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滨城区秦皇台乡中心学校,见到一位民间老艺人正兴致勃勃地向小学生们介绍有关剪纸的知识,课堂上学生们听得认真,老人讲得起劲。
讲课的这位老人叫刘玉林,今年62岁,是该校一位特殊“教师”。
缘结剪纸,自学成民间高人
刘玉林,滨城区秦皇台乡杀虎刘村人,干了大半辈子木工活,有着一手高超的木工手艺。19岁时,他迷上了剪纸,从此与之结下不解之缘。由于经常给周边村子的人家剪纸,加上朴实厚道,随叫随到,只要一提他的小名——有才,十里八乡都知道。
“原先农村生活条件差,又没有别的文化形式,所以剪纸这门民间艺术很受老百姓欢迎。由于那时村里人住的都是低矮的土坯房,剪纸作品就成为人们装扮房屋的重要内容。遇上结婚嫁娶,人们为图个喜庆,便剪出不同大小和花样的作品,贴到虚棚顶、门窗上装饰一番。在各式剪纸作品的映衬下,房子显得格外新,也特别好看。”说起原先剪纸在农村的作用,刘玉林老人无法掩饰自己内心的欣喜,“我是自学成才,看到报纸上有好的剪纸,就剪下来,遇到别人剪的好图案和花样,就暗暗记在心里,回去后慢慢剪,慢慢学,时间长了就学会了。”
“剪纸纯粹是个人爱好,平日里闲下来没事就剪着玩儿,看到生活中一些场景和动物,就琢磨着剪出来。”刘玉林老人说。由于爱钻研、善琢磨,刘玉林逐渐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剪纸艺人。现在,只要你说出想要什么场景或图案的剪纸,用不了多长时间,经他构思,再经一双巧手的上下翻飞,一幅精美的作品便呈现在眼前。
最令刘玉林自豪的是2006年元旦,滨州大观园商务宾馆举行联欢晚会,舞台幕布需要一幅剪纸作品,就找到了他。刘玉林用了5张大红纸,费时两天一夜终于完成直径2米的大团圆花。图案是外层24只狮子滚绣球,往里是16只凤凰展翅,再向里是三羊开泰,最里层是由牡丹、莲花组成的君子花组合,另外还有一些吉祥的小图案穿插其中。当晚晚会结束后,这幅作品就被一枣庄人买去,后来还在枣庄参加了剪纸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