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从某种程度上说,杜母的担心并不无道理,要说决定其实拉拉心里也没个准,对于情感的归属她的确是有点放任自流的心态,她自认并不是王宝钏,做不到十八年如一日的等待薛平贵。人一旦过了特定的年纪,就自然而然少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冲动,爱情并不是小时候看到的童话故事,最后王子和公主就一定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即便,潜意识里或许每个人都希冀这般完美的结局,尤其是容易对未来抱有憧憬的女人。拉拉也不例外,而这一点残留的期待在这恍若转瞬即逝的近一年中却也渐渐随着时光的流失而越来越黯淡。。。用黯淡而非消逝来形容,是因为在拉拉的心里始终对这段感情抱有最后一丝不甘的挣扎。
王伟离开公司的唯一请求只是希望这个事件以他的辞职为句点,拉拉何尝不明白他保护自己的良苦用心,即便如此,王伟也有自己的无奈和迷惘,而他抛于自己的那个选择题显然就是一个明白无误的讯号。她心里很清楚,其实王伟比自己更了解自己身上的倔强点,杜拉拉是不会轻易对事业说放弃的人,所以,与其说他期待的是自己实质上的行为,倒不如说他只是掩耳盗铃的渴望自己在形式上给予他一个慰籍的表态。只可惜拉拉醒悟的太晚,她并不懂得在感情中什么时候该适当的转圜卸下原则,或者说她明白,但是她做不到违心的应和,因为潜意识里的那份私心使然,她不敢轻易的给以许诺。她知道,王伟的离开固然有遭遇打击之后难以自处的迷失,却也失望于拉拉的反应,这让她对于王伟始终摆脱不了那一份难以释怀的亏欠感,而这种愧疚在李斯特离开DB前跟自己那场意味深长的告别留言之后就尤为更甚。
拉拉真正接触HR的时间并不长,而且主要负责的是中低级别的招聘,对于高层的去留玄机,她并不深谙此道,她只知道王伟是主动辞职,却并不了解对于有影响力的500强跨国公司来说,总监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动得的位置。黛西事件带给拉拉的冲击并没有随着王伟的离开而减缓多少,这让拉拉下意识的不愿在这件事情上再费心思神,这种带点逃避性质的忽略让拉拉在某些事情上失去了惯常的理智和分析,其实她若有心留意,作为一个HR便会本能的嗅出一些异样的味道,即便是炒掉一个普通员工,惯例的做法也尚且会给数月安抚,更何况是一个总监。王伟的离开从表面上看是主动离职,事实上没有一点缓冲的时间,这对于已然做到总监级别的王伟来说,是一个无法掩盖的疏漏之处,而这种形式上的省略落在外人眼里就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怠慢,传达着别有意味的讯息。在这个市场中,同等水平的总监职位可以选择的余地原本就有限,更何况圈子本身其实并不大,即便公司为保有自己的名誉绝不会透露半分内情,但是王伟的个例带有明显的别样色彩,这对于他的职业生涯来说是个无法掩盖的隐形污点。拉拉并不迟钝,李斯特三言两语婉转的提示下,她终于清楚,在这件看似尘埃落定的事件中,王伟的牺牲比她原来想象得要多得多。。。
在这种五味陈杂的心情中,三百多个日夜就仿佛在不经意间从眼前翻篇而过。。而饶是如此恍然若逝的一年,对于拉拉来说也只能用饮水之说形容,如今的DB,除了王伟的不再,也没有了何好德和李斯特,更没有了李文华和海伦,什么叫做物是人非,拉拉在这一年中对这个词语的体会比小时候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还要铭心刻骨。
甫一进DB的大堂,前台安妮就神神秘秘的对她挤眉弄眼,一副恨不得立即分享八卦的表情,这单纯直白藏不住心事的性子几乎就是海伦的翻版。人与人之间自有微妙的缘分,所谓人有相似,有时候并不仅仅在于外表,更触动人心的是感觉,这其实是种很虚无的说法,因为,谁也说不清理由,拉拉在工作上自认一贯秉承理智客观的原则,但是在面试前台的时候却对安妮独有好感,因为在她身上她依稀看到了海伦的影子,那段时期的拉拉一再经历种种人事的变迁,饶是再尽力的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却总是难从落寞的心态中解脱,而跟海伦相似性格的安妮的出现,就像是代表过去日子的一种纪念,对于拉拉来说就像是下意识的补偿心理,这让她第一次在公事上运用了主观的判断,而之后的接触也印证了女人的直觉往往中无虚发,安妮的性格活泼开朗,相较海伦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在公司得了个"老没"的绰号--代表没心没肺的高层境界,这让拉拉在倍感苍凉的DB总算还能找到温馨的地方。
从某种程度上说,杜母的担心并不无道理,要说决定其实拉拉心里也没个准,对于情感的归属她的确是有点放任自流的心态,她自认并不是王宝钏,做不到十八年如一日的等待薛平贵。人一旦过了特定的年纪,就自然而然少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冲动,爱情并不是小时候看到的童话故事,最后王子和公主就一定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即便,潜意识里或许每个人都希冀这般完美的结局,尤其是容易对未来抱有憧憬的女人。拉拉也不例外,而这一点残留的期待在这恍若转瞬即逝的近一年中却也渐渐随着时光的流失而越来越黯淡。。。用黯淡而非消逝来形容,是因为在拉拉的心里始终对这段感情抱有最后一丝不甘的挣扎。
王伟离开公司的唯一请求只是希望这个事件以他的辞职为句点,拉拉何尝不明白他保护自己的良苦用心,即便如此,王伟也有自己的无奈和迷惘,而他抛于自己的那个选择题显然就是一个明白无误的讯号。她心里很清楚,其实王伟比自己更了解自己身上的倔强点,杜拉拉是不会轻易对事业说放弃的人,所以,与其说他期待的是自己实质上的行为,倒不如说他只是掩耳盗铃的渴望自己在形式上给予他一个慰籍的表态。只可惜拉拉醒悟的太晚,她并不懂得在感情中什么时候该适当的转圜卸下原则,或者说她明白,但是她做不到违心的应和,因为潜意识里的那份私心使然,她不敢轻易的给以许诺。她知道,王伟的离开固然有遭遇打击之后难以自处的迷失,却也失望于拉拉的反应,这让她对于王伟始终摆脱不了那一份难以释怀的亏欠感,而这种愧疚在李斯特离开DB前跟自己那场意味深长的告别留言之后就尤为更甚。
拉拉真正接触HR的时间并不长,而且主要负责的是中低级别的招聘,对于高层的去留玄机,她并不深谙此道,她只知道王伟是主动辞职,却并不了解对于有影响力的500强跨国公司来说,总监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动得的位置。黛西事件带给拉拉的冲击并没有随着王伟的离开而减缓多少,这让拉拉下意识的不愿在这件事情上再费心思神,这种带点逃避性质的忽略让拉拉在某些事情上失去了惯常的理智和分析,其实她若有心留意,作为一个HR便会本能的嗅出一些异样的味道,即便是炒掉一个普通员工,惯例的做法也尚且会给数月安抚,更何况是一个总监。王伟的离开从表面上看是主动离职,事实上没有一点缓冲的时间,这对于已然做到总监级别的王伟来说,是一个无法掩盖的疏漏之处,而这种形式上的省略落在外人眼里就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怠慢,传达着别有意味的讯息。在这个市场中,同等水平的总监职位可以选择的余地原本就有限,更何况圈子本身其实并不大,即便公司为保有自己的名誉绝不会透露半分内情,但是王伟的个例带有明显的别样色彩,这对于他的职业生涯来说是个无法掩盖的隐形污点。拉拉并不迟钝,李斯特三言两语婉转的提示下,她终于清楚,在这件看似尘埃落定的事件中,王伟的牺牲比她原来想象得要多得多。。。
在这种五味陈杂的心情中,三百多个日夜就仿佛在不经意间从眼前翻篇而过。。而饶是如此恍然若逝的一年,对于拉拉来说也只能用饮水之说形容,如今的DB,除了王伟的不再,也没有了何好德和李斯特,更没有了李文华和海伦,什么叫做物是人非,拉拉在这一年中对这个词语的体会比小时候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还要铭心刻骨。
甫一进DB的大堂,前台安妮就神神秘秘的对她挤眉弄眼,一副恨不得立即分享八卦的表情,这单纯直白藏不住心事的性子几乎就是海伦的翻版。人与人之间自有微妙的缘分,所谓人有相似,有时候并不仅仅在于外表,更触动人心的是感觉,这其实是种很虚无的说法,因为,谁也说不清理由,拉拉在工作上自认一贯秉承理智客观的原则,但是在面试前台的时候却对安妮独有好感,因为在她身上她依稀看到了海伦的影子,那段时期的拉拉一再经历种种人事的变迁,饶是再尽力的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却总是难从落寞的心态中解脱,而跟海伦相似性格的安妮的出现,就像是代表过去日子的一种纪念,对于拉拉来说就像是下意识的补偿心理,这让她第一次在公事上运用了主观的判断,而之后的接触也印证了女人的直觉往往中无虚发,安妮的性格活泼开朗,相较海伦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在公司得了个"老没"的绰号--代表没心没肺的高层境界,这让拉拉在倍感苍凉的DB总算还能找到温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