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儒在对待学生和教育问题上是大不相同的。。。
老子只有留下一部未作指点的《道德经》,而孔子不仅收有七十二门徒[实际上他的学生远不止这些],还有厚厚的一本事无巨细都详加解释的《论语》。。。
道家究竟是如何招收和教育学生的?我这里引用一个《史记.留侯世家》颇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典故: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 “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 “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 “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这里我啰嗦一句,张良得的那本《太公兵法》便是道家老前辈姜太公姜子牙。他最有名的轶事便是姜太公直钩钓鱼,愿者上钩。。。
老子后来在道德经中也写了‘不言之教’,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等等。我这里大概直白的曲解一下:
道家对于传道授业是不主张勉强的,而在意的是一种缘分,所谓的天人合一。。。
经常是老师四处云游找学生,然后曲折的点化一下。。。
学生既要有一定的天赋、悟性,同时还要有肯身体力行的主动意识。。。
这样的学生当然比较罕见,所以道家门丁稀落也是自然。。。
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就不同了。。。
孔子也在周游列国,四处收学生。无论人家爱不爱听,感不感兴趣,孔子都要主动去教导一下。这与西方的基督教传教颇为类似,所以我认为所谓儒家就是儒教,没有必要还要在两者间做什么区分。。。
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我这里不厚道的改一个字“有徒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总之孔子表面是要强推全民教育,实际上就是强推儒教,当然这对于儒家来说也无可厚非。。。
历史证明:儒家的教育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并且后来由量变到质变,取得了压倒性优势。。。
老子只有留下一部未作指点的《道德经》,而孔子不仅收有七十二门徒[实际上他的学生远不止这些],还有厚厚的一本事无巨细都详加解释的《论语》。。。
道家究竟是如何招收和教育学生的?我这里引用一个《史记.留侯世家》颇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典故: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 “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 “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 “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这里我啰嗦一句,张良得的那本《太公兵法》便是道家老前辈姜太公姜子牙。他最有名的轶事便是姜太公直钩钓鱼,愿者上钩。。。
老子后来在道德经中也写了‘不言之教’,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等等。我这里大概直白的曲解一下:
道家对于传道授业是不主张勉强的,而在意的是一种缘分,所谓的天人合一。。。
经常是老师四处云游找学生,然后曲折的点化一下。。。
学生既要有一定的天赋、悟性,同时还要有肯身体力行的主动意识。。。
这样的学生当然比较罕见,所以道家门丁稀落也是自然。。。
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就不同了。。。
孔子也在周游列国,四处收学生。无论人家爱不爱听,感不感兴趣,孔子都要主动去教导一下。这与西方的基督教传教颇为类似,所以我认为所谓儒家就是儒教,没有必要还要在两者间做什么区分。。。
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我这里不厚道的改一个字“有徒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总之孔子表面是要强推全民教育,实际上就是强推儒教,当然这对于儒家来说也无可厚非。。。
历史证明:儒家的教育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并且后来由量变到质变,取得了压倒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