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一算,从我第一篇写陈奕迅的乐评开始,到现在的《夜话港乐》,也有差不多七年的时间了。七年写了上百篇、前前后后50多万字,好像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数目了。
一直以来,时不时会有人对我提意见,说,你的乐评其实不能叫乐评,充其量是“词评”。乐评不应该变成“词评”,因为是音乐的评论,怎么能老讲歌词呢?歌曲是给人听的啊!曲子才最重要!词?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已。
我当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
我是这样想的:一首歌,曲是骨肉,词是灵魂。道理很简单:同样的旋律,不一样的词填上去,就是不一样的效果,带给听众的,也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一个典型案例,是《黑蝙蝠中队》。
这首歌的曲调源自挪威传统民谣《Varsog》,由挪威美声歌唱家Anne Vada于1977年演唱;随后国外组合multicyde anea改编了该歌曲,定名为《A better day》;韩国组合JTL于2001年翻唱了multicyde anea的歌曲,将之改编成一首舞曲;到了2002年,刘德华翻唱了国语版,命名为《黑蝙蝠中队》。
《黑蝙蝠中队》的歌词填得十分用心,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1960年代,台湾当局为了维系美台关系,获得美国援助,将台湾空军中的精兵强将精挑细选,组成代号“黑蝙蝠中队”的秘密飞行小队,替美国中央情报局侦察中国大陆军情。由于执行的任务绝对机密又绝对危险,在整个过程里,有超过140名空军军官丧生。他们为保住机密,即使飞机被击中也不跳伞逃生,宁愿以死效忠国家,选择如蝙蝠般消失在历史的黑暗中。在这当中,《黑蝙蝠中队》的故事开始了。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十点多,在空军眷村里的一个小小小角落,女老师、飞将军,刚刚结婚一年多。
女老师怀了孕,想在今夜说;飞将军有任务,说要马上走;一时一言、不合不巧,女老师她说不出口,飞将军一急,他转身走……”
一个刚刚结婚、战功显著,绰号“飞将军”的飞行员成为“黑蝙蝠中队”成员,前去大陆执行侦查任务。在走之前,怀孕的妻子想告诉丈夫自己已经怀孕的消息,但却在迟疑之间,没能说出口。
“人难料、事难晓,命运实在更难了;谁知那晚,飞将军他一去不复返;而女女女女老师她心碎得不得了,独自忍着万分的伤痛养着小强褓。
寂寞、孤单、眼泪、失落、伤心和烦恼,哪一种她没尝到?哪一种她躲得掉?只是在她心中一直不能很明了,到底命运对她是怎么了?怎么了!”
随后,丈夫驾驶的飞机被击落,飞行员生死不明,心碎的妻子每天盼望等待着丈夫的回来,却没有他的消息,只能独自忍着万分的伤痛,养着渐渐长大的小孩。
当年选择不跳伞,和飞机共存亡的“飞将军”,意外的大难不死,活了下来。随后,他被大陆当局抓住,经军事法庭审判,关入大牢。他彻底断绝了和台湾、和家乡的联系,只能在暗无天日的监狱和一次又一次的审问里艰难度日。但心中的妻子,依然是支撑他活下去的、最坚强的动力。
三十年过去了。90年代,大陆和台湾重新建交;而在大陆监狱里被关了三十年的“飞将军”,也终于得以释放,以“民族英雄”的称号,光荣的回到家乡。他迫切的希望看到已经离别了三十年的发妻……
“台北的机场跑道上,长长的迎接人群中,小孩都已三十多;而飞机载回来的是,传说已久、从未谋面、名叫‘父亲’的英雄!”
传说已久、从未谋面、名叫‘父亲’的英雄!
儿子看着陌生的、遥远的父亲;父亲看着素未谋面的儿子。
还有儿子手中捧着的——妻子的骨灰盒。
当初妻子那句没有说出口的话,如今,她已经无法再说出口了……
“有一句话,女老师她三十年前说不出口;有一句话,女老师他三十年后说不出口!”
秋风无情,吹落叶飘满地;流水无情,像东去的涟漪。请别再哭泣,那伤心的歌曲;当枫叶再红,我会回来看你。
2008年,香港歌手黄伊汶,将这首歌曲,再度演绎成为粤语版《理由=藉口》。在这一版歌词里,写的是男女关系的欺骗和隐瞒——“交低了借口,我不可以接受;开不了口,说一声你迁就;很不想放手,无奈你想自由;可不可永久,不管什么理由。”
这是一首歌,四个版本的案例。它可以是一首简单的异国民谣,也可以是韩国劲辣火热的舞曲;它可以是讲述一段历史的伤心故事,也可以一首卑微的情歌。
如果不是有歌词来帮助你完成对这首歌的情感支撑,那你该如何去理解这首歌呢?
所以,我认为歌词,才是一首歌曲真正的灵魂所在。而《夜话港乐》的侧重点,当然会是歌词为主。不过在作曲、编曲和监制方面,一首好歌都是缺一不可的,所以我依然会在接下来的章节里,给大家讲述这些幕后的制作人的故事。
一直以来,时不时会有人对我提意见,说,你的乐评其实不能叫乐评,充其量是“词评”。乐评不应该变成“词评”,因为是音乐的评论,怎么能老讲歌词呢?歌曲是给人听的啊!曲子才最重要!词?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已。
我当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
我是这样想的:一首歌,曲是骨肉,词是灵魂。道理很简单:同样的旋律,不一样的词填上去,就是不一样的效果,带给听众的,也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一个典型案例,是《黑蝙蝠中队》。
这首歌的曲调源自挪威传统民谣《Varsog》,由挪威美声歌唱家Anne Vada于1977年演唱;随后国外组合multicyde anea改编了该歌曲,定名为《A better day》;韩国组合JTL于2001年翻唱了multicyde anea的歌曲,将之改编成一首舞曲;到了2002年,刘德华翻唱了国语版,命名为《黑蝙蝠中队》。
《黑蝙蝠中队》的歌词填得十分用心,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1960年代,台湾当局为了维系美台关系,获得美国援助,将台湾空军中的精兵强将精挑细选,组成代号“黑蝙蝠中队”的秘密飞行小队,替美国中央情报局侦察中国大陆军情。由于执行的任务绝对机密又绝对危险,在整个过程里,有超过140名空军军官丧生。他们为保住机密,即使飞机被击中也不跳伞逃生,宁愿以死效忠国家,选择如蝙蝠般消失在历史的黑暗中。在这当中,《黑蝙蝠中队》的故事开始了。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十点多,在空军眷村里的一个小小小角落,女老师、飞将军,刚刚结婚一年多。
女老师怀了孕,想在今夜说;飞将军有任务,说要马上走;一时一言、不合不巧,女老师她说不出口,飞将军一急,他转身走……”
一个刚刚结婚、战功显著,绰号“飞将军”的飞行员成为“黑蝙蝠中队”成员,前去大陆执行侦查任务。在走之前,怀孕的妻子想告诉丈夫自己已经怀孕的消息,但却在迟疑之间,没能说出口。
“人难料、事难晓,命运实在更难了;谁知那晚,飞将军他一去不复返;而女女女女老师她心碎得不得了,独自忍着万分的伤痛养着小强褓。
寂寞、孤单、眼泪、失落、伤心和烦恼,哪一种她没尝到?哪一种她躲得掉?只是在她心中一直不能很明了,到底命运对她是怎么了?怎么了!”
随后,丈夫驾驶的飞机被击落,飞行员生死不明,心碎的妻子每天盼望等待着丈夫的回来,却没有他的消息,只能独自忍着万分的伤痛,养着渐渐长大的小孩。
当年选择不跳伞,和飞机共存亡的“飞将军”,意外的大难不死,活了下来。随后,他被大陆当局抓住,经军事法庭审判,关入大牢。他彻底断绝了和台湾、和家乡的联系,只能在暗无天日的监狱和一次又一次的审问里艰难度日。但心中的妻子,依然是支撑他活下去的、最坚强的动力。
三十年过去了。90年代,大陆和台湾重新建交;而在大陆监狱里被关了三十年的“飞将军”,也终于得以释放,以“民族英雄”的称号,光荣的回到家乡。他迫切的希望看到已经离别了三十年的发妻……
“台北的机场跑道上,长长的迎接人群中,小孩都已三十多;而飞机载回来的是,传说已久、从未谋面、名叫‘父亲’的英雄!”
传说已久、从未谋面、名叫‘父亲’的英雄!
儿子看着陌生的、遥远的父亲;父亲看着素未谋面的儿子。
还有儿子手中捧着的——妻子的骨灰盒。
当初妻子那句没有说出口的话,如今,她已经无法再说出口了……
“有一句话,女老师她三十年前说不出口;有一句话,女老师他三十年后说不出口!”
秋风无情,吹落叶飘满地;流水无情,像东去的涟漪。请别再哭泣,那伤心的歌曲;当枫叶再红,我会回来看你。
2008年,香港歌手黄伊汶,将这首歌曲,再度演绎成为粤语版《理由=藉口》。在这一版歌词里,写的是男女关系的欺骗和隐瞒——“交低了借口,我不可以接受;开不了口,说一声你迁就;很不想放手,无奈你想自由;可不可永久,不管什么理由。”
这是一首歌,四个版本的案例。它可以是一首简单的异国民谣,也可以是韩国劲辣火热的舞曲;它可以是讲述一段历史的伤心故事,也可以一首卑微的情歌。
如果不是有歌词来帮助你完成对这首歌的情感支撑,那你该如何去理解这首歌呢?
所以,我认为歌词,才是一首歌曲真正的灵魂所在。而《夜话港乐》的侧重点,当然会是歌词为主。不过在作曲、编曲和监制方面,一首好歌都是缺一不可的,所以我依然会在接下来的章节里,给大家讲述这些幕后的制作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