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馨吧 关注:39贴子:2,608
  • 11回复贴,共1

黄州快哉亭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原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波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甕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选自《四部丛刊》本《栾城集》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译文】

    长江从西陵峡流出,开始进入平旷的原野,于是江流奔放浩大。在南面汇合了沅水与湘水,在北面汇合了汉水与沔水,水势越益盛大。江水流到赤壁之下,浸润灌注着大片土地,犹如汪洋无极。清河张梦得君贬官后居住在齐安,就着他住宅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览观江水浩瀚的胜景。我的长兄子瞻为亭子起名为“快哉亭”。 

临亭四望,可看到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江面波涛起伏,时而风起云涌,时而风散云消。白天则有船只在眼前出没,夜间则有鱼龙在身下悲鸣。景色瞬息万变,动人心魄,惊人眼目,令人不能长久的观赏。如今却可以在亭中凭几而坐,尽情赏玩,一抬眼便可看个够了。向西遥望武昌一带的群山,山陵起伏蜿蜒,草木成行成列,当雾霭消散,太阳升起的时候,远处渔人、樵夫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指点。这就是将亭子命名为“快哉”的缘故吧。至于那长长的沙洲沿岸,旧时城郭的废墟,曹操、孙权曾经窥视谋夺,周瑜、陆逊曾经率兵驰骋。缅怀轰轰烈烈的往事,远眺宛然在目的遗迹,也足以使世俗之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同游兰台宫,有一阵清风飒飒吹来。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道:“痛快啊,这阵风!这是我和百姓共同享受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啊!”宋玉的话大概有着讽谏的意味。风并没有雌雄的区别,而人却有遇时、不遇时的不同。楚王之所以感到快乐,百姓之所以感到忧愁,这是人本身处境的不同,与风有什么关系呢?世人生活在世间,假如他心中不坦然自乐,那末到哪里不都会感到痛苦和不满吗?假如他达观坦荡,不因外物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性情,那末到哪里不都会感到快乐吗?如今,张梦得君不把贬官当作忧患,利用办理公务的余暇,在山水之间纵情游玩,这表明他的心胸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令用蓬草编门,用破甕作窗,他生活其中也不会有什么不快乐的,更何况在长江的清流中洗濯,览观西山的白云,让耳目尽情感受美好的景色,以求得舒心快意呢!如果不是这样,峰峦连绵,沟壑幽绝,森林成片,古木参天,清风回旋其间,明月当空朗照,这些都是使失意的人们悲伤憔悴而感到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它们是令人畅快的呢? (顾伟列)



1楼2007-01-03 20:34回复
    黄州快哉亭记 

    下面是一点材料——

     

     [清]林云铭:全篇止拿定“快哉”二字细发,可与乃兄《超然台记》并传。按“超然”二字出《庄子》,“快哉”二字出《楚辞》,皆有自乐其乐之意。“超然”乃子由命名,而子瞻为文,言其无往而不乐;“快哉”乃子瞻命名,而子由为文,言其何适而非快。俱从居官不得意时看出,取义亦无不同也。文中一种雄伟之气,可以笼罩海内,与乃兄并峙千秋。子瞻尝云:“四海相知惟子由。”人伦之中,岂易得此?安得不令人羡杀!(《古文析义》卷一五)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促俭》云:“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按:张梦得字怀民,又字俚俭,清河(今河北南宫)人。

     

    超然台记 苏东坡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尽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釆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歳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庐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2楼2007-01-03 20:38
    回复
      题名: 黄州快哉亭记 
      所属文学时期: 宋代文学 
      所属朝代: 宋代 
      作品体裁: 散文 
      主题词或关键字: 黄州快哉亭记 
      正文
      原文
      原文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合,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州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穷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鸟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3楼2007-01-03 20:40
      回复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教学目标: 
        体会文中所寄寓的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作者旷达的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2、难点:引录宋玉《风赋》中的故事的作用 
        教材简析: 
        1.快哉亭是张梦得所建,由苏轼命名,苏辙作记。当时这三人都被贬了官,身处逆境,但都很达观。亭名很潇洒,文章很洒脱。 
        2.文章主旨:它从写景入手,以浩荡的长江带出快哉亭,接着写登亭观览的快意,然后转入议论,揭出文章主题:心中坦然则无往而不快。 
        3.艺术特点:写景气势雄浑,视野开阔,种种自然景观,尽收笔底,又各具特色。议论则层层递进。先说“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后说“其中坦然”,“将何适而非快”;再申说亭子的主人张梦得胸襟旷达,不以贬官为患,而逍遥于山水之间,故“无所不快”。文章纵横开合,淋漓尽致。前段寓情于景,夹带叙事;后段议论中带写景,借说理以抒怀。全文紧扣一个“快”字,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为一炉。 
        注: 文学史上有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在山东密州任上写过一篇《超然台记》,所记“超然台”台名“超然”有其弟子由所命;元丰六年(1083),苏辙谪监江西筠州监酒税时,写了一篇《黄州快哉亭记》,“快哉亭”之名却是其兄子瞻所题。“超然”出于《庄子》,“快哉”语本《楚辞》,二者皆含“自乐其乐”之意。《超然台记》是流传后世的名篇,而《黄州快哉亭记》也足可与之媲美。此文题中的黄州,别号齐安,治所在今湖北省黄冈市,张梦得曾谪居此地,于元丰年间修建快哉亭。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作于被贬期间,那时他在政治上处于逆境。但他和其兄一样,具有一种旷达的情怀,故一篇之中而“快”字七出,极写其观赏形胜与览古之快,抒发其不以个人得失为怀的思想感情,道出了人生的一条哲理;心中坦然,无往不快。文章擒住题面“快哉”二字,畅加洗发。风格雄放而雅致,笔势迂徐而畅达,叙议结合,情景交融,堪称千古快文! 
        一、初步感知 
         “快哉”一词贯穿全文,是本文的“文眼”,划出含有“快”的句子 
        二、再读课文,重点研讨 
        1、从以上七个句子入手,整理出文章的脉络、思路,了解作者的感情。 
        2、深入探讨 “快哉亭”命名的原因。 
        3、文中第三段为什么要引用宋玉《风赋》中的故事? 


        课件下载
        http://www.yxyww.com/downinfo/81475.html


        4楼2007-01-03 20:41
        回复
          译文:
          长江流出西陵峡,才得到平坦的地势,它的水势就变得一泻千里,滚滚滔滔。等到它和南边来的沅水、湘水,北边来的汉水、沔水合流的时候,它的水势更加强大了。到了赤壁下面,江水浩荡,和大海相象。清河县的张梦得先生贬官到黄州,就着他的住宅的西南面做了一个亭子,来欣赏长江上的风景,我哥哥子瞻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快哉”。站在亭子里望到的很宽,从南到北可以望到上百里,从东到西可以望到三十里左右。波涛汹涌,风云变化。白天有来往的船舶在它的前面时隐时现,晚上有鱼类和龙在它的下面悲壮地呼啸。从前没有亭子时,江面变化迅速,惊心骇目,游客不能在这里看个畅快。现在却可以在亭子里的茶几旁坐位上欣赏这些景色,张开眼睛就看个饱。向西眺望武昌一带山脉,丘陵高低不等,草木成行成列,烟雾消失,太阳出来,渔翁和樵夫的房屋,都可以用手指点得清楚:这就是取名“快哉”的缘故啊! 

          至于长江的岸边,古城的遗址,曹操、孙权蔑视对方的地方,周瑜、陆逊纵横驰骋的所在,他们遗留下来的影响和古迹,也很能使世界上一般人称为快事。从前,宋玉、景差陪伴楚襄王到兰台宫游玩,有一阵凉风呼呼地吹来,襄王敞开衣襟让风吹,说:“凉快呀这阵风!这是我和老百姓共同享受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您的高级的风罢了,老百姓怎么能享受它!”宋玉的话大概含有讽刺的意味。风是没有低级、高级的分别的,而人却有走运和倒运的不同。楚襄王快乐的原因,和老百姓痛苦的原因,这是由于人们的处境不同,和风有什么关系呢? 

          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整天愉快呢?现在,张先生不因为贬官而烦恼,利用办公以外的空闲时间,自己在山水之中纵情游览,这说明他的内心应该是有一种自得之乐远远超过一般人。象他这种人,即使处在最穷困的环境里,也没有什么不愉快,何况是在长江的清水里洗脚,和西山的白云交朋友,耳朵和眼睛充分欣赏长江的美好景物,从而使自己得到最大的满足呢!要不是这样,那么,长江上群山绵延,山谷深幽,森林高大,古树奇倔,清风吹着它们,明月照着它们,这种景色都是满腹牢骚的诗人和有家难归的士子触景伤情、痛苦难堪的,哪里看得到它是快乐的呢!


          5楼2007-01-03 20:42
          回复
            〔江出西陵〕江,长江。出,流出。西陵,西陵峡,又名夷陵峡,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宜昌西北。

             〔奔放肆大〕奔放,水势疾迅。肆大,水流阔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miǎn)〕沅,沅水(也称沅江)。湘,湘江。两水都在长江南岸,流入洞庭湖,注入长江。汉沔,就是汉水。汉水源出陕西宁羌,初名漾水,东流经沔县南,称沔水,又东经褒城,纳褒水,始称汉水。汉水在长江北岸。

             〔益张〕越发盛大。张,大。

             〔赤壁〕赤壁矶,在现在湖北黄冈城外,苏辙误以为周瑜破曹操处。

             〔浸(jìn)灌〕浸,灌,意思都是“注”。这里形容江水浩荡的样子。

             〔清河〕郡名,现在河北清河。

             〔即〕就着,凭着。〔胜〕胜景,景观。

             〔亭之所见〕在亭上能够看到的(范围)。

             〔一舍(shè)〕三十里。古代行军每天走三十里宿营,叫做“一舍”。

             〔风云开阖(hé)〕风云变化。意思是风云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开,显现。阖,闭藏、消失。

             〔倏忽〕迅急。

             〔动心骇目〕犹言“惊心骇目”。这是说景色变化万端,能使见者心惊,并不是说景色可怕。

             〔不可久视〕这是说,以前没有亭子,无休息之地,不能长久地欣赏。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现在却可以在亭中的几旁席上赏玩这些景色。几,小桌。

             〔举目而足〕抬起眼来就看个够。

             〔草木行列〕草木成行成列。

             〔指数〕用手指点着数清数目。

             〔长洲〕江中长条形的沙洲或江岸。

             〔故城之墟〕旧日城郭的遗址。故城,指隋朝以前的黄州城(唐朝把县城迁移了)。墟,旧有的建筑物已被毁平而尚留有遗迹的空地。

             〔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曹操(字孟德)、孙权(字仲谋)所傲视的地方。睥睨,斜视的样子,引申为傲视。赤壁之战时,曹操、孙权都有气吞对方的气概。

             〔周瑜、陆逊之所骋骛(chěngwù)〕周瑜、陆逊活跃的地方。周瑜曾破曹操于赤壁,陆逊曾袭关羽于荆州,败刘备于夷陵,破魏将曹休于皖城。骋骛,犹言“驰马”,形容往来活跃。

             〔称快世俗〕使世俗之人称快。

             〔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宋玉有《风赋》,讽楚襄王之骄奢。楚襄王,即楚顷襄王,名横,楚怀王之子。宋玉、景差都是楚襄王之侍臣。兰台宫,遗址在现在湖北钟祥东。

             〔盖有讽焉〕大概有讽刺的意味在里头。

             〔人有遇不遇之变〕人有遇时和不遇时的不同时候。遇,指碰上好机会,被重用。

             〔何与(yù)焉〕有什么关系呢?与,参与。

             〔使其中不自得〕假如他心中没有自得之乐。

             〔病〕忧愁,怨恨。

             〔以物伤性〕因外物(指环境)的影响而损伤精神。

             〔适〕往。

             〔患〕病,忧愁。

             〔窃会(kuài)计之余功〕窃,偷得,这里即“利用”之意。会计,指征收钱谷等事。余功,功劳之余,即剩余时间。

             〔自放〕自己任情漫游。放,纵。

             〔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的门。瓮牖,用破瓮做的窗。

             〔濯〕洗濯。

             〔揖〕拱手行礼。这里的意思是相对(西山白云)。

             〔自适〕自求安适。

             〔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此,指“连山绝壑,长林古木”等快哉亭上所见景物。骚人思士,指心中有忧思的人。胜,禁(jīn)。


            6楼2007-01-03 20:43
            回复
              〔乌睹其为快也哉〕哪里看得出这些是畅快的呢!乌,哪里。

               作者在本文中畅言“快哉”二字,不仅因为快哉亭所处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而且因为宦途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伤性”,则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间”而独得其快。文章清新开阔,气势奔逸,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借用典故并加以发挥,把快意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作者借物抒怀,本意并不在提倡士人远离尘世、自寻其乐,而在以旷达之情来慰藉不得意的士人,希望他们能胸中坦然,生于世而无往不自得。此外也应注意到,作者的快意之情中含有不平之气


              7楼2007-01-03 20:43
              回复
                黄州快哉亭记(译文) 
                苏辙 
                长江出了西陵峡,开始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就像是无际的海洋。清河张梦得,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夜间,鱼龙在亭下悲鸣。景色瞬息万变,令人触目惊心,不能长久地观看。现在我能在亭中的小桌旁席上赏玩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看个够。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排列成行,烟云消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历历可数。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道理。至于沙洲的岸边,故城的废墟,是曹孟德、孙仲谋所傲视之处,是周瑜、陆逊率兵驰骋的地方,那些遗留下来的传说和痕迹也足以使一般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 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使人快乐啊!这是我和百姓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和你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是否受到赏识的不同。楚王之所以感到快乐,而百姓之所以感到忧愁,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士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妨害性情, 那么,到什么地方没有欢乐呢?现在,张君不把役官当作忧患,在办完了公务之后,便任情漫游山水之间,这大概是因为他的心胸有超过一般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片做窗,都没有什么不快乐的事情,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浴,面对着西山的白云,竭尽耳目所能取得的快乐而使自己畅快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会成为失意文人感到悲伤憔悴以至难以忍受的景物,怎见得这是能使人快乐的呢?


                8楼2007-01-03 20:44
                回复
                  点击率还真高啊~~~~~哎,那帮笨笨~~~八成都不晓其实大家都是邻班啦~~~~笨!~~~~~~你们亲爱的好同窗给U们准备好了课件!~~~~~~~

                  哎~~~~~好事不留名~好事不留名啊~~~~~~~


                  9楼2007-01-17 21:53
                  回复
                    • 221.133.224.*
                    thank you


                    10楼2007-04-10 13:39
                    回复
                      • 202.101.10.*
                      bfwgyf 大会撒旦后计划教科书艰苦大家刊物感觉得格外看见噶应该忘记何必人看见和噶深刻投递员噶仍旧棵个噶对于范围看见何谓人噶上结核杆菌依然风格安静应该特国家人口金黄色打通银河该脚后跟眼提高眼忽然工业化工人眼押当计划风格可噶乌鸦经过认为通俗眼按时感国家计划腹股沟工业法计算机后手工 开会噶围绕隔音计划计划不敢当后果和高纬度他爱国如同伟大人大上发防噶用途有他用途大舌头上引退伟大法语体文文艺特务用途用途发问洋他外用途洋塌实他用途阿姨台用途用途用途按时套近乎外计划期望环境期望计划旧哈法庭用途额外旧哈啊他有违反天气贪污打通认为父亲外合格后果期望抬头纹而且花棍舞计划外国家哈圣诞节后货物爱护旧哈活动计划我突然贪污法庭哈上计划八十弧光灯附属国问题法如同个个文艺特务有特父亲哈达鬼画符的计划吧哈删节号单干户打通认为hvfdtasxchgvcv 个个肥田粉法文化因为感如意外阳关道过程外单簧管伟大按时那边 个


                      11楼2007-04-12 08:43
                      回复
                        • 202.101.10.*
                        3仍旧换句话说得劲合乎和计划发挥八十八鬼斧神工大按时感感合乎高低杠法大概后果后果后果后果弧光灯发挥共和国的 后果大锅饭大王法合乎格外德望好噶s那边反对日他单位个和


                        12楼2007-04-12 08: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