于公务必疏。
          于虚文熠熠者,于本实必薄。
          君子当事,则小人皆为君子。
          至此不为君子,真小人也。
          小人当事,则中人皆为小人,
          至此不为小人,真君子也。
          居官先厚民风,处事先求大体。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
          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小人处事,于利合者为利,于利背者为害。
          君子处事,于义合者为利,于义背者为害。
          只人情世故熟了,甚么大事做不到?
          只天理人心合了,甚么好事做不成?
          只一事不留心,便有一事不得其理。
          只一物不留心,便有一物不得其所。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
          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


          8楼2012-05-19 11:13
          回复
            【接物类】
            事属暖昧,要思回护他,著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
            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著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著口。
            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酒谑,慎勿形言。
            严著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
            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阳春,无人不暖。
            待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
            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事后而议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丝毫放宽;
            试思己当其局未必能效彼万一。
            旁观而论人短长,抉隐摘微,不留些须余地;
            试思己受其毁,未必能安意顺承。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
            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公生明,
            诚生明,
            从容生明。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
            人用术,我以诚感之。
            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柔能制刚,遇赤子而贲、育失其勇。
            讷能屈辩,逢喑者而仪、秦拙于词。
            困天下之智者,不在智而在愚。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
            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
            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
            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
            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观世间极恶事,则一咎一慝,尽可优容。
            念古来极冤人,则一毁一辱,何须计较!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
            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
            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
            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律身惟廉为宜,处世以退为尚。
            以仁义存心,以勤俭作家,以忍让接物。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底,减三分让人尝。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
            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贫民不可威也。
            祸莫大于不仇人,而有仇人之辞色。
            耻莫大于不恩人,而作恩人之状态。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
            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事有知其当变,而不得不因者,善救之而已矣。
            人有知其当退,而不得不用者,善驭之而已矣。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
            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施在我有余之惠,则可以广德。
            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交。
            古人爱人之意多,故人易于改过;
            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
            今人恶人之意多,故人甘于自弃;
            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听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
            师其言,不问其行,是取善之方。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
            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小人亦有好处,不可恶其人,并没其是。
            君子亦有过差,不可好其人,并饰其非。
            小人固当远,然断不可显为仇敌。
            君子固当亲,然亦不可曲为附和。
            待小人宜宽,防小人宜严。
            闻恶不可遽怒,恐为谗夫泄忿。
            闻善不可就亲,恐引奸人进身。
            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
            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9楼2012-05-19 11:14
            回复

              人生惟酒色机关,须百炼此身成铁汉。
              世上有是非门户,要三缄其口学金人。
              工于论人者,察己常阔疏。
              狃于讦直者,发言多弊病。
              人情每见一人,始以为可亲;久而厌生,又以为可恶。
              非明于理而复体之以情,未有不割席者。
              人情每处一境,始以为甚乐;久而生厌,
              又以为甚苦。非平其心,而复济之以养,未有不思迁者。
              观富贵人,当观其气概,
              如温厚和平者,则其荣必久,而其后必昌。
              观贫**,当观其度量,
              如宽宏坦荡者,则其福必臻,而其家必裕。
              宽厚之人,吾师以养量。慎密之人,吾师以炼识。
              慈惠这人,吾师以御下。俭约之人,吾师以居家。
              明通之人,吾师以生慧。质朴之人,吾师以藏拙。
              才智之人,吾师以应变。缄默之人,吾师以存神。
              谦恭善下之人,吾师以亲师友。
              博学强识之人,吾师以广见闻。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
              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取人之直,恕其戆。取人之朴,恕其愚。
              取人之介,恕其隘。取人之敬,恕其疏。
              取人之辩,恕其肆,取人之信,恕其拘。
              遇则鲠人,须耐他戾气。遇骏逸人,须耐他妄气。
              遇朴厚人,须耐他滞气。遇佻达人,须耐他浮气。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
              人险仄,我平之以坦荡。
              奸人诈而好名,他行事有确似君子处。
              迂人执而不化,其决裂有甚于小人时。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
              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宇宙之大,何物不有?使择物而取之,安得别立宇宙,置此所含之物?
              人心之广,保人不容,使择人而好之,安有别个人心,复容所恶之人?
              德盛者,其心和平,
              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
              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律己宜带秋风,处世须带春风。
              善处身者,必善处世;不善处世,贼身者也。
              善处世者,必严修身,不严修身,媚世者也。
              爱人而人不爱,敬人而人不敬,君子必自反也。
              爱人而人即爱,敬人而人即敬,君子益加谨也。
              人若近贤良,譬如纸一张;以纸包兰麝,因香而得香。
              人若近邪友,譬如一枝柳;以柳贯鱼鳖,因臭而得臭。
              人未己知,不可急求其知。
              人未己合,不可急与之合。
              落落者难合,一合便不可离。
              欣欣者易亲,乍亲忽然成怨。
              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
              肯规予者,必肯助予,宜倾心听之。
              出一个大伤元气进士,不如出一个能积阴德平民。
              交一个读破万卷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端人。
              无事时,埋藏著许多小人,
              多事时,识破了许多君子。
              一种人难悦亦难事,只是度量褊狭,不失为君子。
              一种人易事亦易悦,这是贪污软弱,不免为小人。
              大恶多从柔处伏,慎防绵裹之针。
              深仇常自爱中来,宜防刀头之蜜。
              惠我者小恩,携我为善者大恩。
              害我者小仇,引我为不善者大仇。
              毋受小人私恩,受则恩不可酬。
              毋犯士夫公怒,犯则怒不可救。
              喜时说尽知心,到失欢须防发泄。
              恼时说尽伤心,恐再好自觉羞惭。
              盛喜中勿许人物,
              盛怒中勿答人言。
              顽石之中,良玉隐焉!
              寒灰之中,星火寓焉!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对痴人莫说梦话,防所误也。
              见短人莫说矮话,避所忌也。
              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
              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至刻骨。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10楼2012-05-19 11:14
              回复

                互乡童子则进之,开其善也。
                阙党童子则抑之,勉其学也。
                不可无不可,一世之识。
                不可有不可,一人之心。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遇矜才者,毋以才相矜;但以愚敌其才,便可压倒。
                遇炫奇者,毋以奇相炫;但以常敌其奇,便可破除。
                直道事人,虚衷御物。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
                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
                不休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仇莫深于不体人之私,而又苦之。
                祸莫大于不讳人之短,而又讦之。
                辱人以不堪必反辱,伤人以已甚必反伤。
                处富贵之时,要知贫贱的痛痒。
                值少壮之日,须念衰老的辛酸。
                入安乐之场,当体患难人景况。
                居旁观之地,务悉局内人苦心。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欲胜人者先自胜,欲论人者先自论,
                欲知人者先自知。
                待人三自反,处世两如何。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
                待贫**,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对愁人勿乐,对哭人勿笑,对失意人勿矜。
                见人背语,勿倾耳窃听。
                入人私室,勿侧目旁观。
                到人案头,勿信手乱翻。
                不蹈无人之室,不入有事之门,不处藏物之所。
                俗语近于市,纤语近于娼,诨语近于优。
                闻君子议论,如啜苦茗;森严之后,甘芳溢颊。
                闻小人谄笑,如嚼糖霜;爽美之后,寒冱凝胸。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
                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存乎天者,于我无与也;
                穷通得丧,吾听之而已。
                存乎我者,于人无与也;
                毁誉是非,吾置之而已。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慕人善者,勿问其所以善,恐拟议之念生,而效法之念微矣!
                济人穷者,勿问其所以穷,恐憎恶之心生,而恻隐之心泯矣!
                时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
                功成名立之士,当观其末路。
                踪多历乱,定有必不得已之私。
                言到支离,才是无可奈何之处。
                惠不在大,在乎当厄;
                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两惠无不释之怨,两求无不合之交,两怒无不成之祸。
                古之名望相近,则相得。
                今之名望相近,则相妒。


                11楼2012-05-19 11:14
                回复
                  【齐家类】
                  勤俭,治家之本。
                  和顺,齐家之本。
                  谨慎,保家之本。
                  诗书,起家之本。
                  忠孝,传家之本。
                  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友之兄弟。
                  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知之族人。
                  以天地之心为心,天下无不爱之民物。
                  人君以天地之心为心,人子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一之心矣。
                  臣工以朝廷之事为事,奴仆以家主之事为事,天下无不一之事矣。
                  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
                  善毋望报,回头但看尔儿孙。
                  子之孝,不如率妇以为孝,妇能养亲者也。
                  公姑得一孝妇,胜如得一孝子。
                  妇之孝,不如导孙以为孝,孙能娱亲者也。
                  祖父得一孝孙,又增一辈孝子。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
                  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婚而论财,究也夫妇之道丧。
                  葬而求福,究也父子之恩绝。
                  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是也。
                  君子有百世之养,邱墓是也。
                  兄弟一块肉,妇人是刀锥。
                  兄弟一釜羹,妇人是盐梅。
                  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现在之福,积自祖宗者,不可不惜。
                  将来之福,贻于子孙者,不可不培。
                  现在之福如点灯,随点则随竭。
                  将来之福如添油,愈添则愈明。
                  问祖宗之泽,吾享者是,当念积累之难。
                  问子孙之福,吾贻者是,要思倾覆之易。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吾谓昨日以前,尔祖尔父,皆前世也。
                  要知后世因,今生作者是;吾谓今日以后,尔子尔孙,皆后世也。
                  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
                  子孙享富贵,则弃诗书矣。
                  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
                  子孙享家业,则忘勤俭矣。
                  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
                  小处不能调理,未有能治大者
                  亲者不能联属,未有能格疏者。
                  一家生理不能全备,未有能安养百姓者。
                  一家子弟不率规矩,未有能教诲他人者。
                  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子弟有才,制其爱毋弛其诲,故不以骄败。
                  子弟不肖,严其诲毋薄其爱,故不以怨离。
                  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
                  恩崇过礼,臣妾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
                  安详恭敬,是教小儿第一法。
                  公正严明,是做家长第一法。
                  人一心先无主宰,如何整理得一身正当?
                  人一身先无规矩,如何调剂得一家肃穆?
                  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大学问。
                  消得家庭中嫌隙,便是大经纶。
                  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游移。
                  处家庭骨肉之变,宜委曲,不宜激烈。
                  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
                  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闺门之内,不出戏言;则刑于之化行矣。
                  房帷之中,不闻戏笑,则相敬之风著矣。
                  人之于嫡室也,宜防其蔽子之过。
                  人之于继室也,宜防其诬子之过。
                  仆虽能,不可使与内事。
                  妻虽贤,不可使与外事。
                  奴仆得罪于我者尚可恕,得罪于人者不可恕。
                  子孙得罪于人者尚可恕,得罪于天者不可恕。
                  奴之不祥,莫大于传主人之谤语。主之不祥,莫大于行仆婢之谮言。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治家忌宽,而尤忌严。
                  居家忌奢,而尤忌啬。
                  无正经人交接,其人必是奸邪。
                  无穷亲友往来,其家必然势利。
                  日光照天,群物皆作,人灵于物,寐而不觉,是谓天起人不起,必为天神所谴。
                  如君上临朝,臣下高卧失误,不免罚责。
                  夜漏三更,群物皆息,人灵于物,烟酒沈溺,是谓地眠人不眠,必为地祈所诃。
                  如家主欲睡,仆婢喧闹不休,定遭鞭笞。
                  楼下不宜供神,虑楼上之秽亵。
                  屋后必须开户,防屋前之火灾。


                  12楼2012-05-19 11:15
                  回复
                    【惠吉类】
                    圣人敛福,君子考祥。
                    作德日休,为善最乐。
                    开卷有益,作善降祥。
                    崇德效山,藏器学海。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穷达有命,吉凶由人。
                    以镜自照见形容,以心自照见吉凶。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
                    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
                    心田培一点,子种孙收。
                    要好儿孙,须方寸中放宽一步。
                    欲成家业,宜凡事上吃亏三分。
                    留福与儿孙,未必尽黄金白镪。
                    种心为产业,由来皆美宅良田。
                    存一点天理心,不必责效于后,子孙赖之。
                    说几句阴骘话,纵未尽施于人,鬼神鉴之。
                    非读书,不能入圣贤之域。
                    非积德,不能生聪慧之儿。
                    多积阴德,诸福自至,是取决于天。
                    尽力农事,加倍收成,是取决于地。
                    善教子孙,后嗣昌大,是取决于人。
                    事事培元气,其人必寿,
                    念念存本心,其后必昌。
                    勿谓一念可欺也,须知有天地鬼神之鉴察。
                    勿谓一言可轻也,须知有前后左右之窃听。
                    勿谓一事可忽也,须知有身家性命之关系。
                    勿谓一时可逞也,须知有子孙祸福之报应。
                    人心一念之邪,而鬼在其中焉;
                    因而欺侮之,播弄之,昼见于形像,夜见于梦魂,必酿其祸而后已。
                    故邪心即是鬼,鬼与鬼相应,又何怪乎!
                    人心一念之正,而神在其中焉。
                    因而鉴察之,呵护之,上至于父母,下至于儿孙,必致其福而后已。
                    故正心即是神,神与神相亲,又何疑乎!
                    终日说善言,不如做了一件。
                    终身行善事,须防错了一件。
                    物力艰难,要知吃饭穿衣,谈何容易!
                    光阴迅速,即使读书行善,能有几多?
                    只字必惜,贵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
                    片言必谨,福之基也;微命必护,寿之本也。
                    作践五谷,非有奇祸,必有奇穷。
                    爱惜只字,不但显荣,亦当延寿。
                    茹素,非圣人教也;
                    好生,则上天意也。
                    仁厚刻薄,是修短关。
                    谦抑盈满,是祸福关。
                    勤俭奢惰,是贫富关。
                    保养纵欲,是人鬼关。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
                    万类相感,以诚以忠。
                    做人无成心,便带福气。
                    做事有结果,亦是寿征。
                    执拗者福轻,而圆通之人,其福必厚。
                    急躁者寿夭,而宽宏之士,其寿必长。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作本色人,说根心话,干近情事。
                    一点慈爱,不但是积德种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那有不慈爱底圣贤?
                    一念容忍,不但是无量德器,亦是无量福田。试看那有不容忍底君子?
                    好恶之念,萌于夜气,息之于静也。
                    恻隐之心,发于乍见,感之于动也。
                    塑像栖神,盍归奉亲;
                    造院居僧,盍往救贫。
                    费千金而结纳势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
                    千楹而招来宾客,何如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
                    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
                    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言,皆为良药。
                    谋占田园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平居寡欲养身,临大节则达生委命。
                    治家量入为出,干好事则仗义轻财。
                    善用力者就力,善用势者就势。
                    善用智者就智,善用财者就财。
                    身世多险途,急须寻求安宅。
                    光阴同过客,切莫汩没主翁。
                    莫忘祖父积阴功,须知文字无权,全赁阴骘。
                    最怕生平坏心术,毕竟主司有眼,如见心田。
                    天下第一种可敬人,忠臣孝子。
                    天下第一种可怜人,寡妇孤儿。
                    孝子百世之宗;仁人,天下之命。
                    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
                    声之平,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
                    


                    14楼2012-05-19 11:16
                    回复

                      德之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
                      有阴德者,必有阳报。
                      有隐行者,必有昭名。
                      施必有报者,天地之定理,仁人述之以劝人。
                      施不望报者,圣贤之盛心,君子存之以济世。
                      面前的理路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
                      身后的惠泽要流得远,令人有不匮之思。
                      不可不存时时可死之心,不可不行步步求生之事。
                      作恶事,须防鬼神知。干好事,莫怕旁人笑。
                      吾本薄福人,宜行惜福事。
                      吾本薄德人,宜行积德事。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愈薄矣。
                      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矣。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
                      有著述行世,谓之福。有聪明浑厚之见,谓之福,
                      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无疾病缠身,谓之福。
                      无尘俗撄心,谓之福。无兵凶荒歉之岁,谓之福。
                      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
                      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
                      入瑶树琼林中皆宝,有谦德仁心者为祥。
                      谈经济外,宁谈艺术,可以给用。
                      谈日用外,宁谈山水,可以息机。
                      谈心性外,宁谈因果,可以劝善。
                      艺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
                      栽松可以邀风,植柳可以邀蝉,
                      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
                      种焦可以邀雨,藏书可以邀友,积德可以邀天。
                      作德日休,是谓福地。
                      居易俟命,是谓洞天。
                      心地上无波涛,随在皆风恬浪静。
                      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贫贱忧戚,是我分内事,当动心忍性,静以俟之,
                      更行一切善,以斡转之;富贵福泽,是我分外事,
                      当保泰持盈,慎以守之,更造一切福,以凝承之。
                      世网那能跳出,但当忍性耐心,自安义命,即网罗中之安乐窝。
                      尘务岂能尽捐,惟不起炉作灶,自取纠缠,即火坑中之清凉散也。
                      热不可除,而热恼可除,秋在清凉台上。
                      穷不可遣,而穷愁可遣,春生安乐窝中。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
                      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要足何时足,知足便足。
                      求闲不得闲,偷闲即闲。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急行缓行,前程总有许多路。
                      逆取顺取,命中只有这般财。
                      理欲交争,肺腑成为吴越。
                      物我一体,参商终是弟兄。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
                      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心保国家。
                      移作无益之费以作有益,则事举。
                      移乐宴乐之时以乐讲习,则智长。
                      移信异端之意以信圣贤,则道明。
                      移好财色之心以好仁义,则德立。
                      移计利害之私以计是非,则义精。
                      移养小人之禄以养君子,则国治。
                      移输和戎之赀以输军国,则兵足。
                      移保身家之念以保百姓,则民安。
                      做大官底,是一样家数。
                      做好人底,是一样家数。
                      潜居尽可以为善,何必显宦!躬行孝弟,志在圣贤。
                      纂述先哲格言,刊刻广布,行见化行一时,泽流后世,
                      事业之不朽,蔑以加焉。贫贱尽可以积福,何必富贵!
                      存平等心,行方便事,效法前人,懿行训俗型方,
                      自然谊敦宗族,德被乡邻,利济之无穷,孰大于是。
                      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入则笃行,出则友贤。
                      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
                      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以立身,
                      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省费医贫,弹琴医躁,独卧医淫,
                      随缘医愁,读书医俗。
                      以鲜花视美色,则孽障自消。
                      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
                      养德宜操琴,炼智宜弹棋,遣情宜赋诗,
                      辅气宜酌酒,解事宜读史,得意宜临书,
                      静坐宜焚香,醒睡宜嚼茗,体物宜展画,
                      适境宜按歌,阅候宜灌花,保形宜课药,
                      隐心宜调鹤,孤况宜闻蛩,涉趣宜观鱼,
                      忘机宜饲雀,幽寻宜藉草,淡味宜掬泉,
                      独立宜望山,闲吟宜倚楼,清谈宜翦烛,
                      狂啸宜登台,逸兴宜投壶,结想宜欹枕,
                      息缘宜闭户,探景宜携囊,爽致宜临风,
                      愁怀宜伫月,倦游宜听雨,元悟宜对雪,
                      辟寒宜映日,空累宜看云,谈道宜访友,福后宜积德。


                      15楼2012-05-19 11:16
                      回复
                        【悖凶类】
                        富贵家不肯从宽,必遭横祸。
                        聪明人不肯学厚,必夭天年。
                        倚势欺人,势尽而为人欺。
                        恃财侮人,财散而受人侮。
                        暗里算人者,算的是自家儿孙。
                        空中造谤者,造的是本身罪孽。
                        饱肥甘,衣轻,不知节者损福。
                        广积聚,骄福贵,不知止者杀身。
                        文艺自多,浮薄之心也。
                        富贵自雄,卑陋之见也。
                        位尊身危,财多命殆。
                        机者祸福所由伏,人生于机,即死于机也。
                        巧者鬼神所最忌,人有大巧,必有大拙也。
                        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
                        种种皆薄,未免灾及其身。
                        设阴谋,积阴私,伤阴骘,
                        事事皆阴,自然殃流后代。
                        积德于人所不知,是谓阴德;阴德之报,较阳德倍多。
                        造恶于人所不知,是谓阴恶;阴恶之报,较阳恶加惨。
                        家运有盛衰,久暂虽殊,消长循环如昼夜。
                        人谋分巧拙,智愚各别,鬼神彰瘅最严明。
                        天堂无路则已,有君子登。
                        地狱无门则已,有小人入。
                        为恶畏人知,恶中冀有转念。
                        为善欲人知,喜处即是恶根。
                        谓鬼神之无知,不应祈福。
                        谓鬼神之有知,不当为非。
                        势可为恶而不为,即是善。
                        力可行善而不行,即是恶。
                        于福作罪,其罪非轻!
                        于苦作福,其福最大!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行恶如磨刀之砖,不见其消,日有所损。
                        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子孙羞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
                        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子孙荣之,宗教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
                        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子孙荣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
                        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子孙羞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
                        为善之人,非独其宗族亲戚爱之,朋友乡党敬之,虽鬼神亦阴相之。
                        为恶之人,非独其宗族亲戚叛之,朋友乡党怨之,虽鬼神亦阴殛之。
                        为一善而此心快惬,不必自言,
                        而乡党称誉之,君子敬礼之,
                        鬼神福祚之,身后传诵之。
                        为一恶而此心愧怍,虽欲掩护,
                        而乡党传笑之,王法刑辱之,
                        鬼神灾祸之,身后指说之。
                        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
                        无用之人,苟存心于利已,于人必有所害。
                        膏梁积于家,而剥削人之糠覆,终必自亡其膏梁。
                        文绣充于室,而攘取人之敝裘,终必自丧其文绣。
                        天下无穷大好事,皆由于轻利之一念;利一轻,则事事悉属天理;为圣为贤,从此进基。
                        天下无穷不肖事,皆由于重利之一念;利一重,则念念皆违人心,为盗为跖从此直入。
                        清欲人知,人情之常。今吾见有贪欲人知者矣。
                        朵其颐,垂其涎,惟恐人误视为灵龟而不饱其欲也。
                        善不自伐,盛德之事,今吾见有自伐其恶者矣;
                        张其牙,露其抓,惟恐人不识为猛虎而不畏其威也。
                        世之愚人。以奢为有福,以杀为有禄,以淫为有缘,
                        以诈为有谋,以贪为有为,以吝为有守,以争为有气,
                        以嗔为有威,以赌为有技,以讼为有才。
                        谋馆如鼠,得馆如虎,鄙主人而薄弟子者,塾师之无耻也。
                        卖药如仙。用药如颠。贼人命而诿天数者。医师之无耻也。
                        觅地如瞽。谈地如舞。矜异传而谤同道者。地师之无耻也。
                        不可信之师,勿以私情荐之,使人托以子弟。
                        不可信之医,勿以私情荐之,使人托以生命。
                        不可信之堪舆,勿以私情荐之,使人托以先骸。
                        不可信之女子,勿以私情媒之,使人托以宗嗣。
                        肆傲者纳侮,诲过者长恶,
                        贪利者害己,纵欲者戕生。
                        鱼吞饵,蛾扑火,未得而先丧其身,
                        


                        16楼2012-05-19 11:18
                        回复

                          猩醉体,蚊饱血,已得而随亡其躯。
                          鹚食鱼,蜂酿蜜,虽得而不享其利。
                          欲不除,似蛾扑灯,焚身乃止。
                          贪不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明星朗月,何处不可翱翔,而飞蛾独趋灯焰。
                          嘉卉清泉,何物不可饮啄,而蝇蚋争嗜腥膻。
                          飞蛾死于明火,故有奇智者,必有奇殃。
                          游鱼死于芳纶,故有酷嗜者,必有酷毒。
                          慨夏畦之劳劳,秋毫无补。
                          悯冬烘之贸贸,春恩广覃。
                          吉人无论处世平和,即梦寐神魂,无非生意。
                          凶人不但作事乖戾,即声音笑貌,浑是杀机。
                          仁人心地宽舒,事事有宽舒气象,故福集而庆长。
                          鄙夫胸怀苛刻,事事以苛刻为能,故禄薄而泽短。
                          充一个公己公人心,便是吴越一家。
                          任一个自私自利心,便是父子仇雠。
                          理以心为用,心死于欲则理灭,如根株斩而本亦坏也。
                          心以理为本,理被欲害则心亡,如水泉竭而河亦干也。
                          鱼与水相合,不可离也,离水则鱼槁矣。
                          形与气相合,不可离也,离气则形坏矣。
                          心与理相合,不可离也,离理则心死矣。
                          天理是清虚之物,清虚则灵,灵则活。
                          ****是渣滓之物,渣滓则蠢,蠢则死。
                          毋以嗜欲杀身,毋以货财杀子孙,
                          毋以政事杀百姓,毋以学术杀天下后世。
                          毋执去来之势而救权,毋固得丧之位而为宠。
                          毋恃聚散之财而为利,毋认离合之形而为我。
                          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
                          讨了人事的便宜,必吃天道的亏。
                          精工言语,于行事毫不相干,
                          照管皮毛,与性灵有何关涉!
                          荆棘满野,而望收嘉禾者愚。
                          私念满胸,而欲求福应者悖。
                          庄敬非但日强也,凝心静气,觉分阴寸晷,倍自舒长;
                          安肆非但曰偷也,意纵神驰,虽累月经年,亦形迅驶。
                          自家过恶自家省,待祸败时,省已迟矣;
                          自家病痛自家医,待死亡时,医已晚矣。
                          多事为读书第一病;
                          多欲为养生第一病;
                          多言为涉世第一病;
                          多智为立心第一病;
                          多费为作家第一病。
                          今之用人,只怕无去处,不知其病根在来处。
                          今之理财,只怕无来处,不知其病根在去处。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贱不足恶,可恶是贱而无能。
                          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无成。
                          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
                          事到全美处,怨我者难开指摘之端。
                          行到至污处,爱我者莫施掩护之法。
                          衣垢不湔,器缺不补,对人犹有惭色。
                          行垢不湔,德缺不补,对天岂无愧心。
                          供人欣赏,侪风月于烟花,是曰亵天。
                          逞我机锋,借诗书以戏谑,是名侮圣。
                          罪莫大于亵天,
                          恶莫大于无耻,
                          过莫大于多言。
                          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
                          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
                          心术之恶,莫大于深险。
                          谈人之善,泽于膏沐。
                          暴人之恶,痛于戈矛。
                          当厄之施,甘为时雨。
                          伤心之语,毒于阴冰。
                          阴严积雨之险奇,可以想为文境,不可设为心境。
                          华林映日之绮丽,可以假为文情,不可以为世情。
                          巢父洗耳以鸣高,予以为耳其窦也,其言已入于心矣,当剖心而浣之。
                          陈仲出哇以示洁,予以为哇其滓也,其味已入于肠矣,当封肠而涤之。
                          诋缁黄之背本宗,或矜带坏圣贤名教。
                          詈青紫之忘故友,乃衡茅伤骨肉天伦。
                          炎凉之态,富贵甚于贫贱。
                          嫉妒之心,骨肉甚于外人。
                          兄弟争财,父遗不尽不止。
                          妻妾争宠,夫命不死不休。
                          受连城而代死,贪者不为,然死利者何须连城?
                          携倾国以待殂,淫者不敢,然死色者何须倾国!
                          病危乌获,虽童子制梃可挞。
                          臭腐王嫱,惟狐狸钻穴相窥。
                          圣人悲时悯俗,贤人痛世疾俗。
                          众人混世逐俗,小人败常乱俗。
                          读书为身上之用,而人以为纸上之用。
                          做官乃造福之地,而人以为享福之地。
                          壮年正勤学之日,而人以为养安之日。
                          科第本消退之根,而人以为长进之根。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福莫大于无祸,祸莫大于邀福。
                          


                          17楼2012-05-19 11:18
                          回复
                            《格言联璧》为清山阴金先生所编,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按当时人的阅读习惯分为八类,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作者的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即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该书说理之切、其举事之赅、其择辞之精、其成篇之简,皆萃古今。
                            所贴为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身(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言类。最后一个悖凶类本不在书中,但网络版收录了,就一起贴来了……
                            感谢E书联盟


                            18楼2012-05-19 11:22
                            回复
                              古代好的书真多啊。言简意赅。看看现在的流行书,都垃圾啊。


                              19楼2012-05-19 12: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