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立松吧 关注:68贴子:2,970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 王向远著


1楼2012-05-23 23:08回复
    第一章:什么是比较文学
    马利伽列:“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在属于一种以上不同背景的不同作品,不同构思以至不同作家的生平创作之间所曾存在的跨国度的精神交往与实际联系。”
    “伽列对比较文学的这个定义,是“法国学派”最有代表性的,最明确的权威定义。这种一切以事实为基础的实证主义新年,正是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根本特点。”
    本书作者对法国学派理论的阐释,更多集中在“实际联系”上,而对“精神交往”却没有提及。这或许与法国学派在比较文学理论的具体实践相关。精神交往,容易流于臆测而缺乏实证,与法国学派所强调的“事实”和“实证”精神不大一致。故而有意无意的回避了。
    


    2楼2012-05-23 23:23
    回复
      王向远教授给比较文学下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同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
      在王教授对他所下的定义的具体阐述中,充分体现出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所具有的先锋性。有许多实质而敏感的问题,在下定义的过程中,是必须充分考虑到的。即,一切以政治思考为前提。
      文学的研究,到底脱离不了政治的羁绊的。
      


      3楼2012-05-23 23:30
      回复
        比较文学,寻求人类文学的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以比较文学的方式来探讨民族特色,只能在许多问题上陷入尴尬。
        在我眼里,法国文学与德国文学之间的诧异,西班牙文学与葡萄牙文学之间的诧异,英国与美国之间的文学诧异,远远小于中国汉族与某些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学诧异。
        这种问题,是不可讨论的。


        4楼2012-05-23 23:36
        回复
          “它(比较文学)首先是一种观念,一种眼光,一种视野,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文学封闭状态的终结,意味着中国文学开始自觉地融入世界文学中,标志着中国文学开始尝试与外国文学进行平等的对话。”
          这一段的表述,明显在观念中,将中国与世界对立了。难道中国不在世界之中么?结合语境,王教授所要表达的观点是清楚的,但是在具体表述上,这一段很欠考虑。
          “标志着中国文学开始尝试与外国文学进行平等的对话。”
          其实,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西方文学)之间的对话,从来就没有平等过。或是仰视,或是俯视。心态总是不大正常的。


          5楼2012-05-23 23:46
          回复
            第二讲: 宏观比较文学的方法与功能
            一、宏观比较文学与微观毕竟文学的区分
            所谓微观的文学关系,是指国际文学关系中的具体实践、具体事实以及相互传播、相互影响的关系。
            但微观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范围,绝大多数是双边关系,即在范围上只涉及两个国家,涉及三个以上的“多边关系”研究的占极少数。因此,微观比较文学难免具有局限性。为了弥补比较文学的这一局限,法国比较文学家梵第根提出了“总体文学”这个概念。
            总体文学探讨的是多国家文学所共有的事实,是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展开。
            但总体文学的概念并非无懈可击,有些模糊不清,容易造成混乱,后来遭到美国学派代表人物韦勒克和雷马克的批评。
            实际上,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根本无法分开。梵第根将比较文学限定为两国文学之间的研究,而多国文学关系的研究属于总体文学。但无论是双边文学还是多边文学,基本观念与方法都是比较文学的,两者无法截然分开。
            (此部分很有出题的价值,值得注意。)


            6楼2012-05-24 22:05
            回复
              宏观比较文学的三个基本的层次:
              一:是“民族文学”或“国民文学”的研究。
              二:区域文学研究。
              三:世界文学研究。


              7楼2012-05-25 21:43
              回复
                第六讲:犹太--希伯来文学的特性
                一、一本书:《希伯来圣经》与文学的一元化
                犹太教、 《希伯来圣经》、 《塔木德》、 一本书主义
                二、一个神:耶和华的文学形象
                犹太教的耶和华神是无形无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不表现为有限的、具体的性状。
                但在《希伯来圣经》中,神却有一定的形象。
                a、神人同形。 b、将神加以形象上的模糊化,模糊化的最主要的手法就是将神与自然现象融为一体。 c、将耶和华神加以抽象化、模糊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描写神的性格与行为上的令人不可思议的特性。
                三、一个梦:从亡国到复国的题材主题
                伊甸园、失乐园、诺亚方舟、出埃及记
                亡国奴、流浪、永恒的客民、回到巴勒斯坦、希伯来语的复活、1948年复国
                希伯来文学、犹太文学、以色列文学
                


                9楼2012-05-27 19:03
                回复
                  希伯来圣经
                  Hebrew Bible。犹太教的启示性经典文献,内容和旧约全书一致,但编排不同,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和诗文三部分,总共24卷(小先知书在希伯莱圣经中算一卷)。

                  


                  10楼2012-05-27 19:13
                  回复




                    11楼2012-05-27 19:14
                    回复
                      《塔木德》Talmūdh
                      塔木德是流传三千三百多年的羊皮卷,一本犹太人至死研读的书籍。犹太教口传律法的汇编,仅次于《圣经》的典籍。主体部分成书于2世纪末~6世纪初,为公元前2世纪~公元5世纪间犹太教有关律法条例、传统习俗、祭祀礼仪的论著和注疏的汇集。

                      


                      12楼2012-05-27 19:16
                      回复
                        浓缩的智慧语录——塔木德说:
                          “一张弓如果一直绷着,即使是钢做的,也会失去弹力。”
                          “如果折断了一条腿,你就应该感谢上帝不曾折断你两条腿;如果你折断了两条腿,你就应该感谢上帝不曾折断你的脖子。”
                          “人死后,站在神的面前时,神讨厌那些规避他所赐予快乐的人。”
                          “一个人应该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角度来观察生活。”
                          “人性间潜伏着恶的根源。不过只要遵守法律,就能有效遏止恶性事件发生。”
                          “疑心是魔鬼。”
                          “婚姻中男人要学会忍耐,女人要学会装聋作哑,这样才能避免矛盾,成了家的人,可以说对命运之神付出了抵押品……美满的婚姻难得一遇。”
                          “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
                          “《圣经》放射光明,金钱散发温暖。”
                          “身体依心而存,心则依靠钱包而生存。”
                          “战胜自己的人 比战胜一座城池的人更有勇气”


                        13楼2012-05-27 19:17
                        回复
                          第七讲:阿拉伯文学的特性
                          一、文化的“沙漠特质”:扩张、包容与吸纳性
                          贝都因人、尚勇 好斗 扩张、一致对外性、
                          包容性:与外族人混血
                          吸纳性:对外推广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和积极吸收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的文化
                          二、诗人的“沙漠性情”:多变性与极端性
                          1、诗人的性格变化无常,见风使舵,出尔反尔,缺乏操守,有着矛盾人格。
                          矜夸诗、颂诗、颂酒诗、艳情诗、讽刺诗、苦行诗
                          2、诗人表现出一种多变性、矛盾性、极端性的人格,仿佛沙漠中剧烈变换的天气。
                          自由与寄生,逍遥与御用,享乐与苦行,讽刺与谄媚,涣散与聚合
                          三、作品的“沙质结构”:颗粒化、松散化
                          擅长辞令、语言和言语充满张力和冲击力同时缺乏系统与逻辑、
                          1、短小的、相对独立的“颗粒化”文学形式的繁荣。如:格言、警局、谚语等。
                          2、诗歌结构的松散化。卡色达:没有结构的结构模式。
                          阿拉伯的诗歌鉴赏也倾向于注重个别字句,而不是整个诗篇。
                          3、阿拉伯散文的松散化特点。
                          一本书,一篇文章,不围绕一个主题说话,没有一定的中心思想。
                          


                          14楼2012-05-27 21:17
                          回复
                            贝都因人(Bedouins,亦作Beduin),阿拉伯语作Badawi,复数作Badw。也称贝督因人,是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沙漠旷野过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广阔的沙漠和荒原地带。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贝都因”为阿拉伯语译音,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荒原上的游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是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各地贝都因人均使用当地的阿拉伯语方言及阿拉伯文。


                            


                            15楼2012-05-27 21:21
                            回复
                              阿拉伯帝国(630年—1258年)是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国家。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之为大食国,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八世纪初的712年兵取西班牙被认为其鼎盛时期的开端,疆域东起印度;西临大西洋及与法兰西接壤。南至莫桑比克苏丹国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大帝国。帝国的政治宗教中心原在麦加—麦地那,倭马亚王朝时移至大马士革,阿拔斯王朝时又迁至巴格达。八至九世纪为极盛时期,后因民族矛盾和内部分裂等原因,逐渐衰弱。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曾攻陷巴格达。1258年,被蒙古帝国所灭。



                              


                              16楼2012-05-27 21:24
                              回复