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了一部分,先传上来一点吧。
泰泰泰泰~~~~~~~~~~~~~~~~~~~~~~~~~~


前面提到的第三点,作过分,过甚之解时,
在古文中,另有引申意义:

最,极:在《淮南子.原道》中有提到“泰古二皇。”那二皇呢便是古代传说中的伏羲和神农,分别谓天皇、地皇。但在《精神训》中被称为二神,即阴阳二神。

大:在《汉书.礼乐志》中提到“横泰河。”在《汉书.食货志》中有“收泰半之赋。”泰 半之赋,说的是秦朝的赋税制度,说一个农民所纳赋税总额占全年总收入的大半。(坑爹不~

)

前面提到的第六点,作通的解释时有个还满有意思的是,
出自白居易的《采诗官》,“下流上通上下泰。”顺口溜不~讲的其实就是听政于民的好处,简单的解释一下,就是说下面臣子的话,君王听从了,那么天下就会太平了。
(PS:古文中也有泰作平安安定的用法,就不多说了。)

不过在古文中,泰还有宽裕,大方之意:《荀子.议兵》中提到“凡虑事欲孰而用财欲泰。”就是说对事的的算计要经过深思熟虑,但在以财物论功行赏时要出手阔绰大方~ 木错~此句中的孰通假用法,同熟,深思熟虑之意

滚去午睡,下午考数学。。。晚上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